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城破(1 / 1)

云养小嬴政 蓝色草原 311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75章城破

  荆轲愣在原地,呆呆地看向秦王政。

  庆轲?

  他有多少年没有从别人口中听到过这个名字了。

  他是齐国大父庆封的后裔,自从庆氏被灭族,他便多以假名行走于江湖,知道他真名的不过只剩下那么几个人。

  他看着眼前的秦王政:“秦王政,政,你是当年的那个孩子?”

  他的神情没落了一会儿,“难怪阿离会那样说,你当年送我的这把匕首,兜兜转转竟然又回到了你的手上。看来我今日之败,乃是天意。”

  擒住荆轲的禁军见王上与这名刺客似乎是旧时相识,一时间竟不知道要不要把他压下去。

  阿政早已不是当年的弱小无助的孩童,自然不会沉浸于这一点回忆之中,他吩咐缉拿的禁军:“拖下去,严加审问。等问不出什么东西来,便给他留个全尸吧。”

  荆轲双手被人擒住,对着阿政哈哈大笑:“那臣就多谢王上了。”

  两个刺客被拖了下去,大殿之上一片混乱,阿政经过夏无且诊治,并无外伤,只是受了一点惊吓。殿中朝臣静立,默默等待王上的怒火。

  燕国居然敢派使臣刺杀秦王,简直就是活得不耐烦了。虽然王上看上去似乎认识那名刺客,但这也代表不了什么。秦王的怒火就在愤怒的边缘。

  阿政坐回到王座上,看着朝中的公卿大臣,刚才他狼狈地被庆轲追着跑的时候,眼前的这群人居然没有一个敢于上前阻拦。

  他哼了一声,殿中的大臣集体抖了抖,显然也想到了刚才的事。阿政道:“中庶子蒙嘉何在?”

  蒙嘉颤颤巍巍出列,跪倒在阿政面前:“王上,臣实在不知道那两名燕国使臣居心剖测,居然敢来刺杀您。王上,臣对刺杀之事一无所知,还请王上恕罪。”

  蒙嘉和蒙恬蒙毅一样,都是蒙氏子弟。因为蒙骜祖孙三代的关系,阿政对蒙氏子弟总是多有信任,所以蒙嘉说燕国来投靠,他也便信了。虽然这其中他识人不清的缘故,但蒙嘉所为也着实可恶,他吩咐廷尉:“将蒙嘉和两个刺客的关系查清楚,依秦律处置。”

  廷尉出列拱手:“是,王上。”

  阿政看着眼前这一群看见他刚才丢脸的大臣,却不好将他们全都处置了,只道:“今日秦国受到此等奇耻大辱,朕势必要踏平燕国。王绾——”

  “臣在。”

  “尽快筹备兵马粮草,传令王翦,拿不下燕都,他就别回来了。”

  “是。”

  “退朝——”阿政气哄哄地走了。

  殿中徒留众臣,王绾出列道:“好了,众位爱卿,到我府上去商议灭燕事宜吧。”王上发生了这么丢脸的事,这些日子还是不要跑到王上面前碍眼了。说起来,王翦将军也实在是辛苦,听说他打完赵国之后正在筹备攻打魏国呢,这下又要被派到更冷的燕国去了。

  -

  阿政刚回到居住的后殿,便看着小狸猫正乖乖地趴在他的案桌上睡觉,阳光从窗外溜进来照在它身上,一切显得安详又宁静。

  阿政忍不住走上前,把脸埋在毛绒绒的毛肚子里狠狠吸了一口,总算将心中的郁闷排解了一些。

  林橘被人打扰了清梦,甩甩尾巴,迷迷糊糊睁开眼,看见沉浸于吸猫的崽崽,有些无奈。崽,我知道我很好吸啦,但是不要打扰我睡觉嘛。

  阿政抓住小狸猫晃来晃去的尾巴,忍不住对它倾诉:“今天有一个人想要杀我。”

  林橘被崽崽的惊天之语吓了一跳,喵喵两声,崽崽,你没事吧。

  阿政捏捏小狸猫的猫垫,神情有些落寞,“他算是我小时候的朋友吧。他要杀我,禁军抓住了他,我命人给他留了全尸。”

  “喵呜~”

  “我是秦王,我不可能放过一个打算刺杀秦王的人。如果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话……”阿政犹豫了一下,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话,他会选择放过庆轲吗?

  他不知道。

  他摸出多年之前送给庆轲的匕首,叹了口气。

  ·

  一个月后,秦王政遇刺的消息传遍诸国,举世震惊。

  各国国君既感慨燕王命人刺杀秦王的大胆和不知死活,又遗憾于秦王居然没死成。这个燕王,都有胆子找刺客去刺杀秦王了,怎么也不找一个剑术好一点呢。即便不能正中秦王胸膛,砍胳膊砍腿让他受个重伤也好啊。像现在这样,秦王政不但毫发无损,而且必然会加强秦王宫的防卫,以后就算其他诸侯国想要派人刺杀秦王政,难度必然大大增加呀。这个燕国,真是害人害己。

  其他国君还有心情嘲讽燕王损人不利己,而远在燕都的燕王,听到秦王遇刺的消息,却是惊鄂连连,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只是让燕丹派使臣为秦国国君送礼求和,他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居然能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

  “来人,去叫寡人那个逆子滚进宫。”

  燕王左右连忙派人去把燕丹请进宫。

  燕丹刚刚踏入殿内,准备向王父行礼,一卷竹简便劈头盖脸地向他砸了过来。燕丹闪躲不及,正好被砸中了眼睛。

  燕丹忍着左眼的模糊,向燕王行完礼,恭敬地问道:“不知王父今日召见儿臣前来,是有什么事吗?”

