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一些吧?
而且按照条约框架,澳洲人可是一次性支付头十年的租借费用,那可就是八十万两啊。之后的四十年里,每年支付六万四千两。后者倒也罢了,前者……一次性八十万两,足够缓解大明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了。
一番论战之后,马士英倡议,造粪机器点头,一干实权派人物点头,这条约总算是通过了。当然,总会有人不合时宜地跳出来反对。比如兵部给事中陈子龙,不过一个七品的芝麻官,愣是堵在承天门外将马士英骂了个狗血淋头,说其是‘汉奸’‘***’。
搭着马士英心情不错,还真没拿陈子龙怎么样。不过人家陈子龙更有脾气,干脆挂印而走,辞官不干了!
下午的光景,马士英再次把邵北与肖白图请了去。不同以往的偷偷摸摸,这次可是正大光明的邀请。前头竖着牌子铜锣开道,后头跟着护卫的骑兵。俩人分别乘坐了一顶四人抬的小轿。
眼瞅着大功告成,不论是大明首辅马士英,抑或是邵北与肖白图,这俩上都挂上了久违的笑意。只是详谈起来,倒是让邵北与肖白图好一通啼笑皆非。
肖白图拿着面前两份截然不同的条约文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首辅阁下,您这是什么意思?”
马士英轻咳一声,挥手退下了左右,脸不红不白地说:“二位须知,此条约于我大明,乃是破天荒头一遭。顺利通过,实属不易。”说着,他信手抄起两份截然不同的文本:“这内容都是一样的,就是说法有些许区别……还望两位体谅老夫的苦衷。”
就算邵北与肖白图古文功底差的离谱,到了这个时候也明白过来了。不用说,其中一份是给明朝官面人物瞧的,里头极尽阿谀奉承之词,将澳洲贬了个一无是处。不过内容倒是没什么变化。
但马士英生怕这样会得罪武力强悍的澳洲人,所以干脆准备了第二份文本。
邵北逐条逐条地仔细看着,反复看了几遍,见其中内容跟约定的草约完全一致,也就放下心来。至于明朝人乐意将哪个文本归档,那是明朝人自己的事儿。这年头谁还不往自己脸上贴贴金?而且这玩意,历史自然会给个公平的说法。
协议无措,邵北代表澳洲政府,提笔在条约上签了自己的大名。对面的马士英提着毛笔,龙飞凤舞地写上了自己的大名,而后还盖上了官印。
公元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澳洲共和国与大明帝国,于南京鸿胪寺签订《明澳友好通商条约》。
该条约规定,未来三个月之内,澳洲政府将出售给明帝国总数超过八千支的新式步枪、散弹枪,以及近百门的新式火炮。
鉴于明政府糟糕的财政状况,澳洲政府将一次性提供给明政府总数两百万两白银的贷款。由于明澳双方属于首次接触,明朝将开放广州、松江两处作为通商口岸,允许澳洲人在两地从事合法的商业贸易。
同时在两处口岸成立海关。两处海关的关税,将作为抵押,用于偿还上述的贷款。
与此同时,明政府将香港以及部分新安县租借给澳洲政府。其中新安县部分,不允许澳洲政府驻扎总数超过两百人的士兵。香港以及南部新安县,租金作价八万两每年。为了帮助明政府度过财政危机,澳洲政府将一次性支付前十年之租金,而后每年支付明政府六万四千两白银。
明澳双方建立外交关系,互派使者。
澳洲政府以及澳洲人,有权在明朝开放口岸,从事劳工招募以及移民招募等相关事宜。
官面上的说法是《明澳友好通商条约》,可是后世的教科书上,更喜欢称其为《明澳南京条约》……
------------
291 平行
291 平行
条约签订,皆大欢喜。
时值傍晚,大明首辅马士英还专门抽了点时间,搞了一次招待宴会。只是做到马士英这个层次的,官威早就养出来了。邵北与肖白图俩人倒是浑不在意,可同席的大小官员,一个个危襟正坐,屁股搭着椅子小半边,生怕一个纰漏惹得首辅阁下生了气。
这种过于正式的气氛,严重影响了所有人的进食情趣。席间马士英倒是谈笑风生,时而探寻几句澳洲的风土人情。
不过话说回来,澳洲能有什么风土人情?满打满算,到现在也不过两年半的功夫。是以,不论是邵北还是肖白图,都是斟酌着将二十一世纪的习俗拿来了事。本身就来自那个时代,说起来自然顺嘴。刨去那些过于惊世骇俗的,倒是让马士英听了个津津有味。
尤其让明朝官僚们想不到的是,作为前宋的延续,澳洲人早就把朱程理学扔到了故纸堆里,反倒十分崇尚什么自然科学。
有好奇心重的,特意问了一嘴什么叫自然科学。
肖白图当即侃侃而谈,从数学扯到化学,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乃至生命演化,一通神侃,简直就是无所不包。这一通毫无逻辑性的神侃,侃得一帮子南明的官僚一个个都有些茫然。
倒是马士英问了一嘴,难道澳洲当官儿的也得学这些……奇淫技巧?
邵北的回答为其解惑了:当官的得了解自然科学,然后主修人文科学。
一干明朝官僚恍然,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咱们大明朝叫儒学,澳洲叫人文科学……至于劳什子的自然科学,在明朝官僚看来,不过是舍本逐末的杂学罢了。
所谓言多必失,其后某个鸿胪寺的官僚追问,澳洲因何摒弃了朱程理学。肖白图斟酌半晌回了一嘴,优胜劣汰。这一新鲜说法倒是让马士英好一通咀嚼,而周遭的不少士大夫则隐隐对肖白图与邵北有了敌视的情绪。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读了一辈子的儒家学说,听闻有人居然把圣贤学说给淘汰了,这叫人情何以堪?
是以,其后的酒宴当中,一度有些冷场。
大半个时辰一过,大明首辅马士英站起身拱手告辞。人家出席宴会已经算是给面子了,要不是顾忌澳洲过于强大的武力,说不定人家马士英根本就不会露面。
马士英前脚一走,后脚酒宴也就散了。邵北与肖白图觉着与一帮食古不化的士大夫根本没法沟通,那帮士大夫则鄙视二人不学无术。三百七十年的代沟过于宽广,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家伙来了个不欢而散。
出了鸿胪寺,邵北深吸了一口室外清冷的空气,感叹了一嘴:“事情总算定下来了。”
条约的签订,等于让澳洲的触手,可以明目张胆地朝明朝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