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2 章(1 / 1)

迷航一六四二 土土的包子 2000 汉字|31 英文 字 2个月前

军队的掌控。”

他对面的肖白图立刻不屑地撇撇嘴:“掌控?别忘了何腾蛟在大胜关干了些什么。要不是我们培养的徐世程以及克虏伯发飙,战况到底如何还不一定呢。”

必须得承认,何大人的临场指挥能力实在太糟糕了。文人领兵的máo病他一点不落,优点半点没有。急功好利,进退失据,若非资历在那儿外加屁股正,这家伙充其量在武毅军中当个后勤官。

“我也认为,徐世程更适合执掌武毅军。”在这一点上,甚至连一向不关心军事的史文博都站在了肖白图这边。

邵北轻笑起来:“先生们,别忘了政治。任何决定都要从政治方面进行考虑。处于澳洲自身的利益,很长一段时间内,何腾蛟都是武毅军最高指挥官的不二人选。”

“徐世程为什么不合适?这家伙不敢不听我们的话。”肖白图反驳道。

“但他可以不听马士英的话。”邵北苦笑着说。武毅军扩军与各部明军的裁减势在必行,虽然现在南明朝廷里整天都在为这事儿扯皮,各方大佬都想保存甚至扩大自己手中的兵力,但毫无疑问,哪怕再难,马士英等人也会矢志不移地将这项改革进行下去。

huā费两百万两白银组建起来的武毅军,在大胜关阻挡住了二十倍于己的清军,而此前每年huā费银两无数的百万大军,碰到清军甚至农民军都是望风而逃。鲜明的例子告诉马士英,有时候人多并不一定是好事儿,所谓并贵jing不贵多是有道理的。

不管是于公于si,为了大明江山社稷还是自身的身家xìng命,老马这次都痛下决心,磨刀霍霍准备拿积弊百年的明朝军事体系开刀了。并且马士英得到了大部分有识之士的赞同……虽然他们到现在还不认同老马的为人。

而此战之后,打了胜仗的武毅军上下,但凡是军官,无一例外地都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追捧、拉拢。宴饮不停,走访不绝。马党要进一步讲武毅军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东林党想着要挖墙脚。一派纷纷扰扰之下,身处漩涡中心的徐世程却来了个闭mén谢客。终日不是在军营里头,就是在内宅里头厮hún……显得极为反常。

这让邵北再次想起了当日初见徐世程时候,对方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另一个袁大头而现在这种局面下,澳洲不需要这片土地出现一个袁世凯一样的人物。而这家伙打仗还真有一套,所以澳洲只能一边利用,一边防范。绝对不能让这家伙趁势而起。

因着人多嘴杂的考虑,邵北很快转移了话题:“关于这消息是好是坏,等着以后再分辨吧……另一个消息是什么?”

肖白图旋即眉飞sè舞起来:“郑家那边来确切消息了”

“郑芝龙妥协了?”

这才是真正的好消息。郑家经营这么些年,福建早就成了郑家的自留地。除了没有正式分封,福建一带跟藩王割据没什么区别。别看郑芝龙品秩不高,可别忘了现在可是luàn世。这年头有兵有粮就是草头王。也就是因为穿越众的参与,打了一场不一样的扬州战役出来,扭转了历史的车轮。现在郑家还对南明政fu保持着应有的礼敬,否则真依着历史轨迹,这会儿郑芝龙那老狐狸早就拥立新君,玩起奇货可居来了。

不管是郑家的水面势力,还是割据福建沿海,都不符合澳洲的利益。某种程度来讲,郑家就是寄身在大明身上的毒瘤。但这毒瘤实在太大了,大到南明政fu无力铲除,而澳洲又不想通过武力去解决……别忘了明澳之间现在的关系,如果澳洲采取武力,南明的士大夫们不但不会感ji,反倒会颇有忌惮。

能够劝说郑家搬家到中南半岛,这无疑是将坏事变好事。

“不,不不不,郑芝龙还没妥协。”肖白图否定了邵北的猜想,卖足了关子才洋洋得意地说:“事实是郑家分裂了……然后另一个姓郑的想通了,打算与我们合作。”

“你是说……郑彩?”邵北诧异着问。

------------

480 始末

事实上郑家的分裂早在扬州战役,甚至更早之前就埋下了。福建郑家海盗起家,起初托庇于李旦,李旦死后,郑芝龙收拢了李旦的势力,一六二四年又托庇手颜思齐。之后十八家海盗结义,组成十八芝,公推郑芝龙为首。再之后郑芝龙接受招安,掉过头来把一帮老兄弟一网打尽,最终成了东南沿海的霸主。

这一路行来,虽有bo折,却异常的顺利。其中郑芝龙的部下郑彩出力颇多。而且这年头的海盗,从来就不讲什么道义与忠义,只看谁的船多,谁的辜头大。跟着郑芝龙起家,郑彩一路下来出力颇多,与此同时自身的力量也在快速膨胀着。

等到了一六三六年,郑芝龙剿灭了刘香,郑氏成就海上霸业,其部下郑彩业已有了不小的势力。后世之人,提起郑彩,往往认为郑彩是郑芝龙的族人。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但这侧面反映了郑彩此人善于钻营,以至于与石井郑氏打成一片。后来两人同时接受明廷的招抚。弘光立朝期间,郑芝龙之弟郑鸿遣和郑彩被派到南都勤王,郑芝龙则坐镇福建大本营遥控。这段时期郑彩的势力无法与郑芝龙相比,何况他只是郑芝龙大阵营里的一个相对**的部分,凡事还得听其调拨。

可实际上郑彩的实力一点也不小!前岁郑芝龙无意间得知,郑彩的实力居然达到了郑芝龙的三分之一还强。仔细查探之后,郑芝龙大惊随即开始提防起了郑彩。

他郑芝龙海盗起家,窝里反的事儿见多了。这郑彩居然在其眼皮子底下不知不觉间就积攒了这么大的实力,焉知来日郑彩不会生出二心,来个取而代之?

一场扬州战役,郑鸿遣没出上什么力得知前方大败,郑鸿遣领着手下就跑过了江。可起码在镇江停了下来幸运地得知战局发生了扭转。事后朝廷核算战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品秩没升,最后朝廷给了几个无用的爵位。可郑彩就没那么幸运了。

这家伙一跑就跑出去几百里,直到浙江境内才停将下来。等闻听扬州大捷再往回走已经什么都晚了。是以好处没捞着不说,朝廷还狠狠地下旨叱责了一通。但也就仅仅是叱责了,头一个因着用人之际,除了一支武毅军,南京周围已经陷入了无兵可用的境地。这时候还是能拉拢就拉拢:再一个,郑彩官居总兵,手底下万把号人,前来勤王,朝廷可是一分银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