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修)(1 / 1)

在后妈文里当女配 奶酪月亮 9132 汉字|4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71章 (修)

  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院子大门就这样“砰”的一声被打开了。

  苏有粮和苏秋月两个人下意识地都停下了手头、脚下的动作,不约而同地看向了门口,心里头都在猜想, 这到底是会是谁这么着急地,在这个时候跑来他们家里, 如此匆忙又是为了啥事儿。

  然后, 还没等想出来, 父女俩就看见了本应该在单位上班的田凤娟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快、快去换衣服——”

  “啊?”

  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让苏有粮和苏秋月一时间都没能反应过来,大大的眼睛里写满了同样大大的问号, 似乎是还不知她说的话是啥意思, 也不知道要他们换衣服是要去干啥。

  田凤娟在顺了顺气,可算能将想说的话说利索后,看到的, 便是还傻站在原地的父女俩。看着他们眼里的疑惑,田凤娟无奈地又喊了一边道:“快去换衣服吧, 省城来的记者已经到咱们大江县了,马上就要到咱们家了——”

  “!!!”

  …

  要说在县政府工作的好处是什么?那除了铁饭碗的待遇以外,应该就是随时随地都能知道新鲜事了。

  像是这一天, 刚跟着薛主任那边把调职手续办好了, 还没来得及坐下喝口水的、喘口气的田凤娟刚回到自己的工位上拿起杯子, 打算去倒点热水的时候,就又被同事们的一声声呼喊,给喊了过去。

  来到隔壁办公室, 田凤娟倒也没有不耐烦, 只问向把她喊过来的众人:“咋了,这么着急叫我,是我交接工作报告上面有问题, 还是之前解决的那些案例出了啥情况?”

  还没等其他人开口,正好路过办公室的赵静就倚在门框上说道:“凤娟你别听她们几个瞎咋呼,他们叫你过来呀,不是工作上的事,是你家的好事”

  田凤娟很是疑惑:“我家的好事儿?我家有了啥好事儿咋我还不知道呢,你们就都知道了啊?”

  在确定薛主任离开后,自己就能走马上任当上主任的赵静没有半点嫉妒田凤娟能跟着薛梅一块儿去省城的想法,极为亲切地笑着说道:“这事儿哪儿光是我们知道啊,整个办公大楼里的人都知道。”

  见田凤娟还有些反应不过来,赵静直白道:“就是你们家要上报纸的事儿!”

  “报纸……啊!”田凤娟知道他们说的是啥事儿了,“可那不是得过几天呢嘛,现在就喊我可是有点早了,省城报社的人还没来呢。”

  “说了半天,说得不就是要去你家里头采访你家秋月的省城记者已经来了嘛。”赵静轻轻拍了她胳膊一下,喊她回神,“是刚隔壁部门跑过来通知的,说让你赶紧回家,人家记者已经到了大江县了,喊你回家好能赶在那几个记者到之前捯饬捯饬形象!”

  田凤娟一脸震惊:“这么快就来了?不是说还要采访小学和高中的地区第一嘛!”

  赵静少见多怪道:“一看凤娟你这就是满眼睛能看到的就只有自家闺女,根本没关注其他人。那人家小学和高中的第一都在省城,要不咋说你家秋月给咱们大江县长脸呢。”

  因为苏秋月向来都是第一名,之前在念小学的时候也是直接考出了地区第一的成绩,所以田凤娟是真的已经将大江县除了出了自家闺女这一个天才以外,仍旧还是牢牢占据教育成绩倒数第一的事儿给忘了。她还以为,这说是要来家里头采访,也起码等排在得了小学第一的孩子后面,得再过些日子呢。

  可现在,这人都已经到县城了,说着就要奔家里去了,可留在家里头的苏有粮和苏秋月却还不知道呢。一想到自己闺这放假以来是天天搁院子里那块地上给自己搞得脏兮兮的样子,再想到她男人这日常风吹日晒,给原本挺俊(zun)的长相都给折腾得还不济当初在大队里白胖的形象……想到这,田凤娟又对着镜子照了照自己,看着自己这因为今天又去办调职手续,又跟着薛主任一块去了下边生产大队而折腾得有些蓬头垢面的样子,还有这一身特意穿出来的旧衣裳……那鞋面和裤腿子上都还带着泥印子呢!

