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0 章(1 / 1)

迷航一六四二 土土的包子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给,你小子得给爹娘磕头。”

大喜过望的栓子噌的一下蹦起来,高高兴兴地给爹娘磕了头:“爹娘,过年好!”

老两口乐得嘴都合不拢。婆姨嗔怪着杨德山给太多了,杨德山只是笑着说‘这不是过年了嘛’。

一家三口正其乐融融的功夫,外头拍门声响起:“师傅,起没起呢?”

“祥子来了。”杨德山答应一声,连忙招呼婆姨拾掇被子,三两下套了衣衫,起步开了门。房门打开,祥子那张紫黑的笑脸呈现面前。祥子傻笑着,直接一个鞠躬:“师傅,俺来拜年啦。”

“好,好,好!赶紧进来,外头日头毒。”把祥子让进来,杨德山一眼瞧见祥子两手拎着的东西了,立刻嗔怒道:“咦!你这孩子,拜年就是了,还带个甚地东西哩?”

祥子把东西放桌子上,嘿嘿笑着说:“这不是过年了嘛……俺就想孝敬孝敬师傅。”

这时候,杨德山的婆姨从内屋走了出来:“祥子来啦?咋还拎东西来了?这孩子!”

“师娘过年好!”祥子又是一个鞠躬。

寒暄了几句,婆姨沏了一壶茶,杨德山与祥子师徒二人落座下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大多数时候都是杨德山说,祥子拙嘴笨舌的,只会点头傻笑。聊了半晌,祥子瞧时间差不多了,起身就要走。

杨德山犹豫着将其送到了门口,等祥子都走出去老远了,他才喊道:“祥子——”祥子驻足,转头看过来。“——晚上来家吃年夜饭,人多热闹,不差你一双筷子。”

闻言,祥子脸上立刻现出狂喜地神情,重重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等杨德山进了屋,婆姨埋怨道:“他爹,你咋又心软了?人道是‘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这关系走近了,你不好好教祥子落忍么?”

“你懂个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那是老黄历啦!”杨德山做下来呷了一口茶,得意地说:“俺倒巴不得立马把祥子教出徒哩。”

“啥?他爹,咋回事?”婆姨关切地问。

杨德山笑着说:“厂里出新规矩了。像我这样的老师傅,只要能把徒弟带成手,就给这个数的奖金哩!”说着,他伸出右手比划了下。

“五百?”

杨德山‘啧’了一声:“五千!”

“啥?五千?”婆姨高兴了:“他爹,那你再多带几个徒弟,再来三个,教出徒的话……那咱房子钱不就还上了?”

“还不止呢!”杨德山神气地笑着:“年后厂里要技工评级,只要俺评上了3级钳工,以后每月工钱得翻番哩。”

“翻番……三千?”婆姨不敢置信地看着杨德山,待其肯定地点了点头之后,婆姨拍着胸口:“乖乖,三千……咦!这可是好了,这可是好了……”她突然觉着有些不对,转而道:“他爹,你都赚三千了,咋还这么抠呢?要不再多掏几块银元,咱好好过个年。”

杨德山立刻吹胡子瞪眼训斥起来:“瓜婆姨,没到手的钱,指望个甚?”

婆姨撇撇嘴,不说话了。

这个时候,敲门声又响起。

竒*書*蛧*w*W*W*.*q*Ι*s*ú*W*ǎ*Й*G*.*℃*O*m

婆姨疑惑着说:“大清早的,又是谁?”

杨德山呵呵笑着说:“肯定是那几个想要跟俺学徒的小子……愣着做甚?开门去。”说着,他自己盘着腿坐在了椅子上,又点起了烟袋锅子,吧嗒吧嗒抽了起来。

婆姨去开门了,没一会儿传来一声惊呼:“他爹……快来!”

“谁来了啊?”杨德山慢慢悠悠地穿着鞋问。

“东……东家来了!”

杨德山脚底拌蒜,好悬没摔个跟头。他反复回忆了一下婆姨说的,确认自己没听错之后,赶忙往外屋赶。到地方一瞧,好家伙,不但东家来了,连大管家也来了!

------------

142 又是一年春节到(中)

142 又是一年春节到(中)

澳洲这个地方,走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东家是谁’,得到的答复一准是各种各样的。有说周厂长的,有说楚厂长的,还有说是林厂长的。但你要问大管家是谁,那只会得到一个答复:吴建国。

移民们初来乍到,根本不清楚澳洲的现存体制,然后他们顺理成章地把名义上的头头吴建国摆在了皇帝的位置上。虽然吴建国这个皇帝当的有点惨,大事小情的都得跟下头‘大臣们’商量着办,而且这些大臣还说翻脸就翻脸,丝毫不给他面子。但不管怎么说,那也是他们这些小民仰视的存在。

刚开始的时候,移民们上班路上瞧见吴建国,一个个不知所措,好些人干脆跟路边就跪了下来,直把老吴弄得哭笑不得,连连表示自己只是一个管家。

大家伙还以为老吴这是谦逊呢,可后来慢慢明白了,这澳洲国说了算的是东家们,老吴同志还真就是个管家……邪了门了,这世间竟然有没皇帝的国家!

总而言之,确信老吴不是谦虚之后,吴建国同志从此在民间就有了个‘大管家’的别号。私下里怎么叫无所谓,真见了老吴的面,那种骨子里的小民对官府的敬畏,顿时让所有人都战战兢兢。

杨德山现在就是这么个样,被强按着坐在了老吴的对面,胆战心惊的,一双手别扭地缩在胸前,都不知道该放在哪儿好了。他婆姨更加不堪,站在一旁,脸上的笑容僵持着,好似中了定身术。

倒是杨德山的儿子柱子不怕生,恭恭敬敬给老吴等人磕头拜年,随即喜滋滋地捧着蜜饯果子躲在一旁猛往嘴里塞。

大管家吴建国一番嘘寒问暖,一会儿问气候习惯不习惯,一会儿问收入情况怎么样。仿佛拉家常一般,一会儿又扯到了柱子上学的问题。杨德山老实疙瘩一个,除了点头说好就不会别的词儿了。而且确实好啊!

盘横了一盏茶的功夫,老吴领着一干人等走了。直到瞧着老吴等人消失在街角,杨德山两口子这才长出一口气。

婆姨扶着门喘粗气:“亲爷爷诶……俺这心都快从嗓子眼蹦出来哩。”

“瓜婆娘……恁地没担当!”痛斥了婆姨一句,杨德山抽出烟袋锅子,浪费了六七根火柴才点着。吧嗒了半晌,他念叨了一嘴:“若是大明的官府有澳洲一半好……”

这回轮到婆姨训斥他了:“猪油蒙了心哩!官老爷忙着捞银子,哪会理会俺们死活。”

这个话题有些沉重,又勾起了一家人不好的回忆,房里随即陷入沉寂中。一时间只剩下婆姨择菜的疏疏声与杨德山吧嗒嘴抽烟声。

好半天杨德山才感慨了一句:“是哩。”

又抽了两口,随即起身招呼说:“走!趁着人没上门,赶紧上趟街,把年货置办咯。”

老婆孩子欢呼一声,锁了房门兴高采烈直奔家乐福而去。

如今的家乐福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进化。恩,从去年的杂货铺成功进化成了大卖场。新建成的家乐福购物中心,占地足足快两千平了。里头划分成若干区域,吃的穿的用的,无所不包。上到刚刚上市,还属于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