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1 / 1)

迷航一六四二 土土的包子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道崇祯皇帝实在没兵没粮了,干脆上书一封,请求调几个精干人手。崇祯回的旨意就一个意思,调人可以,随便挑。只要不要钱要粮,怎么都好说。

于是乎秦良玉左思右想,把几个得力的人手列上了名单,当初奢安之乱表现优异的徐世程是头一号。紧跟着老太太又派了信使,专门询问其意见。如今的四川就是个火坑,多少总兵都填里头了。人家要是不乐意来,这也不能强求。

寒暄了几句,探听了前因后果,邵北连连向徐世程道“恭喜”。徐世程却脸现隐忧,只道此事能否成行还是两说。本心来讲,他倒是想着大丈夫沙场建功立业,只是他在朝中树敌太多。上头能不能放他走,犹未可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邵北总算转到了正题上:“徐将军,我们有一事相求,不知……”

“但说无妨!”徐世程心情很好,想都没想就应了下来。

组织了一下语音,邵北说:“我等世居海外,远离中原日久。是以,想借徐将军之便,北上祭祖。”

“好说,不知几位仙乡何处?”

“河南。”

徐世程“哦”了一声,自顾自地斟了一盅酒,抿了一口,眯着眼睛嗤笑起来:“祭祖?尔等既是前宋遗民,怎会跑到河南去祭祖?嗤~邵兄弟不爽利。”

所以说,徐世程这厮不好糊弄啊!邵北沉吟了一下,又说:“那我就直说了,我们有两个人押运一批货物……”

“休要唬俺,河南赤地千里,做甚地买卖?嘶,尔等莫非与闯贼有染?”

邵北深吸了一口气:“此事私密,不便透露……我们一不跟大明作对,二不违法乱纪。不论成功失败,都不会牵连到徐大人。”

“不妥不妥。俺若不明了,如何敢担如此风险?”那头的徐世程连连摆手。

“好吧……徐将军不妨开个价,多少银子才会让徐将军担这风险?”邵北朝后一靠,皱着眉头说:“狮子大开口就免了,想来刘副提举与知府大人也能办此事。”

“邵兄弟见外,见外了,哈哈哈……”一提银子,徐世程裂开大嘴笑了。呷了一口酒,思索了一番正色道:“俺不管尔等是不是与闯贼有关联,六千两银子不做二价。邵兄弟若是点头,俺便派本家侄子护送尔等到襄樊。到了襄樊,尔等是否前往河南,与俺无关。”

“成交!”邵北心里一阵憋闷,早知道绕那么远干嘛,直接拿银子砸多好!

------------

116 买下香港

116 买下香港

如邵北所说的那样:一切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从来就不是问题。

所以在徐世程笑纳了六千两白银之后,不过三天的时间,徐世程的某个本家侄子便领着一小队明军,护送着三辆马车启程北上了。当然,打着的是“护送将军大人家眷返乡”的名义。邵北、张力平、麦克兰三个人,迫切希望早一步抵达目的地襄樊。他们会在襄樊停留一段时间,用以搜集确切的情报信息。

电脑资料里的郏县之战不过略略几百字,具体的情况,比如双方兵力部署,战役进程等等,这些都一无所知。最要命的是,到现在为止,谁也不知道李自成长成什么样。早一步抵达前沿襄樊,就会早做一些准备。是以,参与此次行动的三个人急急地走了,只留下一堆烂摊子。

名副其实的烂摊子!这让负责人徐晓涛很头疼。

因为张承业这个捞佬的“胡作非为”,整个驻广办已经陷入瘫痪状态;同样是因为张承业的“为非作歹”,广州城现在已经有了经济危机的眉目。大批的中产商人、手工业者撇家舍业地加入张承业“创立”的经济模型当中,妄想着勤劳致富。他们动用了一切能动用的人脉,用以发展下线。

首先倒霉的是这些人的亲属,而后是朋友……事情发展到现在,据说下线已经发展到了知府大人的内宅……知府大人的第六房小妾为此已经投入了全部的私房钱,房间里堆满了玻璃工艺品。为了不让东西砸手里,这位青楼出身的六夫人,整日流连于广州府各个官吏的后宅,三天两头招呼娘家人过府叙旧。乃至知府大人某天打算与之沟通感情的时候,愕然地发现六夫人的房间变成了大课堂:六夫人振臂高呼着“五阶三级”,一群各家的夫人小姐毫无淑女气息地跟着嚷嚷着……

这叫知府大人情何以堪?为此,知府大人还专门派了位师爷造访了徐晓涛。话里话外表示了隐忧,说长此以往,大家都不事生产,岂不是会民不聊生,国将不国?

我们的客服经理徐晓涛立刻用最诚挚的话语表示,这事儿与澳洲人无关。不过是一小撮别有用心者,照猫画虎学了澳洲的直销模式,稍加改动,用以敛财。建议知府大人从严、从重打击这种不法营销模式。

也许是徐晓涛说谎不眨眼的本事已经到了炉火纯青,也许是塞给那师爷的红包起了作用,总之此后知府大人没来找徐晓涛的麻烦。而且没过几天,还真按照徐晓涛的建议,出动了广州城所有的衙役,展开了一场“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的专项整治活动。

只是这场“严打”的针对性出现了明显的偏颇。不论组织者抑或是参与者,都在打击范围内。只要被抓到,对不起,衙门里走一趟吧。什么?没触犯大明律?这事儿跟知府大人说去!不想进班房也可以,把罚款先交了再说。

富贵人家,生怕丢了脸面,赶紧花了银子把人给保了出来。那些没钱没势的,直接就破产了。以至于有一帮参与传销的穷酸儒生,干脆做了一副牌匾,敲锣打鼓送到了衙门口。上书五个大字:青天高三尺。

值得一提的是,这帮穷酸儒生的领头人,居然是王夫人的表哥。这厮本就是吃软饭的,脱离了黄家,又没什么经济来源。平素又大手大脚惯了,不过半年的光景,便成了破落户。这种情况,完全符合传销的受众。都没有旁人上门劝说,这家伙在街头听了两回演讲,便砸锅卖铁地参与了进来。倒霉催的是,他加入的晚了,没等发展几个下线,广州就爆发了一场打击传销的风暴。

对付这帮穷酸书生,知府大人手腕十足,只是差了个衙役找了几个泼皮,便将之打发了。王夫人的表哥鼻青脸肿的走投无路,恬着脸又打算回黄府,结果……恩,这回彻底成猪头了。王夫人的老娘恨他恨得牙痒痒,正愁没机会打击报复呢。

不管怎么说,通过徐晓涛的努力,传销这事儿算是把穿越众摘干净了。至于以后有没有地下传销窝点,这跟穿越众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大明朝官方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