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只是这病难治得很, 即使是现在也不好治,好在还没到严重的时期。
“赵先生的主治医生怎么说的?”
“说是一般的抗生素只能暂时控制,要手术,如果严重了, 以后还得继续手术。”
林照南再次仔细看了他的各种病例, 医生们尽职尽责, 已经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做的很好了。
赵先生的糖尿病应该就是由胰腺炎引发的, 必须对症治疗,而且他的胆囊已因为胆结石而切除,如果不是胆源性胰腺炎, 那抗生素也没有用。
想到这些,林照南忽对未来豁然开朗。
她要努力为医学科研贡献一份力, 而不只是留在军区或城里的医院,不是做一名单纯的医生,用自己从现代带过来的医学知识让医学技术更快地发展。
“赵先生, 这病得综合治疗,如果可以的话, 让我和你的主治医生见一面,我要更清晰地了解你的病情, 并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应该可以治愈。”林照南认真地说道。
当然她也不是一点私心都没有,否则直接把具体的方案告诉他就行了。
但她想走科研的路,那必须有引路人,赵先生的主治医生在城里应该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直接要赵先生介绍, 顶多也就是在城里医院安排份职位,只有合作才能让人相信她可以。
赵先生难免有些犹豫,但事关健康, 最后还是点了头。
“赵先生此时开始只能吃无盐无油的食物,并严格控制摄入,这是你这几天的饮食表格,切勿贪嘴。”
林照南再三嘱咐后,便告辞想要回招待所,女主人殷勤地要她住赵家,她怎么都不肯,径直回了招待所。
第二天下午,女主人就亲自来招待所请林照南和他们一起到城里医院。
主治医生姓齐是一位五十多岁就白了发的老头,但腰杆笔直,说话有力,精气神非常好。
见了林照南很是震惊,“这位就是林医生?”
“齐医生好,是我拖赵先生带我来向你请教!”林照南礼貌说道。
“林医生一眼就能判断出赵先生的病因,提出的检查以及给赵先生的食谱,都让人刮目相看。”
两边彩虹屁吹起来,但倒也都出自真心。
接下来三天,林照南天天跑往医院,和齐医生仔细商议治疗手段。
短期禁食、营养的补充、改善消化功能等,针对胰酶抑制剂、胰岛素等受时代限制的药物提出了自己研发方向,甚至包裹必要时的手术,都展示了自己穿越者先进的概念。
这回既是看病,也是展示自己的实力。
等到具体的方案出来后,齐医生不禁朝她鼓掌,“林医生未来可期!未来可期!”
林照南以退为进,谦虚道:“齐医生过奖,不过是个赤脚医生。这两天跟着您学了太多,明日我就回林家村了!”
齐医生睁大了眼睛,“赤脚医生?我还以为你是军区的医生,你们阅连长就是我学生。”
“我是阅连长同乡,九月份入学培训。”
“到城里吗?那可否愿意做我的学生?”齐医生激动地大笑,殷切地看着林照南,“其实这样也屈才了,你都可做我同僚了!”
一切如林照南那所预想的那样进行着。
这几天林照南清楚地看清了齐医生是一丝不苟的工作狂,对医学有着满腔热血,而她这两天所展现的资质和工作态度,足以打动本就爱财的齐医生了。
林照南脸上自然是受宠若惊,不敢相信地问道:“是真的吗?我能有幸成为齐医生的学生?”
“是我有幸!只是不知道林医生之前的一身本事师从何处?”齐医生不解地问道。
林照南早就准备好了说辞,“是一位老中医,所以我至今仍是擅长中医,西医的药理等倒是懂一些,但实际经验很不足,所以前段时间在军区跟着阅连长学习,又无比渴望今后能和您学习。”
齐医生用爱惜人才的目光看着她,“今后必有所成!”
林照南留了联系方式给齐医生,就回了招待所。
进城目的已达成,林照南要回林家村了,她很想念崔雯雯。
临走前,赵先生又将她请到赵家,准备了好些东西送她。
林照南略做推辞就爽快地收下了,她虽有理想,但也俗气。
“赵先生,这病说白了和你饮酒有直接的关系,你这身子要是不改变饮食作息,这次治好了,下次还会再发。”林照南直言道。
“我这还没好呢,还会复发?”
“饮食,清淡少油,酒必须戒掉!还要勤加锻炼。”林照南再次强调,“我再给你开个去油调理肠胃的方子,赵先生肯定是没口福了。”
赵先生接过方子,最终也只能叹息,身体是自己爱惜出来的,不爱惜终究会要付出些代价。
从城里到林家村,林照南还是第一次坐这个年代的公车,牛车,虽然劳碌,但觉得有趣得很。
回到林大伯家的时候,家里没人,林照南放下东西,就去了卫生所。
“小雯子,我回来了!”林照南在卫生所门口探出头,想给崔雯雯一个惊喜,欢快地说道。
卫生所里头两个脑袋同时看向她,一个讨喜,一个讨嫌。
“照南。”
这样又想套近乎,又不那么亲切的称呼,正是来自于白莲花汪文仙。
林照南扯出一抹仙女笑容,进了屋。
“你的孟营长好了?怎么回来了?”崔雯雯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笑着调侃道。
反正对面的汪文仙依旧藏不住心思,跨了笑容,腿上的双手也开始拽紧。
好久没逗她了,林照南一时兴起,“还没开始康复训练,但我不乐意再陪着了!”
