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迈正步来到我前面,举手敬礼。然后,从司务长手里接过新军装和领章、帽徽!大家听清楚了吗?”在指导员发言完毕之后,连长紧接着发出了第三道口令。
“听清楚了!”新兵们齐声回答,声音更加洪亮,余音久久在山谷中回荡。
“新兵一班周祥忠……战福程……”
“新兵二班王元力……范军旗……”
“新兵三班黎刚……唐清文……”
每点到一个名字,就有一名光荣的战士走出队列,迈着正步,去领取作为军人的标志,同时也接受了军人保家卫国的一份艰巨责任!
我清楚地看到,这个时刻,许多新兵都是面色严峻,饱含热泪――那是幸福的泪水、光荣的泪水、激动的泪水。
不过,坚毅、勇敢的中**人,一般是不会让泪水从眼眶中流淌下来的。
战士流血不流泪,军人卖命不卖钱!
我们不是雇佣军,我们是人民子弟兵,保卫祖国是我们的光荣任务!
“新兵九班吴天……”连长终于点到我的名字了,虽然等了也就不到二十分钟,但我觉得已经等了很久很久。
我双手捧着司务长递过来的领章、帽徽和新军装,顿时热泪盈眶,几乎就要流淌下来。
此时此刻,入伍当兵的艰难过程,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说起我当兵的过程,真是经历了九曲十八弯,最后还是老天爷帮忙,运气使然,才让我走出了老家,走进了军营,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
我们家在南岭上脚下的一个大村子里,到我这一代,才是第二代农民。
在这之前,我家在当地地区所在地的小城市,也算是城市居民中的一分子。
因为我的父辈随解放军打到了海南。我爷爷三兄弟、瑶族出身的奶奶和祖外婆一家,还有我父亲的七个兄弟姐妹,用大刀片为解放军开山铺路,充当敢死队,建立了不小的功劳。
下岛之后,留在了环境比较熟悉的湘南地区搞土改。因为他们以前曾经在这里卖艺多年,与乡民们建立了很深的关系和感情,便于开展工作。
全国局势稳定后,我父亲的七个兄弟姐妹,都进入了地区和县里工作,成为官职不大的国家干部。而爷爷、奶奶他们这一辈老人,则继续留在了农村。
我父亲由于稍有点文化,解放前在给戏班子当保镖时,学到点“编本子”的知识。解放初期,改编了几个湘剧本子,在当地多少有点名气。
这样,在缺少文化干部的解放初期,自然被上面看中,很快出任了地区文化局的副局长。有一段时间,还兼任过剧团的团长。
江湖中人实在不适合当官,那种直筒子性格和爱打抱不平的江湖习气,在官场中总是个忌讳,倒霉只是迟早的事情。
就因为看不惯某些以“大老粗”自居的革命领导看不起当地的文化人,而心有愤怒,放了几炮,五七年就被打成了右派,兄妹七个全部被遣送下乡。
还算不错,爷爷、奶奶他们这一辈老人,全部都在乡下,和当地的农民关系处得很好,拳头也很硬,也就没人敢欺负。
不过,政治上的“污点”,从此就背在了我的家庭身上,虽然后来“解放”了,但也严重影响了我们这些下一代子女的政治前途。
那一年我刚出生,全家回乡下时,我才只有六个月大,就已经成为了“另类”子女,多么可怜!
我六岁上学,十六岁高中毕业,算是成熟比较早的孩子。
上高中时,由于很用功,成绩非常好,语文和数学这两门主要课程,始终是全校的前三名,但没有资格推荐上工农兵大学。
第二年八月,在父亲一个老战友的帮助下,我进入了地区城郊的一个农机站工作,当学徒工,开始时打杂,后来学开拖拉机去支农。
父亲的这个老战友,就是这个农机站的站长,他姓黄,比我父亲大五岁,我平时都叫他黄伯伯。土改工作队时,他是副队长,是我父亲的直接领导。
多年来,我们两家关系非常好,过年过节互相走动,各自有什么困难,都互相帮助。
黄伯伯原来是地区交通局的局长,老**毕业的。因为家庭出生问题,也被撤了职,发配到了这个小小的农机站当个有名无权的站长。
在海南五指山作战时,我爷爷救过他,替他挡了土匪的一把飞刀。
为了报恩,他冒着再次被揪斗、被撤职的危险,走后门让我进入了农机站,正式参加工作、拿工资。
------------
第39章 我差点当不成兵
第39章我差点当不成兵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三个月过后,黄伯伯利用职权,通过后门,让我到农机站工作这件事,就被姓谢的党总支书记发现了。
这个人是造反派出身,品行很差,干了很多坏事,后来被关进了监狱。
抓住我们的把柄之后,他开始向我和黄伯伯开刀。
他先是暗中整治我,以组织的名义,给我调换了工作岗位,不让我开拖拉机去支农了,而是把我发配到了搬运队,去做苦力,扛麻袋。
紧接着,他又向地区革委会告状,“揭露”黄伯伯的所谓“罪行”,说黄伯伯是死不悔改的走资派,地富反坏右的残渣余孽,专门庇护老右派子女!
也赶得正好,这时全国新年度的征兵工作,又轰轰烈烈的开始了,我们那里,到处都在动员和宣传,各单位也紧忙乎着,许多适龄青年都积极报名,踊跃应征。
一天晚上,黄伯伯悄悄来到我家里,对我说:“孩子,现在事情很麻烦,我以后可能保护不了你了。现在有个机会,全国征兵开始了,你去当兵吧!只要能够走出这个鬼地方,兴许就有一条好路子!”
原来,就在头一天下午,他再一次行使自己的职权,专门找到郊区武装部的领导和接兵干部,偷偷的给我报了名。(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因为他知道我的身体素质特别好,从来没有得过病,强壮有力,私下里经常锻炼,还练过武功,非常勇武,不用愁,体检肯定能过关。
可是,黄伯伯的一番苦心,几乎白费了。
第二个礼拜,市医院和部队派来的军医组织应征青年体检时,却差点没有我的份,第一波体检根本没通知我。
按照上面下达的征兵指标,郊区农机系统需要走两个人,分别去北方的两大军区,这是硬性指标,必须完成。否则,单位领导就要受批评,因为征兵是一项政治任务,谁也不能挡!
可是,第一波体检过后,郊区农机系统的二十九名应征青年,只有四个人基本过关,还没有进行复查和政审呢!
那个时候,政审是最为重要的一关,非常严格,很多人就在这里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