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3 章(1 / 1)

迷航一六四二 土土的包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变,成了世纪佳缘的员工。

前后不过十来天的功夫,这帮三姑六婆,神情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前碎嘴子的,这会儿都克制着,努力矜持起来;从前刁钻刻薄的,这会儿一个个咧着嘴笑,练习露出八颗牙齿;从前背后喜欢传闲话的,现在只要听到有人传闲话,立刻跳出来指着对方鼻子,义正言辞地说传闲话不对。

这种骤然的转变,让很多人一时之间都难以接受,谁都不知道三姑六婆们到底发了什么痴心疯。没过多久,大家伙发现,这些三姑六婆又开始了从前的营生。谁家有没出嫁的大姑娘,或者孀居的寡妇,三姑六婆肯定闻着味就上门了。几句贴心话一说,很是催人泪下。而后话锋一转,又提起了婚事。

在对方错愕的光景,三姑六婆嘴皮子可没闲着,一口气说了七八号合适的男青年,要是不打断,她们能一气儿说到天黑。从男方的相貌说到家业,每月赚多少钱,未来的职业发展前途……随即又是攀交情,又是说近况的,很是忽悠了住了一群大姑娘小寡妇。

打那儿之后,经常看到三姑六婆们走在前头,后头跟着一帮羞答答的大姑娘小寡妇,半天之后,回来的大姑娘小寡妇脸色愈发羞红。这些女的当中,七七八八的差不多都找到了归宿。

但总理夫人很不满意三姑六婆们的效率,亲自制定了一个更加快捷的方案。为此,世纪佳缘专门租借了一处大宅子,用隔板间出许多小房间。大姑娘小寡妇就坐在房间里,隔几分钟就进来一个傻笑的小伙子或者老伙子。不论是女方还是南方,胸前都贴着号码牌,觉着满意,就偷偷记下对方的号码,事后告诉三姑六婆们,而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也搭着中南从前的居民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俗话说的好,军营待三年,母猪赛貂蝉……中南这种男女比例,不比军营强多少。更何况,参加相亲的男的,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军队。正是因此,有心人撺掇之下,**的,还不着了?

是以,腊月开始,中南迎来了结婚潮。那么多的饭店根本就不够用,选了好日子等不及的,干脆就在自己家摆了酒席。除了特别不好的日子,黄历上只要适合结婚的,那唢呐声与鞭炮声一天到晚的就别想消停。于丽红特意写了一份报告,说预计1645年九月的时候,澳洲会迎来第一次婴儿潮。七年之后,将会对澳洲薄弱的教育体系发起强有力的冲击。有鉴于此,于丽红要求增拨款项,用以扩建、新建小学、中学……

这种官方背景的婚姻速配,只是于丽红的手段之一。紧跟着,于丽红的右勾拳又来了。小年的前一周,于丽红说服的决策组,而后决策组出台了一个《告全体人民书》。这份告示里面,除了官样词汇以及煽情的文字,主体就一个:请求、建议先来的中南居民,伸出友爱之手,邀请后来者到自己家中过春节。凡是邀请难民到自己家过春节的,中南政府将会进行一定的补贴。初步打算,是每人五十元澳洲人民币。

中南政府,因为两年来以民为本的表现,已经极具公信力。甭说一个人五十元的补贴,就算没有补贴,感恩的先来者也有不少人会邀请一户难民来自己家过春节。人心都是肉长的,都是一个地方来的,说不定还能攀上交情,而且自己当初也跟对方一样。一起过个春节,权当是做善事了。

两项措施之下,或者是沾亲带故,或者是善意的邀请,大年三十聚集在一起,本身是亲家的干脆掏腰包为对方置办点新衣服;没关系的,有的直接把政府补贴的钱拿出来,也为对方置办点衣服。再加上凑热闹的,是以,大年三十这天,中山路上才这么热闹。

------------

309 红娘

309 红娘

大年三十这天,正值炎炎夏日……好吧,虽然这有些别扭,但中南的居民们还是接受了这一现实。炽热的阳光烤在水泥路面上,隐约可见升腾着的水蒸气。

挤在人丛中,杨德山擦了擦脖子上的汗珠子,摘下遮阳帽,来回扇风。他这边不紧不慢地挪着步子,其身后还跟着一串的尾巴。后头头一个就是儿子杨小柱,再往后是他婆姨……以及一个三十出头土里土气的女人,那女人手里还牵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

没错,杨德山响应了中南政府的号召,前几天去了一趟难民的帐篷区,便选了这么一对母女跟他们全家一起过年。理由?他婆姨认为对方看着很本分,不至于偷东西……而且就俩人,一个女人一个孩子,吃也吃不多少东西。政府给的一百块补贴,说不定还能剩下不少……女人家嘛,没事儿总喜欢算计。

那女人是个寡妇,湖北人士,名张周氏,本身是军户,丈夫打仗的时候不知所踪。家里揭不开锅,再加上那阵子闯军打了过来,张周氏逼不得已便领着一双女儿南下逃难。这一路上的艰险自不用提,中途为了口吃的,还把大女儿卖了一家富户做童养媳。一直逃到广州,断炊好几天的母女,一听有地方管饭,便登上了前往澳洲的船队。

凭良心讲,张周氏模样还算周正,三十出头的人了,看着不过二十五六的样子。美中不足的就是带着个拖油瓶,而且还是个赔钱货的闺女。条件在难民里头算是中等偏下。前一阵子,王婆子为了她的婚事,很是跑断了腿。强扭着张周氏见了一个又一个,里头还真有点头同意的男的,可张周氏就是死活不同意。一个劲地说,丈夫生死不明,不能再嫁。即便是真死了,也要守寡三年才算对得起丈夫……

就这么着,张周氏也就没赶上这一波的结婚潮。本心来讲,张周氏是担心自己嫁了,男方亏待自己这闺女。

“前面就是家乐福,大超市,里头吃的穿的用的,什么都有。他张婶子,待会儿可得瞧仔细咯。可别晃花了眼,咯咯……”杨德山婆姨炫耀地介绍着,她身旁的张周氏只是唯唯诺诺地应着。这一路之上,杨德山婆姨没少这么炫耀,完全就是拿张周氏当了土包子,自己则是一副城里人……中南城里人的架势。

炫耀一通,始终没得到应有的回应,婆姨微微有些不满,找了借口,急走两步追上杨德山,先是大声地说:“他爹,你说咱出来干啥?满大街都是人,这得啥时候能逛完啊?”随即又小声地说:“他爹,领她们出来作甚?政府讲好了,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