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1 / 1)

181个定格 3岁就很尜 2000 汉字|25 英文 字 4个月前

长是连队先进典型,军事技术过硬,带兵也很有一套,表现一直非常好,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兵,可惜文化水平比较低,连初中都没有上过,为此影响了提拔,没能当上干部,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按照连长点名的顺序,我排在了新兵一排一班,是第一个出列的,也是第一个站到刘光海班长身后的新兵,其他新兵则一个个跟在我的后面,一起列队。

我们十个人到齐后,刘光海班长一声口令:“我们新兵一班的同志跟我走,现在我就带你们进我们班的宿舍!”

说着,就领着我们离开了操场,向最顶上的一排营房走去。

在老班长的带领下,我们通过东面的第一个门洞,进入了一排的宿舍。

这是两间相连的拱顶营房,中间的通门也是拱形的,没有门板相隔,就象电影里介绍的陕北地区的窑洞房子一样。

里面每间都分为左右铺,长长的床铺通条相连,床下是几根柱子支着床沿板。床板是一块块高低不平的板子铺起来的。

床板上面铺着厚厚的草垫子,垫子外面包着麻袋片。每张垫子上面,已经铺上了一张厚厚的羊毛毡子,用手一摸,非常暖和。

班长告诉大家,羊毛毡子是发给大家的,一人一张,垫在褥子底下,隔潮隔凉,能够起到保护大家的腰部的作用。

现在,这条羊毛毡子,我还一直保存着,可以说成为了我的宝贝疙瘩。

我从部队退下来这几年,每次在外地做房地产项目时,都要把它带出去,垫在床铺底下,真的隔潮隔凉。尤其是在野外做工程时,它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

床铺下面,是两条用砖头砌成的“长龙”。班长告诉大家,那就是火龙。我伸手一摸,真的是热乎乎的,甚至还有点烫手。

班长介绍说,火炕已经连续烧了三天了,潮气都已经拱出去了,现在里面很暖和。这样做,就是专门为了迎接我们这些新兵的到来。

可不是吗?我们一进屋里,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浑身感到暖洋洋的,与外面操场上站队时的寒风凛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

两间相通的房子,一共有四个长条通铺,一个班一条,正好住四个班。

每条通铺有十二个铺位,十二张床垫子,可以睡下十二到十五个人。

我们新兵一班,被安排在进门左首的第一个通铺上,上面已经铺着十条羊毛毡子,用来安顿我们十个新兵。

班长的床铺在第一个位置,他的被子已经摆放在那里,叠得整整齐齐,床单洗得雪白雪白的,铺面铺得平平整整的。

不用说,班长是在给我们做出样子,不用多解释,也不须多要求,只要我们照着他的样子做就行了。

------------

第五十九章 老班长还兼着排长

班长的被子,就是我们参照的样子,就是我们模仿的标本。(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我们放下行装后,班长马上提醒大家:“你们先把背包打开,把褥子铺在羊毛毡子上面,再把被子叠好,把小枕头包压在被子底下,叠好的被子,一律靠墙摆放成一条线,放得整整齐齐的。每个人的洗脸盘,就放在自己的铺位底下,摆成一排。牙具放在洗脸盘里,毛巾就搭在床沿上面的铁丝上。其他个人的零散物品,不急用的就收起来,统一装入自己的提包里,放进连队的小包袱库里面去,进行集中统一保管,以免丢失了。”

啊!原来连队还有保存物品的小包袱库呀!

我禁不住好奇地问:“班长,小包袱库在哪里?是在我们这个屋子里吗?”

班长笑了笑,然后大声对大家说:“包袱库不在这个屋子里,是在连部西头的那间库房里,门头上有标记,大家到那里就能看到了。一会儿等你们收拾好了,我就去找文书,让他把小包袱库打开。然后,我再领着你们过去,把提包放在里面。大家记住:你们自己的提包,自己都用锁头锁好了。仓库里有标签,大家注意认真填写,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栓在自己的提包上,这样就很容易找到了,也不会搞混乱了。”

我们这些新兵还是很听话的。班长一招呼,大家马上放手干了起来。

在一条通铺上同时展开十个人,确实有些拥挤,床上没有那么宽的地方,我们就只好换班分头干。

隔一个叉开一个,等第一拨的人干完了,第二拨的人再上去干。

换下来的人,就去抓紧归拢、整理自己的包袱。哪些东西需要放在外面随手使用的,哪些东西不是经常使用、需要存放在包袱库里的,一一进行归类分开。

有的新兵以前在家里没有干过这类杂务活,东西不会归类,手忙脚乱的。看到这种情景,班长就手把手亲自教大家怎么做。

他一一告诉我们,哪些东西是常用的,比如肥皂、香皂、洗衣粉、牙刷、牙膏、毛巾、钢笔、笔记本等,这些都是经常需要使用的物品,都要放在外面,方便随时拿出来使用。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而那些换洗的内衣,备用的信纸,还有其他不常用的东西,就统一归拢起来,统统装进自己的提包里,存放到小包袱库里面去。

班长还告诉大家,连里的小包袱库,每个礼拜都会开放一次,开放的时间是每个礼拜天的上午八点至九点,开门一个小时,让大家拿东西和往里装东西。

如果有特殊情况,一定要先报告他,由他去找文书,可以适当照顾。

通过班长的介绍,那些原来担心把提包存进小包袱库之后,长期不开门,东西拿不出来的新兵,顿时免除了担忧。

我们刚刚把被子叠好,全班人员在班长的指导下,把所有物品都摆放整齐时,外面就响起来嘹亮的军号声。

这是我们第一次听到这么嘹亮的军号声,大家的目光马上被吸引过去了,一个个转向窗户外边,都想看看那个号兵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他的号为什么吹得这么响亮?

班长告诉我们,这是集合号,大家马上放下手里的活儿,赶紧出外面去集合站队,食堂马上要给我们开饭了。

一听说要给我们开饭了,大家心里都很高兴。

而我的肚子,却条件反射似的,“咕噜咕噜”叫唤起来。

现在已经是下半夜三点多了,离开我们昨天的晚饭,已经过去九个多小时了,我们真的很饿了。

另外,从李家堡车站下火车后,我们背着行李,一路行军,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体力消耗都比较大,肚子里早就空空如也。

刚才,只是大家一直在忙乎着,而且处处感到新鲜、稀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