  “那、那我就先回去了,下午半天就算是请假!到时候该咋扣工资就咋扣,赵姐你想着给我跟薛主任那儿请个假啊——”

  话音刚落,田凤娟就已经跑出了办公室,眼瞅着就要下楼了。

  这可是上报纸啊!是跟着全家露脸,那从报纸上面剪下来的照片都能当做传家宝一样的光荣事情!田凤娟绝对不允许这如此宝贵的,是在苏秋月辛辛苦苦学习了那么久才又考出来了全地区第一才得到的机会,就这样被他们一家三口以如此土头土脸的样子被浪费掉。

  要知道,他们家秋月过完这两个月暑假可是要去省城念高中的!这要是让省城的孩子看到得了全地区第一的同学爸妈是这模样,那还不得笑话死她闺女啊!

  想到这,田凤娟就不由得更加快了几分脚步,直接拿出了自己当年拿到去赵桂花家砍人的速度,一路跑着就跑回家了。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在田凤娟到了家,气喘吁吁地还没来得及看清楚苏有粮和苏秋月形象的时候,说完了让他们赶紧回屋换衣服、收拾屋子的话以后,她这一路跑回家岔的气儿才算是顺过来,抬起头正打算让还傻站在原地没动窝的俩人赶紧行动起来的时候,田凤娟却看见了穿着一身干净、漂亮新衣服的闺女,和白净着一张脸,颇有种回归了当年结婚时俊俏长相的丈夫。

  “你们俩这是,早就知道记者要过来了?”田凤娟很是意外地问道。

  “记者……媳妇儿你说的,是闺女之前提过的要来家里采访的记者?头两天范校长来家里头的时候,不还说要等过几天呢嘛。”苏有粮捋了捋自己刚顺便用凉水呼噜了一把的头发,试图让它变得更有型一些的同时,还不忘眼神不错开地看着田凤娟,跟个公孔雀要开屏似的绕着她转悠。

  对此,田凤娟虽然有些中年少女心澎湃地为自家男人突然恢复了往日风采的样子而忍不住心跳加速,但在妇联工作两年多,身心都得到了锻炼的她已经不再是从前苏有粮一个眼神过来就直接扑过去的自己了,她现在是钮祜禄·凤娟!

  “她爸你要是有事儿就直说,干啥绕着我瞎转悠啊?还有,我这边都收到信儿了,人家那记者已经跟着到大江县了!”分清楚事情轻重的田凤娟一把扒拉开了苏有粮,说着就要奔屋里头去换衣服。

  苏有粮:“……”

  她扒拉我。

  她竟然给我扒拉开了?!

  说好的做一辈子肤浅夫妻,就爱我的脸呢!

  然而,还没等田凤娟走进屋里,苏有粮也没来得及放下自己刚刚为了装X而拿在手里头的书时,一直站在旁边没说话的苏秋月喊住了两个人,并示意他们看向院门口道:“爸妈,省城日报的记者和范校长都来了,还差两步就要上咱家门口的台阶了。”

  苏有粮:“……”来就来吧,反正她也把我扒拉开了呜呜。

  田凤娟:“!!”这就来了?可我衣服还没换下来呢,咋办,该给闺女丢脸了!

  已经走到门口的记者和范校长:“……”

  我们是不是来得有些不是时候?

  这台阶到底让不让上,还是,再等会儿?

