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并且建立一支受澳洲控制的军队,那理论上讲,完全可以在明朝复制这一切。这会增强军队的实力,同时也增加‘抗清同盟军’的实力。
“整理成计划书,海权号返航的时候上报决策组。”王铁锤如是说。
当然,上报计划,这是必须的。虽然一来一回起码要消耗掉一周的时间。而现在已经是农历四月下旬了,与此同时,穿越众还要帮助菲律宾人民组建政府,要关注吕宋北部还在继续的战争,要准备与葡萄牙人、荷兰人举行的四边谈判……种种迹象表明,时间很可能来不及了。
对此,计划提议者游南哲显得忧心忡忡。
“你的担忧毫无必要。”邵北给了他一颗定心丸:“实在不行就多线程同时进行。”
当然,这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人手。希望决策组方面能派出足够多的人手……虽然中南留守的人手已经明显不足了。
思考了片刻,当邵北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所有人都理直气壮地盯着自己。“你们这是……要我写报告?”
“当然!”游南哲笑嘻嘻地说:“军人不干政,我可是得恪守本分。”
“明明是你提的计划吧?”
“你让我写军事计划还成,写这种计划书,还是算了吧。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人士,所以,能者多劳吧,邵北。”
你大爷的能者多劳!已经足够多了,再多下去就得过劳成疾了!
邵北现在一摊子事儿,既要参与统筹后勤,又要负责审问工作——科奎拉只是个开始,邵北坚信大部分西班牙人的财产都是不义之财。这可是十七世纪的大航海时代,遵纪守法绝对发不了财。所以他现在已经开始参与对一些西班牙大人物的审问了。索性有了科奎拉的先例,目前进展的还算顺利。
现在又多了一份计划书……
“你就在海权号上写吧……让飞翔的河南人跟着走,你什么时候写完,什么时候坐飞翔的河南人返回马尼拉。”王铁锤显然不想因此耽误启程的时间。
坐那艘祥瑞?绝不!不论是名字还是实质,这艘祥瑞船实在太没有安全感了。而邵北还是旱鸭子……这意味着万一出现意外,他很可能变成鲨鱼嘴里的美食。
于是他提出了另一个方案:“让海权号先走吧,我写完计划书,会让飞翔的河南人直接送回中南。”
事实上这没什么区别,所以王铁锤准将同意了。然后在邵北返身离去,打算去忙活计划书的时候,游南哲那厮又提醒了一嘴:“你好像忘了一个人——郑森。”
“忘不了!”邵北没好气地答应了一声,快步离去。
不管郑森本人怎么想,他待在马尼拉的日子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等飞翔的河南人送信归来,邵北就打算让其送郑森回福建。不止是与郑家的约定问题,更主要的是,邵北生怕好不容易将其培养出亲澳的倾向,万一导致其错过了机遇,那岂不是白忙活了一场?
------------
186 一老一少
186 一老一少
年轻的国姓爷最近很忙碌。
郑森如邵北一样,同样挂着后勤军官的差事。每日都要统筹安排物资补给,清点库存,乃至协助邵北进行针对西班牙人的审讯工作。现代军队,打仗完全就靠后勤补给。相比于其他部门,后勤无疑是个苦差事。就是在这样的忙碌中,郑森还抽空在军营里乱转。
挂着上尉的军衔,时常拉着几个大兵嘘寒问暖一番,或者跟小伙子凌风、周飞火胡侃一番……郑森今年周岁刚刚二十,比凌风与周飞火还小上两岁,虽然有着三百七十年的代沟,但作为同龄人,那股朝气还是有的。谈谈感兴趣的话题,也能说到一起去。
不过郑森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闲聊,他话里话外总会询问军队建设事宜。联合远征旅的强大战斗力,真是让郑森大开眼界!
话说当初他在中南的时候,不止一次地看过澳洲军进行演习。那时候他还好一通嘲讽,说澳洲人练出来的军队都是一群胆小鬼。郑家可是有私军的,大部分都装配着冷兵器,可也有一部分装配了火绳枪。虽然比不上m1643的性能,可大致原理差不多吧?
按照他的理解,火枪兵嘛,就得排成阵型,前排开火后排装弹,射击起来源源不绝。如此一来,甭管对面是什么军队,都得在密集的火力之下崩溃。而后左右布置长矛兵与骑兵。打赢了就派骑兵追击,对方大军押上来就让长矛兵保护火枪兵。这套战法很有些欧洲痕迹,这跟郑森他爹早年当过荷兰翻译有关。
所以说,火枪兵就讲究个临危不惧。可澳洲人居然别出心裁地将大兵教成了胆小鬼!又是东躲**,又是到处找掩体,如此胆小鬼来日如何上得了战阵?
可实际情况让郑森大开眼界!联合远征旅这套战术体系,将m1643步枪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不排密集队形,是为了防止遭到敌方火炮以及密集火力的打击。各种战术,完全就是为了保存己方有生力量。刚开始郑森瞧着那密集的棱堡一阵眼晕,琢磨着别说两千多打四千了,就算同等兵力也逃不了好。可没想到,一场马尼拉攻城战打下来,联合远征旅上下仅仅阵亡了八十九人。
接近一比二的兵力对比,又是发起攻击的一方,联合远征旅从头到尾都占尽了优势,而且损伤极低!
到了这会儿,郑森总算理解了‘兵贵精不贵多’,也理解了什么叫‘保存自己是为了更好的杀伤敌军’。然后他心里头仅有的一点存疑,顿时烟消云散,转而全盘地接受了穿越众的战术思想。
每日里,只要一有空,他就会泡在军营里,或者观察大兵们的训练,或者与穿越众小伙子们探讨战术问题。有心向学,又摒弃了杂念,郑森这十来天囫囵吞枣地恶补着穿越众的军事常识,其接收的信息量不比待在中南一年多所接收的少多少!
当然,这也是凌风与周飞火等几个小伙子有心教授的结果。
关于这点,决策组早就有了定论。随便郑森怎么折腾,总之有问必答。不怕他学,就怕他不学。年轻的国姓爷真要是把全套的军事体系学去了,穿越众只会咧嘴大笑。这意味着抗清之路上多了一个强大的、亲澳的、有着现代军事思想的盟友。而且这位盟友还会给中南带来巨额的订单……何乐而不为?
当然,郑森并不是一个人整天往军营跑,他身边每次都跟着一位孙督师。孙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沉之后,重新迸发了对联合远征旅的热情——老头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