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8 章(1 / 1)

迷航一六四二 土土的包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顺差还得扩大。而今吕宋与澳洲还处于蜜月期,吕宋脱离不开澳洲的保护。可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会造成吕宋整体的经济滑坡。从而彻底沦为贫穷的农业国……说不定某一天还会因为贸易不均衡而造成吕宋爆发反澳***。

这将会严重脱离原本的计划。不论怎么看,吕宋都是维系大陆与澳洲之间联系的纽带。少了这个踏板,澳洲辐射向大陆的影响力,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长此以往下去,等到所有人都认识到这个错误,重新考虑将吕宋并入版图的时候,天文数字的扶持款,绝对会让所有人都打怵!拿出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用以帮助贫穷落后的吕宋?那个无底洞可不是一般数字能填平的。

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澳洲离不开吕宋,澳洲又不打算为吕宋买单……前怕狼后怕虎的后果,很可能就是到头来鸡飞蛋打,竹篮打水一场空。

身处吕宋半年,曹复寒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与其他穿越众碰头的时候,偶尔也会提起。虽然大部分的小伙子都缺乏这种长远的目光,只是醉心于吕宋给自己带来的收益,但总算还有一些目光长远的。他很快就找到了同盟军——吕宋太上皇常师德。

两周前开始,二人就商议着共同提案,纠正这种失衡的贸易。建立一定的贸易壁垒,保护吕宋经济的发展。而后在合适的时机,一举吞并吕宋……这很容易。要知道现在的吕宋人民军,实际权力几乎都操纵在澳洲人手里。

军权在手,舆论呼吁一番,一个更像是形式的全民公投,吕宋并入澳洲版图也就顺理成章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一百四十六人里头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旁的事儿也就罢了,现在等于是从所有人口袋里往外掏钱,这阻力,绝对不会小!

而按照曹复寒的想法,原本是打算找到足够的同盟军,做通大多数人的工作,而后在明年中旬左右再将提案递交上去。可现实的情况,逼得小曹不得不加快这一进程。

作为最后一批离开吕宋的澳洲人,他们这艘船上还载着二十多号的吕宋大人物。李胖子领衔,其余的最差也是个政协委员。这帮人嘴上说着前往澳洲‘参观考察’,可实际上憋着劲头,就等着与老吴会面,从而提出贸易要求。

当然,到时候李胖子不论多么有脾气,一准装得跟三孙子一般,低声下气地恳求澳洲老大哥多照顾照顾吕宋小兄弟。老吴要不答应,对方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水往肚子里咽……只是到时候这隔阂,怕是从此就在人家心里头种下了。再想拔出去可就难了。

曹复寒写这份报告,无非是想提醒一下所有穿越众:究竟是把吕宋当个国家还是当个地区。这很重要!

沉思了半晌,曹复寒提笔缓缓地开始写着:关于澳洲与吕宋贸易不均衡所带来的后果……

于此同时,船舷的另一侧,两个小伙子同样在商议着一份报告。

隶属于贸易组的金启鸿,小伙子刚刚过了二十四岁生日。在他面前坐着的郎铭帆年龄比他大了整整一岁,就职于陈御的情报部门。

俩小伙子除了年龄相当,一个搞贸易,一个搞情报,平素实在是没什么交集。可在一件事儿上俩人有着共同的诉求……这俩家伙都是满族同胞。并且直到一周之前,俩人才知道对方是满族。当然,这事儿始终瞒着所有人。

穿越伊始,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且不提。待到站住了脚跟,大家伙群情激奋地嚷嚷着打满清,更有激进的小伙子要屠灭整个满族的时候,俩人很明智地沉默了下来。理由?那时候可不比现在,更比不了现代社会。法律还没影儿的事呢,自报家门,天知道大家伙脑子一热能干出什么偏激的事儿来。

而到了现在,眼瞅着一项项法案已经确立,再有二人都铺就了足够的人脉关系,旁的不敢说,起码已经自保无虞了。直到此时,二人这才松了口气,并且打算着在合适的时机将埋藏在心底的事儿说出来。

然后力所能及的,避免某些极端的事情发生。

金启鸿这家伙从下在国内长大,祖父是个老革命,也算是革命世家了。对于明末这段历史,这小子倒是有清醒的认识。错了就是错了,连他自己都认为如果自己的老祖宗不入关,那三百年后的中国肯定是另外一个样。

而郎铭帆则完全生长在国外,跟杰瑞算是老乡。这家伙看起来一副标准的中国人面孔,可据说其身上还有着秘鲁血脉。对于明末这段历史,郎铭帆知之甚少。

但这并不妨碍两人达成共识:不论是出于挽救同族,抑或是自保,他们都会提出战争结束后,严惩战犯,合理对待平民的要求。

毫无疑问,这很难!

“这很难。”金启鸿径直说了出来,他皱着眉头连连叹息。只要想到那几个极端激进的家伙,金启鸿就一阵的头疼。

“然后呢?”郎铭帆摊着手问着:“我知道这很难,但我们必须要去做。而且必须要正大光明的,以书面的形式向决策组以及全体大会提出提案。否则,天知道那些疯子在杀了所有满族人之后,会不会将屠刀对准我们。”略带嘲讽地嗤了一声,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也许我们该拉拢一些人。”

“比如……那些非汉族的家伙?”金启鸿的反问似乎就是答案。

“好主意。”郎铭帆兴奋起来,好像真的找到了解决方案。

“这样好么?”拉拢派系,提出提案。碍于两人特殊的民族属性,天知道外人会怎么想。也许大家私底下会认定这是一次有预谋的政治事件?“我觉着这是一个馊主意。”金启鸿不停地摇头。

“嘿!还有一天就到中南了,除非你能在这之前找到更好的主意。”面对郎铭帆的压力,金启鸿叹息一声,妥协了。

“那我们该怎么写书面报告?”

“让我想想……”郎铭帆沉思了半晌,嘿嘿笑道:“你觉着照搬日内瓦公约怎么样?”

“日内瓦公约?”金启鸿哭笑不得起来:“你的意思是,在没有其他国家介入的情况下,澳洲单方面实行日内瓦公约?”见郎铭帆理所当然地点头,金启鸿陡然提高了声音:“这样做只会有两个后果:一种是所有人把我们俩当脑残,然后将提案扔进垃圾桶;或者所有人一瞬间都变成了脑残,然后通过了提案……你觉着哪种更靠谱?”

郎铭帆举手投降起来:“好吧,你赢了。我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