解释是有道理的,我们应该相信他,应该听他的,也就没有人再埋怨了!
这样,车厢里再次恢复了平静,叽叽喳喳的声音很快消失了。
王班长说的还真不错,列车往东开时,速度确实是快多了,大家都能感觉出来。
这种快,并不是说行车的速度提高了多少公里,其实,速度还和原来差不多。而真正加快了速度的原因,是列车停车的时间少了!
前几天在京广线上行驶时,几乎不到一个小时,就会停车一次,有时甚至一小时之内就停两、三次。停车的地方,有小车站,也有大车站,基本上是见站就停。
每停一次车,都要耽误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的时间,这样三停两停,火车自然就慢了下来。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扔在了各个大、小火车站!
另外,进站之前要减速,火车起步时速度也很慢,这些造成慢速的因素一加,火车行驶的总体速度,自然就更加缓慢了。
比如:一个小车站耽误三分钟,多停十个小车站,就耽误半个小时!
一路上,我们停了多少站,耽误了多少时间,都计算不过来了。
而现在往东这条线,来往的火车比较少,不需要站站都停下来,先让别人通过,我们再走。大部分小车站,我们都不停留了,而是一冲而过。
这样,火车的速度果然就上来了。
比如从石家庄往东,经过衡水,进入山东境内北部城市德州,然后向北折,重新进入河北境内,经过沧州,穿过天津海河区域,进入河北的东北部地区,也就是渤海湾的北部地区。按照原来的速度,走这么远的路程,最少也得两天的时间,或者更长。
停靠的大小车站,至少也有二十五个以上,现在却只停了十个不到,很快就把时间抢回来了,把速度抢回来了,综合计算,甚至已经超过原来的速度百分之三十以上。
对此,大家都感到很惊讶!
怎么路途远了,到站还更快了?
铁路上有一句话,叫做“不怕慢,就怕站!”
走走停停,速度再快也是白搭。相反,如果一路顺溜,不停不靠,就是车开得慢一点,照样能够早点到达,道理就这么简单!
龟兔赛跑的故事,也许就是个可以引申比喻的例子,兔子跑得多快!可是,快到尽头时,他就停下来休息了、睡觉了,而慢慢的爬、却一路不停的乌龟,居然赶上了它,越过了它,最后赢了它。
经过天津时,正好是在晚上,从嘎开的车门看出去,确实是很多灯火,比我们老家那个小城市漂亮多了,也大得多了。
市内有很多高楼大厦,不少楼顶上都有明亮的灯,这和我们那个小城市夜晚黑乎乎的死气沉沉样子,完全不相同。
夜光下,马路边上可以看到很多路灯,高高的照着马路上骑自行车夜行的人,也照在晚上在马路边上散步的老人身上。
大家都说,大城市就是不一样,确实是气派多了、雄伟多了。
由此而联想到首都北京。大家都觉得,北京肯定比天津大多了,也要比天津漂亮多了!但是,究竟说得对不对,我们根本不知道。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没有亲自去看一看,实际拿双方比较一下,肯定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随着列车车轮“咣铛咣铛”的声音,天津市内的海河大桥,已经沥沥在目,钢铁桥架依然是那么雄伟,桥面上有很多过往的自行车和行人,偶尔还有几辆汽车开过,有大车也有小车,我就看到有两台吉普车从桥面上开过。
排长告诉我们,平津战役时,解放天津的战斗是最为惨烈的,打得非常残酷,也很勇猛,牺牲了不少的人,但很快拿下了天津,活捉了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
当时,海河大桥两岸几经争夺,一直是战斗非常激烈的地方,许多战士牺牲在大桥下面的河水里和大桥的两端。后来,海河两岸的解放军,就是在这座大桥上会师的。
天津的解放,对平津战役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拿下天津,逼迫傅作义不得不率部投降,北京和绥远地区随即和平解放。
------------
第73章 新兵的进步
第73章新兵的进步
对天津这座曾经牺牲了很多军人才获得解放的大城市,大家都感到很敬仰,都想下去看一看、走一走,亲自感受感受!
有的战士说,我们没有去成北京,就在天津逛一逛、参观参观也不错,多少也能找回点大家的遗憾!
毕竟天津也是直辖市,在全国赫赫有名,我们怎么能够错过?
可是,这个愿望依然没有实现。
军列在天津车站根本就没有停车,而是非常破例的一穿而过。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们就不清楚了。
之前,我们所经过的县以上(含县一级)城市火车站,火车都停了,这次在这个名列全国第三大城市的直辖市天津车站,军列却没有停。
不仅如此,火车经过市区时,接兵人员还专门要求,尽量不要开车门,或者开的口子小一些,估计是怕有的新兵憋不住了,在黑夜中往下浇尿,影响不好。
其实,根本不会发生那种事情,经过将近一个礼拜的特殊“教育”,新兵们多少也懂得一些道理了,知道了一些规矩和军队的纪律,没有头一、两天那样爱犯自由主义了!
从进入湖北境内以后,新兵们晚上基本没有撅着**就往外撒尿的了,一般都是等到停车时,再下车去,由新兵班长带领,到站内的厕所里或者偏僻的地方方便,我们私下叫做“找个阴暗的角落,处理处理!”
在京广线上,军列停车很频繁,所以,也基本不存在行车时间太长、憋不住的现象!
火车出了天津市区后,再次往东开去,到塘沽北面一个非常小的火车站,才停留下来,在这里调转方向,开往东北方向。
这个小火车站,我都记不起叫什么名字了,现在是不是还存在?因为以后虽然几次坐火车走过那条线路,却从来没有在那里停留过,而且大部分是夜间通过的。
不过,当时我们在那个小车站停留的时间很短,大概也就不到十分钟,火车马上就东北方向开去,一直到汉沽车站,我们才真正停留下来,拿起缸子下去打开水,急急忙忙的喝了两口。
那时候,车站的服务还是很不错的,知道运送新兵的军列就要过来了,好多车站都提前烧好了开水,用铁皮桶装着,有的还排成一溜,见过最多的是河南的信阳车站,摆了十二桶开水,大家管够。
其他车站都是三、五桶,新兵一涌进去,马上一扫而光。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