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1 / 1)

迷航一六四二 土土的包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着什么“身体发肤”。大家伙都没怎么搭理,对他们这帮子人来说,起码留住了脑袋。头发什么的,哪能比小命重要?

等了一上午,他们一帮子人都聚齐了。然后那位姓黄的黑脸大爷开始点名,点到照例被引走。这回大家伙心理有谱了!这些澳洲大爷这么折腾人,绝对不是要他们脑袋,否则那么费劲干嘛?直接手起刀落多利索?

果然,梁二与一帮兄弟被分到了矿场,隶属于姓陈的白脸大爷管辖。第二天领了一根棍子,一条鞭子,穿着崭新的衣裳,戴着草帽,开始了新的工作——欺负一帮子比他们更倒霉的土著。这无疑是一件很欢乐的事儿。尤其是在你倒霉的时候,碰到一群比你更倒霉的,而且还可以随手欺负。还有比这更欢乐的事儿么?

而且每天米饭管饱,大块肉管够。每隔七天还能休息一天,上哪儿找这好事去?过了一段时间,梁二发现自己甚至根本就不想跑了。且不说隔着茫茫大海能跑哪儿去,就算跑出去了,上哪儿过这样的神仙日子去?

想通了的梁二对监工一职绝对是尽职尽责,兢兢业业。每天晚上睡不着觉,甚至开始琢磨起第二天怎么折腾那帮子“土怂”,以及怎么讨好澳洲大爷们。

说起这帮澳洲大爷,除了扮相古怪,行事更是古怪。梁二亲头一次走在“水泥路”上,惊讶得嘴巴能容下一颗鸡蛋。琢磨着这帮澳洲大爷也太浪费,上好的石板怎么就铺了地面?后来他亲眼瞧见十几天前还是一片荒地,一转眼就起了一片房子,这才知道澳洲大爷用的是一种叫水泥的泥灰。那玩意沾水比石头还硬。

他还发现澳洲大爷有一种小船大小的铁车,不用马拉,十几个轱辘跑得飞快;澳洲大爷在海边挖几个坑,架起几个水车,转眼没一个礼拜收拢上千斤上好的海盐;澳洲大爷屋子里头有一种自己能发光的玻璃管子;澳洲大爷大部分都怕女的……梁二最不理解的就是这点,几个婆娘,放在梁二老家,没事儿都要抽几巴掌,还能让她们翻了天了?

归拢起来,梁二这两个多月过的是既安逸又兴奋,每天都能发现澳洲大爷们得新鲜事。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那帮大鼻子鬼佬仗着比梁二他们先来,监工级别明显高出一等。经常性地对他们的薪水动手动脚。但梁二想的很开。澳洲大爷论长相论说话,甚至是文字,怎么着都得向着他们,不可能跟那帮鬼佬贴心吧?所以,只要兢兢业业老老实实,他们这帮人的监工级别一准能提上去。到时候谁抽谁薪水还两说呢。

擦着天黑返回了城里头,把一帮子土著关进了“集中营”,攥着刚到手的钞票,梁二开始琢磨今儿吃什么好。他一直很好奇橱窗上摆着的那些玩意到底是个什么味道,为什么每次澳洲大爷都咬牙切齿骂一通,还要乖乖付账?莫非真是神仙美味?

进了食堂,先是对着一帮澳洲大爷点头哈腰抱拳作揖。梁二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放在大明朝这帮澳洲大爷少说也得是东家吧?这起码的礼数不能忘了。

虽然人家澳洲大爷这方面大大咧咧,还严禁下跪,但他梁二可记得他爹传下来的一句话:礼多人不怪。自个儿礼数周全了,起码给东家个好印象不是?

排队往前走,总算轮到他了。梁二吞了口口水,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说了一通,生怕林厨子听不懂,又指了指。

“你确定?”林厨子一脸的疑惑。

梁二狠劲点了点头,“行吗?”

林厨子挠了挠脑袋,“行是行……可这玩意贵啊。”

梁二咬咬牙,豁出去了:“林爷,就那个了,劳您驾?”接过林厨子递过来的物件,梁二付账,一溜烟地跑了。他生怕那帮澳洲大爷瞧见他买了澳洲大爷们的专利,以后给他小鞋船。

一直跑进自己的住所,瞧见大家伙都没回来,这才小心翼翼从袖子里掏出来。撕开包装,里面露出黄橙橙一叠面饼。拿起来闻闻,似乎挺香。

这可是澳洲大爷的享受啊,吊子日的这么一包要20块!

缓缓送入嘴里,慢慢咀嚼。梁二脸上的表情逐渐从享受变成了难受。良久,咽了下去,梁二狠狠骂了一嘴:“赶羚羊!海苔和面烙饼,有个吊子的享受!”

------------

024 海军的野望

024 海军的野望

钢铁既是国家!

在十七世纪,这个战争形态从冷兵器逐渐过渡到热兵器的时代,钢铁工业逐渐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战场上除了比拼士兵数量,更多的是比拼谁的钢铁多。欧洲就曾经闹过笑话,攻城战打了一半,士兵报告将军,必须要暂停攻势了,因为没有炮弹了。将军把脑袋抓成了鸡窝,逼得没办法,开始组织工匠搜集一切铁锅铸造炮弹。

战场上如此,民生经贸更是如此。庞大的铁器市场带来的巨额利润,哪个国家都不曾忽视。两百年后美国内战,一名英国记者前往南方军采访。盘横了一个月,回来对主编说“南方佬输定了”。主编问为什么,记者丧气道“连奴隶用的铁锹都是北方佬生产的,南方佬怎么可能答应?”。

莫名其妙来到这个时代的穿越众深知钢铁的重要性。经过最初的适应期,钢铁生产以及相关的工业都提上了日程。不得不说中南(也就是澳洲德比港)这地方有些得天独厚。李远山用了20多天走了一圈,先是在东北部10来公里的海岸发现了可以露天开采的铁矿,其纯度令人发指的接近百分之六十不说,紧跟着又在东南方三十公里的河边发现了一处可以露天开采的黒煤矿。虽然储量按照后世标准也就是个小矿,可运输便利,直接装船运;开采容易,挖掉表层泥土,下面就是矿藏。最大的好处就是距离极其近。

冶金组的头头,大龄剩女厉胜男听闻了李远山的报告,当即笑没了眼睛。很是谦逊地表示,半年之内一定会搞出澳洲煤铁联合体。年产量什么的,满负荷运行,最高也就十万吨吧。

厉胜男说的轻松,大家也没当回事儿。都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那个时候,随便一个小钢铁厂都是年产百万吨,十万吨还真不够瞧的。可有个好事的穿越众回头一查,立马蹦了起来。十七世纪整个欧洲年产钢铁才六万吨啊!十万吨……那岂不是要超越世界年产量的综合了?

这一消息极大地鼓舞了某些野心勃勃的穿越众。我们有远超这个时代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