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区域划分,从经销商级别又讲到什么叫“恶性竞争”,紧跟着又谈起了什么叫“控货”……
这一通神侃,听得郑鸿逵是云山雾罩,摸不着头脑。可郑鸿逵转头一瞧,愣是发现几个账房先生正跟那儿捏着胡子连连点头,听得津津有味。最要命的是,先前自己扇了一巴掌的那家伙,居然探过头来小声说了一句“四爷,澳洲佬讲的有道理啊”!
吊子日的,这王八蛋究竟是哪边的?当着肖白图与徐晓涛的面,郑鸿逵暂时按下了火气。等晚上一回到地方,这厮论起巴掌将几个“吃里扒外”的账房扇得不分南北才罢休。火气消了,才下了死命令,不管那帮澳洲佬怎么讲,就是一句话,一定要把对方的货全都吃下来!
转过天来,谈判又变成了拉锯战。财大气粗的郑家,非要一口气全部吃下穿越众的货,而且表示可以适当提高单价;肖白图说死了不干,宁可降价也要把郑家从“总经销商”降级为“区域经销商”。
这场拉锯战足足持续了两天,所以会出现先前郑鸿逵摔杯子嚷嚷“瞧不起我郑家”的情景。
说起来头天晚上,有小伙子还很是奚落了肖白图与张晓天一番,话里话外的意思,既然郑家乐意当冤大头,全卖给郑家得了,咱们还省事。何必当什么“君子”?
肖白图上下打量了一番小伙子,讥笑了一番对方不懂商业行为,随即才解释:“现在是卖方市场,玻璃镜子、大马士革军刀之类的稀罕玩意,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不论是为了长期的利益,还是为了短期的利益,我们都要进行控货!”
交给郑家全权打理,那郑家如果恶性开发市场,导致玻璃镜子变得跟后世一个价钱,那穿越众还怎么赚钱?就算郑家懂得控货,穿越众也不能把所有的贸易份额都交在郑家手上。这等于是把经济命脉拱手让人!一旦郑家出了什么差错,或者干脆翻脸,那就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内,穿越众彻底丢掉了明朝市场。
这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资金链断裂、商品滞销……直至经济崩盘。说白了就是一个道理,贸易行为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也正是本着这一原则,肖总与客服经理徐晓涛才在这一问题上毫不让步。双方谈到僵持阶段,肖白图抛出了一个新的支撑点:你们郑家的势力范围无外乎东南沿海以及日本嘛,既然如此,这些地方的市场都交给你们,这总可以吧?大明朝这么大,其他地方你们就是想做也做不过来啊!
郑鸿逵与几个账房先生一琢磨,这话说的似乎有道理。索性也就不在经销商的“总分”之间浪费口水,转而开始具体的谈单价以及份额。
可一听到徐晓涛张嘴说只给两成份额之后,郑鸿逵又发火了。两成?这也太少了!这不是瞧不起人么?
“郑大人且消消火气,和气生财,和气生财嘛。”肖白图安抚着暴怒的郑鸿逵说:“我们分配给郑家两成,实际上是为了郑家考虑啊。”
郑鸿逵气乐了:“笑话?你倒是说说,如何为我郑家考虑的?”
肖白图笑吟吟地说:“控货这条相信郑大人与几位账房先生都理解了,我就不赘述了。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我们就算真给郑家五成的份额,你们郑家也吃不下啊!”
------------
108 吃不下
108 吃不下
一天之后,满脸挂着不信的郑鸿逵登上了海权号,瞧着货仓里满满当当堆砌整齐的“稀罕货”,他张大了嘴巴总算明白肖白图那句“吃不下”是什么意思了。
看管货仓的小伙子周飞火,仿佛为了显摆一般,把面前的箱子一样样地打开。二尺见方的玻璃镜子,有着漂亮云纹的大马士革军刀,各种雕花的玻璃器皿,还有那些闻着香气扑鼻的叫不上名字的方块。不认识的姑且不算,郑鸿逵只是大略地打量了一下镜子与兵器,根据他此前十几年的海商经验,立刻判定,根本就吃不下!
这一批货少说直奔百万两银子了!郑家家资上千万是不错,可那是算上固定资产。又要养兵又要造船的,手头真正的流动资金一、二百万顶天了。真要咬牙吃下去这批货,那今年往日本的生丝、茶叶、瓷器贸易就得停下来。
别看生丝、茶叶、瓷器之类的,相比起镜子、兵器利润小,可那是必需品贸易。每年都会有固定的收益。镜子、大马士革这些纯粹是奢侈品,相对来说市场本来就小,而且暂时还不知道销路如何。选后者而不选前者,那绝对是舍本逐末,傻子才这么干!
心里头盘算着,郑鸿逵围着货箱子开始转悠,一会儿摸摸镜子,一会儿抄起军刀耍耍。
“正宗的大马士革宝刀,吹毛利刃,郑大人要是不信,可以试试。”客服经理徐晓涛说着一招手,立刻有大鼻子拎过来一卷铁丝。待大鼻子布置好,郑鸿逵手起刀落,嚓的一声,铁丝应声而断,再看刃口,丝毫无变化!
“好刀!”郑鸿逵衷心地赞了一句。
能不好么?这刀可是正宗的日本铁匠打造的。化工专家林有德还往钢铁里头掺了铂……也亏着还没摸索出配比,否则根本用不着用药水画出云纹。澳洲特有的优质铁矿,掺入稀有金属,直接出大马士革钢都有可能!可即便如此,有了日本铁匠的反复锻造,这刀的质量是直线上升。
“郑大人再往这边看,这是我们澳洲新出的香皂、肥皂,哦,这个是花露水……”
这次海权号上的贸易品极大地丰富了起来。从日常用的香皂、肥皂、牙膏、花露水,到铁锹、锄头、剪刀、指甲刀,种类五花八门,郑鸿逵没一会儿就看花了眼。
等这一圈转悠完,郑鸿逵低声跟周遭的俩账房商量了半天,才皱着眉头说:“货色是不错……只是两成还是太少了,三成如何?”显然,锦衣卫都指挥使方才跟俩账房商量了半天郑家吞进的能力。
肖白图与徐晓涛对视一眼,随即说:“既然郑大人如此爽快,那我们也痛快点……依着郑大人的,三成就三成,咱们这就签合同?”
“签吧!”可能想着美妙的钱景,郑鸿逵这几天一直纠结的眉头,总算舒展开来。
当然,签合同的时候又闹出不少事儿。依着郑鸿逵,所谓的合同,就是白纸黑字写明买卖双方,货品数目、价格,交割日期也就算完事了。可一瞧面前的合同,蝌蚪大的小字足足写了厚厚一打。耐着性子看了半晌,愣是被里头的现代词汇绕得头晕眼花。
旁边肖白图与徐晓涛俩人生怕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