“那他一个人怎么办?”汪文仙着急问道。
“孟锦年不是在吗?”林照南不在意地说道。
崔雯雯把配好的药递给汪文仙,汪文仙就急急地转身出了卫生所。
“她估计是要回去赶到军区去照顾人了!这样急!”崔雯雯笑道,“我还以为阅笙会推荐你留在军区,毕竟你能力强。”
林照南有些意外,“我留在军区,不就像是占了你的位子似的?”
“这有什么,我过一两年照样回去,我们就能又在一块工作了,这是好事。”崔雯雯落落大方地说道。
“我有了更好的去处,城里的有名的齐医生收我做学生,以后有机会往科研方向走。”
她当然也很愿意和崔雯雯一起工作,但崔雯雯还不知道阅笙的心思,为以后的关系考虑,她还是不留军区的好。
“我走的时候村里因大水,一片狼藉,这才近一个月,就已经修缮得差不多了吗?”林照南转移了话题。
“孟营长都安排好了,又正好利用这次的机会好好帮着村里兴修了水利,还在排水管。”
“我回来了,你就可以稍微轻松些了,这个月忙坏了吧?”林照南撒娇道。
崔雯雯拖着腮帮道:“人生病倒还好,牲畜病得多,不过你回来了,我肯定轻松不少。”
下了工,林照南还真听说汪文仙到军区去找孟锦堂了。
难道是剧情不可变,汪文仙真能如愿以偿?
然而,第二天一早,林照南去卫生所的路上,就被李婶拦住了。
“给你说个笑话,你肯定乐意听!”
林照南刚想说她不乐意听,李婶就捂着嘴开心地说道:“汪文仙昨天下午就坐车要去部队,结果又连夜卷铺盖回来了!我说怎么半夜鹅叫得厉害!”
这似乎在她预料之中,可真听到了,还是挺高兴的。
正要走,李婶又说:“还有人说,你被部队赶出来了?我说不能啊,你可是去帮锦堂治腿的,可有人不相信你有这个本事,连何秀莲都不相信……”
不相信就不相信,她还在乎何秀莲怎么想,那岂不是还要在乎村里的猪会不会因为她不会看动物病而没有多看她一眼!
“南南!”
林大伯瞧见了她人,一边挥舞着手上的东西,一边往她们这边跑过来。
一旁的李婶像鹅一般伸长着脖子,比她还好奇地看着。
“南南!通知书来了!通知书来了!”林大伯喘着大气,高兴地喊着,“还有口信,是孟营长让军队的小战士带来的,说他脚已经能下地了,让你不必挂念。”
“哟!这锦堂的脚还真是南南看的!这可真有本事了!”李婶一惊一乍地说道,“哟!南南还真要去城里上学了!没高考也能上大学!真有出息!”
林照南打开里头的通知,心里也安定了不少。
她看了看斜眼看着李婶的林大伯,大略也猜到了林大伯应该是故意一路赶过来,又当着李婶的面传了孟锦堂的话,就是看不得她受气。
而孟锦堂应该是看汪文仙昨天去部队,知道她已经回了林家村,有意在今天带了话来。
经李婶这嘴一传,村里就都知道林照南真要去上大学了,还真就治好了孟锦堂的腿。
李婶还是个擅长添油加醋的,又说自己之前也让林照南看过一回,说她真有本事。
村里不少人,都在林照南这看过病,你一句,我一句,林照南直接成了华佗、扁鹊在世的神医。
众人都说孟家当初眼拙,错过了好媳妇,今后这运势恐怕就会越来越差了。
何秀莲在田里干活,就听着他们一个个轮着来为她叹息,指责她当初不应该总和林照南吵。
何秀莲心里实在是苦,她肯承认自己一直对林照南看不上,但她林照南以前也没少骂她,主动挑事的次数也不少。而如今,林照南莫名其妙懂了医术,算是彻底翻身了,也看不上她孟家了,算是赢得彻底。
终于还是撑不住这苦闷,在床上躺了好一段时间。
孟锦堂也真就没让何秀莲等人前去照顾,就原书女主孟锦颜来她这里问过几回孟锦堂伤势是否要紧。
而林照南时不时会受到孟锦堂的信,无非是和她说说平常事,以及表示知道了齐医生受她做学生的事,再有就是说要九月份相见。
林照南也不知道到时孟锦堂拖着上腿要去学校做什么。
崔雯雯听说她要做齐医生的学生很羡慕,“他是阅连长的老师!要是什么时候肯收我做学生就好了!”