  燕王见他这幅恭恭敬敬、若无其事的样子,心中更气,走上前一脚踹中燕丹的胸膛:“你还敢问寡人什么事?想想你做的好事,你怎么有胆子敢派人去刺杀秦王?”

  燕丹跪伏在地上,依旧恭恭敬敬地回答:“王父,韩国、赵国已灭,秦军已经在攻打魏国,燕国危在旦夕。您派人向秦国割地献城,只会助长秦军的野心。王父,唯有秦王政死了,燕国才有活路啊。”

  燕王又狠狠踹了燕丹两脚,他肥胖的身躯颤抖着喘着粗气,厉声道:“那我问你,秦君死了吗?”

  “秦国那个该死的秦政他死了吗!”

  “没有——”

  “他活得好好的,毫发无损——”

  “你派出去的废物非但没有伤到秦政一根汗毛,反而激起了秦国对燕国的怒火!”

  “这下,秦国更加有借口攻打燕国了!”

  燕丹双手颤抖,满脸震惊:“这怎么可能,荆轲、荆轲他居然失败了,不会的,不会的,怎么会这样……”

  燕王见状,更是狠狠将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踹倒在地:“寡人当初就不该让你当这个太子!若是秦军进攻燕国,你就是燕国的罪人——”

  燕王话音未落,一人满脸惊恐地跑进来跪倒在地:“王上,边关急报,秦军攻入燕国,已经拿下十二城!”

  听到这个消息,燕王终于支持不住,瘫倒在地上。

  “王上——”

  “王父——”

  -

  另一头,易水河边,秦军正在驻扎营地,埋火做饭。

  主帅营帐内,王翦忧心忡忡。

  副将李信见他如此神情,不由问道:“将军可是为明日之战感到忧心?”

  王翦摇摇头,笑道:“燕国兵弱,我倒是不担心攻燕之战。只是王上匆匆命我等攻打燕国,魏国那边我只担心兵力不足,延误战机。”

  李信劝慰道:“将军何必为此忧心。魏国已经打下大半,那边还有蒙恬蒙武两位将军在,听说因为兵力不足,王上特意往那边多调运了一批火药,想来蒙将军等人必定能顺利拿下魏国的。”

  提到火药,王翦心中倒是放松了些,这东西有惊天之威,只要使用得当,必能克敌制胜。

  “命人打起精神,准备明日大战。”

  “是。”

  ·

  秦国国中的粮草源源不断地运往两国前线,眼看着就要到捉襟见肘之际,秋收到了,秋梁可以收了。

  治粟内史一脸惊喜地来向阿政禀告:“王上,这真乃神种啊!一亩地的收获竟然足足有五十石之多啊!”

  原本的各色种粮,一亩地能收获五石便可以说是风调雨顺,老天爷赏饭吃了。没想到王上命人偷偷在关中和蜀中之地种下的稻粮,一亩地竟然能收获五十石,是可是足足翻了十倍的收成啊。再加上稻米比起其他粮食更加耐饥,足可谓是神种。只可惜,神种到底对水还有需求,不能种到全国各地,也算是其中的美中不足之处了。

  阿政同样大喜,他没有想到阿橘送给他的种子,最后的亩产量居然比他一开始算出来的又翻了一番。

  他向治粟内史严格下令:“组织农人及时收割,切记,神种之事不得外传,命所有接触神种的人严加保密。”

  治粟内史忙道:“臣明白,还请王上放心。”

  阿政提醒他:“注意你手下的昌文君熊发,切不可让他得知神种之事。”

  治粟内史心中疑惑,昌文君是秦国宗室,向来行事得体,难道他做了什么有损秦国的事,才让王上特意提起他?但治粟内史也没有多问,只道:“臣下明白。”

  秦军有充足的粮草供应,有精良的武器和药品,有杀敌就能封爵的晋升之路。而魏国和燕国的士兵,吃不饱,穿不暖,是不是还要被那些贵族上官克扣军粮,这样的士兵又怎么能打得赢秦国的虎狼之师?

  半年之后,蒙氏父子水淹大梁城,俘虏魏王假,魏国覆灭。

  而燕国这边,王翦和李信率领的秦军,已经围住燕国国都蓟城。

  燕都之内,燕王拖着疲惫的身子看向朝中公卿大臣:“如今秦军已经兵临城下,尔等可能想出什么主意?”

  一燕国宗室道:“王上,燕都城破在即,咱们迁都吧。”

  燕丹出列呵斥道:“迁都?燕国之地十之八九已经落入秦军手中,又能迁到哪里去?”

  “自然是辽东。”

  “放肆,我等姬姓血脉,岂能与蛮夷为伍!”

  那宗室并不理会燕丹,只对燕王道:“王上,迁都至辽东郡,燕国尚存一息之力,韬光养晦,将来卷土重来,打败秦军,尚未可知啊。”

  燕王点点头:“此言有理。”

  燕丹连忙上前劝阻道:“王父,不能迁都啊!”

  燕王看向燕丹,恨声道:“哼,既然太子不愿迁都,那你留在这里吧。”

  三日后,大批燕国上层外逃。

  与此同时,蓟都城外,秦军帐中,王翦收到了来自燕王命人送来的大量金银珍宝,同时还附赠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燕国太子丹的项上人头。

  --------------------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燕丹的死,史记里有两种说法。

  1.《秦始皇本纪》里说,是王翦攻打燕国都城,斩获太子丹首级。

  2.《燕世家》记载,燕王逃到辽东,斩下儿子太子丹的首级献给秦国。

  感觉太史公也搞不清楚燕丹到底是哪种死法,小可爱们觉得呢?

  ------------------

  历史上,王翦攻打燕国,他儿子王贲攻打魏国,因为本文的时间线大概提前到十几年,王贲现在还是个小屁孩,所以只能辛苦一下王翦同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