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1 / 1)

181个定格 3岁就很尜 2000 汉字|28 英文 字 2个月前

走越近了,还有三、四天就可以到达部队了!”

听了带兵人员的反复解释和安慰,我的心逐步安静了下来,也不再询问了,只是每天在列车上默默的等待着。

上面说的所谓“我还不知道的特殊原因”,就是王连长的父辈和我的父辈、亲人,居然还存在着某种特殊的感情关联,这是我根本没有想到的。

天底下哪有那么巧的事情?即使有巧合,也不一定就能落到我的头上!

其实,对于不知内情、被蒙在鼓里的人来说,突然知道内幕,就会觉得有一种机缘巧合的感受,连我本人都是如此。

但原本就是实际存在的事实,根本谈不上巧合!

按照年度征兵计划,团里需要到我们地区接六百名新兵,临时组建三个新兵连,一起往回带。

派遣带兵人员时,王连长是第一个被选中的,因为他以前接过六次兵,而且都是跑长江以南地区,对带南方新兵回部队很有经验!

领导上最早的想法,就是想让新兵一连到我们地区下面的一个县里带兵,而新兵二连则负责在我们郊区接兵。

临出发前,在师里召开的带兵连长会议上,王连长特意向主持会议的副师长提出,想和二连调换一下。

副师长以前也隐隐约约听说过,王连长的父亲也是南下作战有功人员,在我们市有好几个老战友,有的甚至是生死之交!

这些人都是打完海南岛之后,下岛返回途中被留下来,在湘南南岭山下搞土改的,他们的经历和我父亲、还有黄伯伯等人的经历,基本相同。

既然有这个便于开展工作的特殊条件,副师长就马上同意了王连长的请求,对两各单位的工作地域进行了临时调换。

原来,王连长的父亲和两个叔叔,都是名列“四野三只虎”(也叫“**三只虎”)的第二虎,也就是后来的三十九军的人,他父亲就在这个军下面的一个团里当后勤处长,年纪比较大。

我们家的十几位亲人,当时不在那个军里,而是跟着“四野三只虎”的“第一虎”、也就是后来的三十八军下属的一个团,渡海上岛作战。

而我原来所在的农机站站长黄伯伯,正好就在王连长他父亲那个师里当兵,曾经担任过师里的文化教员。

这些特殊的关系,王连长本人也和我一样,以前根本不知道,只是在这次征兵工作即将开始时,他才知道了其中的内情。

――――――――――――――――――――――――――――――――

请顺便欣赏老尜另6部作品!如果喜欢,请砸点票,收藏一下,谢谢!

军事小说《代号野狼》  军事小说《战天星》  军事小说《初恋是女兵》  演艺圈小说《夜莺之恋》  演艺圈小说《飞旋华尔兹》  《战天星45集电视剧本》  ――――――――――――――――――――――――――――――――

------------

第三十五章 迎着大雪北行

那一天,团长找王连长谈话,准备再次排他去接兵,因为他经验丰富,是首选人员。(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正好那几天王连长他父亲带着孙子来到部队,就住在营部的临时家属宿舍里。

王连长回去一说,老父亲顿时就笑了起来,然后给他披露了隐藏多年的秘密,并把那些老战友现在的所在单位、联系方式,都一一告诉了他。

原来,老人家虽然人老了,心里却很明镜,私下始终与那些老战友保持着一种巧妙的联系,其中就包括和黄伯伯之间的密切联系!

但是,那几位一直很正直的老战友,当时都在“受触动”,基本都是“靠边站”,但又都是和我父亲一样,已经不再属于“问题特别严重”的专政对象,而是属于“解放”人员,借着邓小平同志重新上台主持工作,进行整顿的契机,个个都已经恢复了一点工作。

所以,老人就交给儿子一项任务:到达目的地之后,马上私下去看看自己那些老战友,能帮忙的,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尽可能的帮一点,让老战友们有点安慰!

王连长不辱父命,在到达我们地区的第二天,就利用礼拜天休息的机会,带着从北方带过去的人参酒,一一拜访了父亲的这几位老战友。(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也赶巧了,黄伯伯正好在为我当兵的事情发愁呢,现在居然天降福星,哪能使他不高兴?他就马上对王连长介绍了我们家的情况。

当王连长知道我父亲也是南下作战的老同志时,更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暗中帮助我,玉成此事!

这就是我后来能够当兵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

不过,我一直不知道内情,一直到调到军区政治部的第一年春节放假,我带着新婚老婆,到枣庄给王连长和老爷爷拜年时,他们才告诉我实情。

现在我们再返回来,讲述我们这群新兵的北行之旅!

第五天中午,军列缓缓驶向河北的邯郸市。

这是一座历史古城,是冀南的一个工业重镇,也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在这之前,我只是从一本破旧的书上,看到了对这个城市的介绍,但没有直接的认识,现在终于来到它的跟前了!

列车就要接近郊外时,天气骤然变化,天空突然暗淡了下来,顿时灰蒙蒙的。

阵风寒风吹来,早就已经收获完毕、一望无际的平坦的冀南大地上,吹起了阵阵尘埃!

对于这种在我们南方极为少见(只有在大冰雹来临之前,天色才有点类似于此)的独特气候和奇怪景象,大家都感到很好奇,一个个轮换着走到车门附近,争先恐后的挤着往外看。

车门就嘎开一个不大口子,也就够四、五个人上下错位、挤着头往外看的,而大家又都想往外看一看,也就只好轮换着来了。

同样爱说笑、喜欢调节气氛的的二班长,是河北保定人,知道当地的气候情况。

他抢先上前,伸出头去,看了看天空,又看了看地面,然后告诉我们:“天气大变了,大雪就要来了,说不定我们一进入邯郸市,就会有暴雪来‘迎接’我们!”

排长老家就在山东西部,靠近河北,两地的气候条件差别不是很大。

他看了看外面的天气,也赞同道:“二班长说得对,天空灰蒙蒙的,大雪就要过来了,估计用不了二十分钟,就该下雪了。一会儿风一停,大片的雪花,就可能要飘下来了。”

对他们两位的说法,大家开始还是将信将疑,不相信大雪马上就会下起来。

不过,我们都是南方人,在老家,下大雨的时候,甚至下暴雨的时候,都见过很多,却很少见到下雪的时候,下大雪的年头就更少了。所以,我们都没有发言权,也就没有一个人敢于乱说。

而他们两个已经在每年下雪很多的东北当兵,大雪、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