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9 章(1 / 1)

迷航一六四二 土土的包子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利益跟这儿摆着呢,不进则退,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不但不能放弃,还得加强!有消息表明,激进派与保守派正在与大导演秋寒烟的abc广播接洽,讨论注资的可能性。作为喉舌,广播明显比报纸更有说服力。秋寒烟本人虽然带着摄制组还在扬州,接洽的小姑娘杨萧。面对着激进派与保守派接连抛过来的橄榄枝,杨萧底气愈发的充足起来,已经公开叫嚣着要在两年之内在中南普及有线广播网络了。

但那是两年后的事儿,而在现在,报纸依旧是双方的主要战场。

刚开始的时候,两家报社完全截然相反,甚至针尖对麦芒的轮调,很是让中南的百姓摸不着头脑。当然,中南的百姓也仅仅是识字而已,于各种思想了解的并不透彻。但这架不住连篇累牍的科普啊。时间一长,长期读报纸的中南百姓多多少少都有了一定的政治理解。

到了现在,大家虽然不可能提出质疑与反驳,但总会引述报纸上刊载的轮调,几个大老爷们聚集在一起侃大山。思想有些幼稚,说的也许完全就牛头不对马嘴,但这丝毫阻挡不了大家伙的热情。加上中南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使得大家伙时不时的就会提上国会之类的最高权力机构。

所谓八卦恒久远,谣言永流传。尤其是在这个娱乐项目严重匮乏的年代,老百姓本就喜欢张家长李家短的说个闲话。开初的时候,老百姓只是私下里头谈论。可让移民们新奇的是,哪怕被那些官差(警察)听到了他们品评哪个当官儿的不好,对方也只当着没听见。更有甚者,干脆就参与进来跟着骂某个当官儿的……这……这这这,怎么会这样?

宽松的舆论环境,一时间让移民们根本就无法适应。也搭着移民以年轻人居多,适应能力强,这才有了现在中南宽松而浓厚的政治氛围。所以,某个家伙居然不知道国会立法每年六一是儿童节……这绝对会被喜欢埋汰人的家伙抓住,用以展现自己的博学……

童子军的第一次郊游,引得中南热议一片。与此同时,中南海正进行着一场……辩论、争议、妥协、分赃等等的综合体——议会。

事实上从建国到现在,国会根本就没有休息过。国会议员们,每天准时地来中南海上班,然后听取一个又一个的议题,通过或者驳斥一个又一个的法律法规。

国家初建,一切都要重头开始。相关的律法更是重中之重。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也唯有先确立了规则,才能做到凡事有凭有据的去处理。

议会根本就没有休庭,乃至于吕宋太上皇常师德干脆当起了甩手掌柜,见天就坐在议会厅,跟一帮子的议员斗口水。常师德已经感到厌恶了……他才三十岁出头,怎么能跟一帮老头子一样坐在椅子上发霉?所幸发霉的日子就要过去了,两个多月下来,一条条法规的确立,已经让澳洲有了还算健全的法律系统。当然,比之现代社会绝对不如,可跟十七世纪的任何一个国家比,那绝对是法制的典范。

今天,议会的议题不再是法律,而是远隔重洋的故土。

海关总长曹复寒站在报告席上,结束了冗长的发言:“……综上所述,我认为,帮助南明建立起一支近海的、快速机动的、拥有强悍战斗力的近海海军,有利于维护澳洲的利益。同样,这有利于大明的改制。”

------------

425 橄榄枝(下)

425 橄榄枝(下)

“……综上所述,我认为,帮助南明建立起一支近海的、快速机动的、拥有强悍战斗力的近海海军,有利于维护澳洲的利益。同样,这有利于大明的改制。”

曹复寒讲话完毕,冲着下方列席的一众国会议员微微颔首,而后夹着文件夹退了下去。议长费老重新上台,敲了敲桌面:“各位议员,曹复寒已经论述了他的提案,有人存有异议么?”

下头嗡嗡声一片,大家伙彼此交头接耳谈论着,可是过了好半天也没人站起来反驳。这要是放在一天之前,简直就是不敢想象。

“那么,进行表决吧。”

费老的话音刚落,列席的一个个议员便高举了右手:“同意!”

“通过!”

“没有意见!”

全票通过!

实际上结局早就注定了。保守派的利益生物们希望得到大明的全部海关,激进派的家伙们则想着透过此举实现他们的大陆战略。所以,帮助南明建立缉私舰队,何乐而不为?

虽然有些不恰当,但可以将清末套用在明末。所不同的是清末有一堆的列强,而明末则只有一个强大的澳洲。不论是保守派抑或是激进派,都乐于见到一个亲澳的大明。所以没人会反对意识形态以及工业品、低端技术的输出。

清末的时候,李鸿章建了一支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结果一场甲午被小小的***打得皮青脸肿,最后一丝遮羞布都给扯了下来。虽然明末的士大夫有可能比清末的士大夫强——起码激进派中的不少小伙子都这么认为。没了满清奴役的明朝士大夫,肯定比清末的士大夫要开明不少——但意识形态的诧异乃至技术上巨大的鸿沟,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填平的。

一支小小的缉私舰队,全部船体以及武器装备甚至人员训练都要问澳洲购买,能掀起多大的风浪?不信去看看清末,满清什么武器没买过?结果还不是一样被列强欺负着?

如果这样明朝都能掀起风浪,那就不是澳洲的问题了……那一定是有另一批的穿越者降临了大明。而且一定是开着双向门,不停地往大明捣腾各种技术。

在曹复寒发言之前,外交部副部长韩旭受邵北的委托,将谈判的初稿公之于众。虽然细节上还需要完善,但大体上还是让国会很满意。

按照邵北的设想,除了拿到足额的有盈余的军费之外,还要将上海县列为托管的经济开发区,还要将福州列为第二批开放的口岸;修正的条约里,要求明朝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留学生前往澳洲进修;要求铸币权以及澳洲法币可以在大明境内自由流通,不得受限……

修正的《南京条约》,更进一步地打开了明朝的国门。将上海县托管,这让不少的穿越众都跃跃欲试。周毅那小子拉拢了一帮子的伙伴,从银行借贷了一笔款项,干脆就买下了整个经济开发区的开发权。按照周毅的设想,十年之后的上海县,绝对会成为十里洋场,远东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