听她说起阅笙,林照南想来想去还是想给她支几招。
“你做一个阅连长,又一个阅连长,单听你在我跟前说,也不见你经常给他写写信,关心一下他,你要真喜欢他,你就得告诉他,不然他哪里猜得到!”
崔雯雯却是不屑,“就还你还教我怎么谈对象,也不知是谁照顾个病人,还逃回来了!”
“我是回来帮你忙!而且我和孟锦堂离婚了,你觉得我适合一直在那照顾他吗?不招人闲话吗?”
“你我这样的人,向来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何需在乎那些没事就喜欢倚杆子乱说话的麻雀儿!”崔雯雯向来是这样洒脱的,似乎做什么都是有分寸、有主见的。
林照南心里也知道这么个道理,也许只是她潜意识中还不愿接受孟锦堂,给自己和孟锦堂都找个说得过去的名头。
但林照南暂时还不愿意去思考自己的感情事,原主不过二十一不到的年纪,完全不着急。
“反正我这是良言,他都不知道你喜欢他,那连开始的可能性也没有,虽然要一步一步来,可你这半步也没跨出去过……”
就这样和崔雯雯拌着嘴,看着病,就到了八月末的时日。
李桂英和林大娘仔细地给她收拾行装,生怕漏带了什么。
林照南从箱子里将原主这两年存下来的钱和票都拿了出来,塞到李桂英手里,“这些你藏起来,我爸现在工分少,你拿着用。”
李桂英反倒冷了脸,解开装行李的箱子,把钱都塞了进去,“你爸没了村长的位子,反而没了底气给我脸色了,你们都成了家,我们吃喝足够了。”
林大娘也帮着说让她自己到城里买好吃的,好看的衣服,别被人瞧低了去。
林照南坐着牛车慢慢向城里去,看着村口不断抹眼泪的李桂英,也忍不住湿了眼泪。
她虽不是原主,但今后也定会孝顺赡养。现在她出息了,李桂英也终于不用被村里人戳脊梁骨,说她卖女儿了。
想来即使不做这村长夫人,日子也会越来越好过的。
培训的学校叫江城大学,在二十一世纪时,也算是有名气的学校。
高考断了近十年,去上学的要么是工农兵子弟,要么是她这样选出来培训的医生、老师或者是工厂里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岁数各样的都有。
林照南拎着大包小包地来到学校门口,正想高呼一声,庆祝自己又回到了美好的大学校园,就瞥见拄着拐杖的人影正向她挥着手。
林照南用手遮着阳光,又凝视了半晌,确定自己没看错。
这孟锦堂还真来了学校!
他是营长,又没有任务,怎么能随意出来呢?
林照南不解,只当没看见,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神清气爽地往前走去。
不再看孟锦堂。
“同学!”
刚走到校门口,熟悉的低沉嗓音就响了起来。
林照南依旧拎着行礼往前走着。
“林同学!我们是同乡!”
孟锦堂也不在意,脚步轻快地跟在她身后,看她拿着行礼像只小企鹅一样左一低、右一低地吃力地走着。
林照南走了一段,见他还跟着,实在忍不住回头。
“你不在部队,来这干嘛?”
“我不是信里都和你说过了我们九月见!你还忘了之前和我借了的东西!”孟锦堂走到她身旁,笑着说道。
她借了什么?林照南一时还真想不起来,“什么?”
“喏!停在那儿了,正好搬行李。”孟锦堂指了指校门口的方向,一辆老牌自行车正停在那儿。
对啊!
这可是她离婚的赔偿,不早说,害她还拎着这么重的东西走了这么远。
林照南放下行礼,一点也不客气地小跑向校门口,推着车就回来了。
“你怎么不骑过来?”
“我穿了裙子。”
但事实她只会骑现代的女士自行车,从前面跨上座椅,而这老牌自行车前头的斜杠挡住了她上车的路线。
把行礼放到后座,挂到车头,林照南就从迎接新生的地方去了。
孟锦堂仍然跟着。
林照南不耐烦地回头,“你跟着我做什么?我要去报道了。”
孟锦堂不以为意,认真地说道:“我也去报道。”
“你这把年纪,报道什么?”
“你二十,我二十四,不大。”孟锦堂无辜地说道。
“孟锦堂!”林照南咬牙道。
孟锦堂这才笑了,那双笑眼确实让他减龄不少,“我腿伤了,按着你和阅笙的说法,这大半年都不能正常强度的训练,我就申请来学习了!部队自然愿意,我能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提高自己。”
林照南听得一愣一愣的。
孟锦堂的腿脚确实不适合带着战士们出任务,但怎么就想到要来进修了,学怎么打仗还是学怎么管理?
她实在有些哭笑不得,“你来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