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离去。两个家丁。一辆碧油马车,悠悠然消失在官道尽头。
送行众人,看着王铎留下的墨宝指指点点。不屑者有之,触碰心事者有之,更多的则是迷茫。搞不清楚王铎这话的意思,难道让他们这些五六品的小官儿串通起来斗倒马士英?
于是不少的人都不自觉地将目光看向杨廷枢,看向这位虽无官职在身,却是复社领袖的主心骨。杨廷枢只是笑笑。指着墨宝道:“王老大人这是勉励我等,不可虚度时日。”一阵风吹过,杨廷枢转过头看了看天色,皱了皱眉头道:“我等回去吧,起风了……”
众人散去,或者乘着轿子。或者坐着马车,沿着官道返回南京城。复社几个骨干,挤在一辆马车上,一路上愁眉不展。
毫无疑问,他们尊重王铎的人品,但这不能否定王铎的作用……废物!虽然有些刻薄。但这就是事实。这些年来王铎一事无成,就如同马士英评价的一样,只是一只讨人厌的苍蝇。甚至都不如一只蚊子,因为蚊子起码还会给马士英放放血。留下一个包之类的。而可悲的王铎……没有,什么都没有。
孑然而来,孑然而去。留下的只是一个更加令人头疼的烂摊子。
“时不我待……王大人当真以为我复社三千子弟能搬得动马士英?糊涂!”黄淳耀语气略显刻薄。
“王大人不糊涂就不是王大人了……否则金耀以为马士英如何留王大人到今天?就是因为他糊涂。”看破了王铎底细的方以智笑着说道。
对面坐着的顾炎武不悦地皱了皱眉头:“王大人德高望重,虽无建树,也非我等可以随意指摘的……”他甚至自己都说不下去了。就连顾炎武都对这位王大人十二分的不满。德行是够高尚的,然后一事无成。既没有领袖的统和力,也没有领袖的管理能力。四年来,清流的势力不但没有扩大,反倒每况愈下。顾炎武猜想,若非有复社支撑着,只怕朝廷早就被马党彻底霸占了吧?
“……多说无益。我等莫不如商议一下谁来增补王大人的缺。”
王铎是内阁大学士,告老还乡,自然会空出来缺。这正是所有人对王铎最不满的地方,既然早知道自己要退下去,怎么也得拼着老命扶持自己人上去。如今倒好,王铎拍拍屁股走了,既没有指定继任者,更没有提供助力。
这就造成了一个恶劣的局面,本就不处于优势的清流,先得自己斗个你死我活的,才能选出增补王铎位置的合适人选。
车内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如何开口。也许该请教一下后面轿子里的杨廷枢?不论如何,王铎的缺,不能落在马士英的股掌之间。
良久,一直沉默着的黄宗羲突然开口:“黄道周如何?”
黄道周的名字引得其余三人纷纷侧目。如果黄宗羲的这位本家作为候选人,那岂不是意味着复社要跟东林党低头?凭什么?
“太冲……”
黄宗羲撵须而笑:“复社当厚积薄发……有些事,还是让想抛头露面的人冲在前头的好。”
……
复社人等不知道的是,在他们为候选人头疼的时候,马士英却丝毫不关心由谁来接替王铎留下的大学士位置。
小口地吞咽着参茶,右手有节奏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沉醉在昆曲当中的马士英突然开口:“文聪,你以为,那些清流现在在忙什么?”
杨文聪的名字里有一个聪字,这充分说明其爹娘很有先见之明。因为杨文聪的确很聪明。万历末斯举于乡,兼学文武,犹善丹青。听了首辅大人的询问,同样年过知天命的杨文聪笑道:“还能如何?不过为王铎老儿遗留的空缺发愁罢了。”
马士英含笑点头,接着问:“那我们该当如何?”
杨文聪拱手道:“东翁,天赐良机。愚以为当简拔……东翁为何摇头?”
马士英失声大笑,手指在虚空连连点着杨文聪。摇头之余,叹息道:“格局太小,气量太小。文聪,汝如今也已知天命,何以如复社小儿般斤斤计较?”
杨文聪哑然,不知道首辅大人说的是哪出。
“连文聪都如此作想,想来复社众人,也只会以为老夫会趁机安插亲信吧?”马士英苦笑摇头:“错了,错的离谱。汝不晓得,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独揽内阁自然是好,可那势必会引得天下人反弹。便给了他们,让他们去争又如何?有老夫,有史阁部,有钱谦益,内阁票数早已过半。就算是他们争了这个缺,又如何?”
杨文聪若有所思。
马士英沉寂了半晌,说:“且让他们去争吧,争得越凶越好,这样,老夫才有一份清静,去安安心心的做事。老夫跟他们斗了半辈子,总算是摸到了些门道。文聪,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不抛出去一根肉骨头,那帮子清流就会死死的盯着你,让你束手束脚。他们想要,好!那老夫就给他们。”马士英陡然转过身后,志得意满地笑道:“等他们争得头破血流,才发现为了根肉骨头,居然丢了上好的饕餮大宴。”
“嘶……东翁,你是打算……”杨文聪倒吸了一口冷气。
马士英默然点头:“四年了……是时候了。”
“可……孙督那边如何说?”
“孙传庭?”马士英自信一笑:“孙传庭怕是比老夫还急。哪怕是时机不成熟,他孙传庭接了朝廷旨意,也会挥兵北上。大明耽搁不起,他孙传庭更耽搁不起。相信王铎的离去,会让孙传庭愈发急躁起来。他孙传庭养人望数年,绝不会让天下人失望。”
“澳洲呢?澳洲人又如何说?”
“澳洲?”马士英停住了脚步,苦笑着说:“这恐怕是我等唯一的掣肘了。澳洲啊……老夫打算近日去说服澳洲大使。支持……北伐!”北伐的字眼,艰难而又铿锵有力地从马士英的嘴里蹦出来。
“首辅大人,恕下官冒昧,只怕澳洲人不会那么好相与。”杨文聪躬身说道。
马士英沉默着点头。何止是不好打交道?对于大明来说,澳洲就是压在其头上的大山,恐怕几代人都搬不动。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单单是一个军费问题,就能难倒所有人。要知道澳洲人可不是开善堂的,而大明根本就承担不起这场战争的军费。所以只能找澳洲去筹措。
“无须忧心,老夫已找好了说客。”顿了顿,马士英转头对杨文聪道:“汝明日起,统筹户部计算钱粮……复社与东林党要争,就让他们去争好了。老夫说了,他们格局太小,所以老夫是首辅,而他们只是微末小吏。时不我待啊……”
------------
555 战争债券
555 战争债券
时间进入一六四九年的八月,便如同这天上的日头般,大明的朝政异常的火热。王铎的离去,让所有的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