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5 章(1 / 1)

迷航一六四二 土土的包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地斥巨资投入农业。农业组头头胡飞了翻了天,一边谋划着在吕宋发展种植园农业,一边考虑着如何在澳洲推行农庄制。

但这并不容易,明朝移民的思想觉悟绝对不会比建国后农民的素质高,可能还更差。他们根深蒂固地有着对土地的依赖,如何让他们接受农庄这种公司制的农业模式,那真是任重道远啊。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既现阶段澳洲必然是一个二元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哈,很可笑是不是?有着全世界最强大的工业与科研力量,到头来却是个发展中国家。不过话说回来,穿越众从来就没想着跟同时代的国家进行对比。所以,澳洲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一个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并不协调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个国家中高虚拟经济……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肯定还会出现‘房地产过热’之类的各种危机。

“澳洲不可能永远都是二元经济,澳洲始终在向一元经济发展着。”史文博找到了新的支撑点:“而且,从1825年到1920年的95年时间里,一共发生了11次经济危机,没有一次是因为虚拟经济而引发的。事实上,经济危机的引发绝大多数是因为实体经济的虚假成分曝光而导致的……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问题,只要监管力度强大,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虚拟经济绝不会成为澳洲的绊脚石!”

“监管?那由谁来监管?你还是我,后者是荷兰人……”

在许楠莹继续辩驳的时候,荆华决定结束这场无谓的争执。事实上争论已经完全偏离了最初的目的。他们现在是要在荷兰人控制下的巴达维亚建立期货交易所,未来还会建立证券交易所……所以,因此而引发的经济危机,绝大多数被荷兰人背负了——只要澳洲找到新的合作伙伴用以将廉价的货物运到欧洲。

而荷兰人成为盟友的原因只是因为澳洲无力占领巴达维亚。现在问题回来了,现在不行,不代表将来不行。

“好了,姑娘们,停止这种无谓的争吵吧。”在荆华想说出劝解的话之前,她猛然看到了什么,然后指了指远方:“因为我们的目的地巴达维亚到了。”

------------

254 下马威

254 下马威

“哈,这就是巴达维亚。”史文博走在巴达维亚的街头,不无嘲讽地说着。而他身旁的荆华与许楠莹则已经皱着眉头,用手帕捂住了口鼻。拜糟糕的空气质量所赐,许楠莹与史文博之间的争吵暂时停止了。只是暂时。

与两年前毫无变化,肮脏、混乱,空气中充斥着各种各样令人作呕的气味。比较起来,巴达维亚甚至都不如马尼拉——当然是现在的马尼拉。西班牙人统治时期,马尼拉的环境不会比巴达维亚好到哪儿去。

是的,入目的到处都是脏乱差。就在刚才,几个人刚刚入城,然后亲眼瞧见一名荷兰妇女提着马桶毫无顾忌地将脏水倾倒在了他们面前的街道上。刺鼻的气味,而且那些黄白之物分外惹眼,为此两个姑娘作呕之余,选择了绕道——足足绕了一个大圈子。

失望,除了失望还是失望。虽然巴达维亚刚刚建立起来没多久,并且有一部分城墙还没有完全建好。但毫无疑问的是,几个穿越众一门心思想要离开这里,如果有可能,他们甚至想一把火把这座肮脏的城市烧掉——推倒重建总会容易一些,因为他们对改造巴达维亚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

“你不能对巴达维亚有太高的奢望。”因为手帕捂着嘴,荆华说话显得有些瓮声瓮气的。女孩子的忍耐力总会更高……女孩子总是比较讲究卫生……现在不用纠结于这个问题了,因为巨额的收益足以让荆华忍受这一切。“别往来我们是来干什么的。”想了想,荆华补充了一句:“最起码我们可以把大使馆以及期货交易所变得干净一些。”

“我有个问题。”在荆华说完之后,同样乘坐着拉齐维尔号来到巴达维亚的驻外武官孙阳开口了:“我们为什么要在巴达维亚建立期货交易所?这地方完全不在我们的控制区,相对来说,香港或者马尼拉不是更好么?”

在孙阳看来,这是一个好问题。但许楠莹不这么想:“你知道,要跟一个外行解释明白金融……这很难。”孙阳吃了一个软钉子。

但孙阳并不气馁,他将目光投向了同样是男同胞的史文博。后者做了一个大略的解释……

所谓的期货交易所,不过是期货合约合同买卖地。首先这个地方要临近产品的集散地,然后还得有足够的运输力量。

马尼拉首先被排除了,倒霉的西班牙人完蛋之后,马尼拉与美洲、欧洲之间的航线完全断绝了。在马尼拉建立期货交易所,必须首先要培育市场。而在这个资讯并不发达,且海上运输安全很成问题的年代,这无疑是一大难题。十年,或者二十年,天知道要多久才会在马尼拉建立起设想中的期货交易中心。

至于香港……严格来说那是明朝的领土,穿越众只是通过并不光彩的手段控制在手中而已。在没有完备的措施,使明朝正视穿越众存在并与之对话之前,在那里建立金融中心,无疑是在招蜂引蝶。其结果很可能引得明朝那些官僚眼红,从而引发一些列不愉快的事件。而且香港同样与马尼拉存在一个问题,它此前没有成为商品集散地的历史。

而巴达维亚则完全不一样了。这个时代的荷兰号称海上马车夫,这可不是说笑的。其海上力量的强大,足以引得全欧洲都敌视。巨大的吞吐量,带来了巨大的订单,而且因为对待华人友善的态度乃至宽松的投资环境,使得巴达维亚早已取代马尼拉成了亚洲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每一天,都会有船舶入港。或者从欧洲运过来廉价的白糖与棉布,或者从明朝运来丝绸与瓷器。繁忙不休的海上贸易,造就了巴达维亚的繁华。久而久之,使得商船习惯性地将巴达维亚作为商品销售的第一选择地点。

而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巴达维亚有着完备的港口设施。又临近香料群岛,这一切使得巴达维亚顺理成章地成为期货交易所的第一选择。而最为重要的是,史文博与许楠莹在这里建立期货交易所,完全可以大口地吞入外资。让那些外国投机客成为他们的提款机。

但这只是次要目的。更为主要的目的,则是通过期货交易,从全世界购入大批的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