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头上,最终从你的红利里扣除。”申晨板着脸竖起一根手指:“请记住,作为财务主管,我不针对任何人。我只针对所有铺张浪费、公款私用的行为。”
“你不如直接从我的分红里扣!不就是一万三千两么,我出得起!”面对冷着一张脸如同面对罪犯的申晨,任游启脾气再好也难免会生气。尽管这艘出师未捷的水翼船,的的确确出自自己的私心;尽管申晨这丫头对谁都是这个样。说白了这丫头就是有些刻板,极度推崇规章制度,以至于凡事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架势。
说完了气话,游启暗暗算了一笔账,不考虑银价贬值,按每克十块钱算,一万三千两折算成人民币都五百万了。五百万啊!一下子损失这么多,想想就肉疼。可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办?就算把“飞行者号”修好了,也没人买啊,总不能拉到广州去卖吧?
可事实证明,现实往往比小说还有戏剧性。小伙子游启只是沮丧了一下午,随着一个访客的到来,原本的沮丧郁闷彻底消失无踪。
“你等会儿,我有点晕……”游启掏了掏耳朵,不敢置信地问:“你的意思是说,只要我把飞行者号修好,你就买下来?”
“只要价钱合理……而且你必须保障安全性。”毒贩子麦克兰平淡地说。
“安全性可以改进……水翼行驶存在材料缺陷,不过可以改造成竞速龙骨船……航速也能跑个三十多……你要船有什么用?”
毒贩子努力挤出了一点笑容,只是这家伙有点面瘫,笑起来比崔永元还渗人。“我怎么用是我的事,你只需要知道我是买家就可以了。”
“好吧……”游启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胸口的剧烈起伏。有买家了!甭管毒贩子买去干嘛,这意味着五百万人民币的损失转嫁出去了,没准还能小赚一笔!
毒贩子点点头,说:“很好。我的要求很简单,在安全的前提下,速度必须达到极致。整船能容纳至少七个人,外加载重最少两吨。”
游启反复盘算了一下,说:“没问题。”
“我要一个月内见到这艘船。”
“不用一个月,有两个星期足够了。”
毒贩子很满意,身子靠向椅背,抽出一根土烟,点上,惬意地吐出一团烟雾,说:“很好。那我们来谈谈价钱吧。你打算要多少?”
游启低头盘算了一下,扣去人工,加上材料费以及重新维修的费用,半晌才试探着说:“三……三万两?”
“三万两我要了!”声音从游启背后传来,游启转头一瞧,却见警察头子陈御不知什么时候进了门,脸上还挂着“不差钱”三个字。
------------
089 冤大头
089 冤大头
有些时候,当两个跟你是非同类的同类碰头,并且当着你的面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你会觉着根本听不懂这两个家伙在讲什么。不论是毒贩子麦克兰,还是女杀手陈御,在游启看来绝对是跟自己不同的物种,而且按照危险程度划分,这俩家伙绝对是同类。所以当毒贩子碰到女杀手,发生在以下的对话就……怎么看怎么显得戏剧化!
“你不该来的。”麦克兰平淡到麻木地说。
“但我还是来了。”陈御笑颜如花。
麦克兰皱了皱眉头:“你我之间……我从未想过与你争什么。”
陈御将发髻挽过耳间,笑道:“争与不争,有些时候并不是我们能做主的。”
“你以为我争不过你?”毒贩子狠狠将烟头弹出去。
“说实话……你就是争不过我。”
话不投机半句多!麦克兰脸上肌肉乱颤,陈御的双耳不停地耸动。一时间风吹,衣角猎猎……好吧,后面的动作纯粹是隔在两人中间的小伙子游启脑海里的臆测。被两个问题人物找上门,而且还当着面来了一场极其古龙的对白,这叫什么事儿?
“我说你们俩能不能别那么古龙?”游启已经有些抓狂。虽然时间证明这两个危险的家伙暂时没有毁灭人类的宏愿,可突然被俩人找上门,游启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没底。而且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原本以为砸在手里的飞行者号,居然成了香饽饽。有那么一瞬间,游启甚至特意抬头望了望天,想确认一下今天太阳到底是不是从西边出来的。
毒贩子麦克兰中意已经坠机的飞行者号,这并不稀奇,游启只是略略琢磨了一下,便猜到了一二。毒贩子这家伙虽然依旧在捕奴队任职,平素有任务的时候也跟着出任务,但更多的时候,这家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那块烟田上。而且从隐隐传来流言蜚语中能听到,麦克兰这家伙对这一小块烟田并不满意,他更想种植的是可以提纯出古柯碱的高级货。
当然,游启很不理解毒贩子的心态。按理说,即便是个废物,整天什么事儿也不做,每年分到的红利也绝对够自己挥霍了。既然这么有钱了,那又何必铤而走险去搞什么古柯碱?恐怕小伙子游启要是听到麦克兰那句“老子就是喜欢贩毒,刺激啊!”,非得一口气憋过去不可。
总而言之,毒贩子麦克兰先后两次拜托出外的肖白图,让其带一些大烟的种子回来。连续两次得到失望的答复之后,这家伙自然而然就会生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念头。
而且随着上个月决策组通过的有关私营经济的放开,以及第一个私营经济体“林家私房菜”的诞生,麦克兰想要买船的所有障碍都扫除了。在征求了所有人意见之后,决策组最终通过了允许私营经济体运营的决定。
穿越半年多,中南基地的体制更像是九十年代之前的国营大锅饭。分配工作全看个人专业以及兴趣爱好,个人全凭一股子求生的热情在卖力工作。总的来说,就是你干好干坏相差不大。有巨额的分红在那儿摆着,干好了最多多拿那么点可怜的岗位工资与奖金,干坏了……只要别人申晨登门指着鼻子骂“铺张浪费、公款私用”,该给你的分红一分钱都不会少。
人嘛,都有个攀比心理。辛辛苦苦半年多,回头一看某个天天游手好闲的家伙拿的不比自己少多少,这叫出力多的情何以堪?
而且,一百四十六号穿越众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有。有专业性强,被大家伙依为支柱的,比如化工专家林有德,比如机械制造专家周比利;同样,自然也有在现有各个岗位上不适应的。就比如体弱多病只会玩儿笔杆子的杂志编辑梁朕,再比如非著名制片人秋寒烟。
这些人受限于专业性,再加上基本归类于“老弱病残”,所以不得不从事一些辅助性的、令自己深恶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