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1 章(1 / 1)

迷航一六四二 土土的包子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所谓。成了固然好,大清代明一统天下;失败了,至不济也会给南明当头一棒,让其愈发畏惧大清的兵锋。

雨中的士兵打着喷嚏骂娘,帅帐之中,一满一汉两位统帅却乐得直跳脚。

“好雨啊,好雨!祖宗显灵,天佑我大清啊,啊?哈哈哈……”贝勒尼堪负手而立,就站在帅帐门口,张狂地大笑着。

笑了一通,转身快步走到耿仲明的桌席之前,笑道:“怀顺王,你说这雨明儿还能不能下?”

于天气根本就一窍不通的耿仲明陪笑着附和道:“贝勒爷亲征,便是这老天都偏着咱们,岂有不下之理?”

“过了,过了!”指着耿仲明,尼堪得意地笑着,却连连摇头。大马金刀坐在地毯上,捏起一颗花生米丢入嘴里,尼堪摇头晃脑地说:“我尼堪没那么大本事。战前布雨,只能说是天命所归,我大清当代明而立!”说话间朝着北面拱了拱手:“内有贤王,外有奴才们效死,我大清岂是腐朽的大明可比拟?且不管这部叫花子军是何来历,便是这一遭雨水,来日酣战,我等必竟全功。”

尼堪虽然是个鞑子,可这家伙还真见识过火器。锦州城下、山海关前,再加上投靠而来的孔有德部本身就是明军中火器最为精锐之军,在尼堪看来,那火器再厉害又能如何?一场大雨过后,不全成了烧火棍?上阵杀敌,还得靠真刀真枪的搏杀!

躲在老远用火器,算什么真本事?要论真本事,八旗骑射,当世无敌!镇守刘集镇的是投降的明军。战斗力低下,且没什么见识。不然岂会败的如此彻底?

瞅见他洋洋得意,那头,怀顺王耿仲明笑道:“贝勒爷,那叫花子军的火器不足为惧。小王只是怕那骑兵……”

尼堪不耐地摆了摆手:“便是真有数千又如何?我手下镶白旗精锐十二个牛录,就是有万骑,破之亦如等闲!”抓起一只鸡腿,大口咬着,含糊不清地说:“你不用担心,只管对付叫花子军的火铳兵,骑兵包在本贝勒身上。”

这时候,帘栊一挑,一名戈什哈跑进来,打了个千儿:“贝勒爷,那信使硬闯着要走,您看?”

“绑了!”尼堪不屑道:“豫亲王用兵过于慎重。汉军镶黄旗加之十二个牛录的镶白旗精兵,要是夺不回来刘集镇,爷回头提着脑袋回去!”

“扎!”戈什哈起身跑了。

尼堪瞥见耿仲明脸上浮现担忧之色,不屑地嗤笑一声:“怀顺王且安心,他日豫亲王怪罪下来,贝勒爷替你担着。凡事儿往爷身上推就是!”

尼堪的大包大揽,丝毫没有让耿仲明松口气。倘若打胜了,违抗军令的自然是尼堪;可要是败了……这些满洲贵胄什么时候会往自己脑袋上扣屎盆子?还不是一推二六五,把责任全推给自己这样的汉军旗?想到这点,耿仲明心中憋闷,依稀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

甘泉镇,清军大本营。

营帐内一片安静,豫亲王多铎闭着眼似乎在倾听着风雨。在他下首,一名戈什哈半跪着垂头领命。

猛地,他睁开了眼睛:“抗令不遵,尼堪好大的胆子!”

“主子,奴才以为,尼堪贝勒必定是受了旁人蛊惑……”

“放屁!”多铎拍案而起:“三道追令,无一而回。若非尼堪自作主张,他小小的怀顺王怎敢抗令不遵?哈尔图,你不要提尼堪掩饰了!”

哈尔图瘪瘪嘴,低声嘟囔着:“主子爷,雨战,我可是难得的机会啊……”

多铎之声冷哼一声,也不反驳。就如同尼堪一样,没亲眼见过澳洲军火器,不知道m1644性能的多铎,也以为澳洲军雨天火器必然失效。当此之际,正是进攻的大好时机。否则他多铎这会儿就不是拍桌子那么简单了,恐怕骑着马带着戈什哈径直追上去,当场就得砍了尼堪!

在多铎稍稍舒口气的光景,一名戈什哈忽地冲进来,打千儿报告:“主子,鄂尔泰回来了!”

不待戈什哈说完,浑身血迹,满身残破的鄂尔泰跌跌撞撞闯进来,一下子跪在多铎面前:“主子……奴才……奴才差点就见不到你啦。”大老爷们,说话的光景已经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哭了起来。

多铎定睛一瞧,来人正是随屯齐出征的鄂尔泰。只是屯齐早就说了,没回来的都战死了,这鄂尔泰是……

“鄂尔泰?你是怎么回来的?”

鄂尔泰哭诉一番,讲了来龙去脉。当夜趁着天色暗,这厮硬是爬出了死人堆,而后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战场。也赶巧了,走到天明,正好在路边发现一匹跑走的战马。当即,鄂尔泰骑着马一路奔驰,临到地方还生生把马累死了。而后连滚带爬地跑了回来。

“难为你了……”

正待多铎宽慰,鄂尔泰猛然打断:“主子!张天福、张天禄部恐怕已经晚了……天明时分,我听见扬州方向枪炮阵阵,张氏兄弟手中之兵大多老弱病残,无论如何也挡不住那些花皮……哦,不,是澳洲大兵啊!”

“澳洲大兵?”

“正是!奴才听得那些花皮唱腔,颇似辽东方言,里头有一段‘澳洲大兵来啦’……”说着,这厮还唱了一嘴。

“澳洲大兵……”多铎猛地返回桌案,手指戳着地图缓缓移动,而后猛地戳在刘集镇上:“传尚可喜速来!”不但是陆战队中将,就连老于阵战的多铎也认识到了刘集镇的重要性。

大战,一触即发!

------------

385 激战刘集镇

385 激战刘集镇

1645年5月15日晨,8时19分。

绵绵的细雨当中,近两万的大军踩着泥浆缓缓前移,远处,刘集镇已近在眼前。汉军镶黄旗为前导,前排的士卒擎着大旗。迎着时急时缓的东南风,各色旗号迎风招展,猎猎有声。拖着辫子的士卒,一个个脸上全是狂傲之色。靴子早就附满了泥浆,他们却毫不在意,只是昂着脑袋鼻孔朝天。

一支来路不明的叫花子军又怎么样?这天下除了满洲大爷的骑兵,就数他们汉军旗了!一路南下,不论是闯军还是明军,无不望者披靡。不过小小的刘集镇,怎会成为镶黄旗的绊脚石?有低级军官咧着大嘴嚷嚷着,荤段子一个接一个,引得周遭士卒哄笑不止;更有些家伙,干脆盘算起斩首多少,这一趟的买卖才算不赔!

汉军镶黄旗之后,紧跟着大队的满蒙骑兵。贝勒尼堪披着大氅,端坐马上,就走在队伍中间。下了一段缓坡,尼堪径直一招手,旁边的戈什哈立马将缴获的单筒望远镜递上来。

尼堪拉直了望远镜,睁一眼闭一眼地望过去,但见远处的刘集镇一片的宁静。围着整个小镇,一圈儿又一圈儿的拒马与铁丝网,再然后是一圈儿又一圈儿的壕沟。镇子当中,只是依稀见到几个一身叫花子装的家伙提着火铳来回跑的飞快。除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