  …

  不管咋样,这人来都来了,也不可能给人关门外头让人等着。

  于是,在院子里头一家三口整理好各自复杂情绪,又互相不着痕迹地对了几个眼神以后,苏有粮和田凤娟是一个露出了憨厚笑容,一个温柔拉起苏秋月的手,款款地从院子靠近正屋的位置走到了院子门口那里,笑容满面着,将一直犹豫在门口不知道该进不该进的几个人给迎了进来。

  这一次由省城派过来的一共有四个人,其中三个都是省城日报的工作人员,在这一次的采访工作中,一个负责拍照,一个负责谈话,另一个则专门负责对话记录。

  至于这三个人以外,也是这四个人中唯一一个男同志的人则是省城教育局派过来的,是为了这一次的采访而专门随性给苏秋月发省城和地区为这次考试准备的奖金的。

  这四个人头几天一直都在先采访生活在省城的小学地区和高中地区的第一名。之所以将苏秋月安排在最后采访,也是因为在这一次在各自年级中考出这样成绩的孩子里,除了苏秋月以外,剩下两个都是生活在省城里,采访起来也更方便一些,所以对于住在离省城有一定距离大江县的苏秋月就只能将她安排在最后一个采访。

  至于为啥不能放在头一个采访……

  这其中自然也不免是带有一些城市对于县城向来不太能瞧得上的偏见。

  不过,这种偏见在省城过来的这四个人走进院子,见到了一身工装,风尘仆仆,看起来就有几分巾帼不让须眉样子的田凤娟,和长相英俊,身形高大,手里捧着一本书,文质彬彬的苏有粮,和俏生生站在旁边,落落大方,且长相精神,穿着不俗的苏秋月以后,就都消失不见了不说,也让这几个原本有些不情愿过来县城采访,隐隐带着骄傲不屑的人,多了几分不好意思。

  更别说,人家这就算是住在县城,可光是看这种着花草绿植,还有黄瓜秧子、青菜萝卜,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还收拾得井井有条的院子,和他们身后的青砖绿瓦房就能知道,这位在资料上写着,从前一直生活在下边生产大队,如今才不过在县里头生活了三年不到时间的苏秋月同学,是真的不像他们之前了解的那样。

  生活水平也不是像不是他们想象中那样,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住在脏乱又狭小的茅屋里的生活。

  人家这家里头的条件好着呢!

  只是,几个人在震惊以外之余,却也不免更多了几分好奇心理。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家庭,苏有粮和田凤娟又是什么样的父母,才能带着苏秋月一路从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大队里的农民身份,拥有如今在县城里头也有了房产,且看起来气质非凡的生活,且培养出苏秋月这样一个更胜于从小生活在省城里学生的孩子呢?

  一个个的问题盘旋在几个人的脑海中。

  而能够给他们带来答案的,就只有眼前朝屋子里走的一家三口了。

  来自省城日报的三个工人员在进屋以前,忍不住互相看了一眼,全都看到了流露在彼此眼中的跃跃欲试。

  ——新闻人的敏感让他们觉得,这一次的报道,或许会能成为报社印刷次数最多的一版!

  …

  进了屋子,在简单寒暄、互相介绍了一下以后,一家三口是排排坐在平日里吃饭的桌子这头,坐在那头的则是三位记者,而全程只是为了蹭个镜头好能在等会儿采访结束以后,给这几个人忽悠到县初中跟着拍张照片上报至的范校长,和同样也是为了上报纸蹭镜头,将压了小半个月的奖金发给苏秋月的教育局干事,则分别坐在这四方桌子的另外两边。

  苏有粮主动开口道:“记者同志,这我们也都是第一次接受采访,没有经验,也一点儿准备都没有,您看这等会儿……”

  负责交流的记者是个看起来有些严肃的女同志,看年纪应该是要比田凤娟他们小上一些,也就不到三十岁的样子。面对苏有粮的问题,她都是没有继续板着脸,反而一改刚见面时的高傲,浅笑着说道:“您放心吧,什么都不需要准备,就当是普通聊天儿,一会儿我跟您了解情况的时候,您有啥说啥就行,要是遇到不愿意回答的也不用勉强。”

  听到这个,苏有粮和田凤娟心里都放心了不少,点头回答道:“好的,那么您就随便问,我们这肯定也都照实说,不会胡编乱造,说些答非所问的回答。”

  这话说得更叫采访的几个人不免高看了他们一眼。心想,这开口闭口还都能拽几句四字成语,看起来这苏秋月同学的爸妈也不像是资料上写的,是农民出身,睁眼瞎一个啊。

  但不管苏有粮和田凤娟是有文化还是没文化,只要能配合他们工作,那说的好坏也就无所谓了,反正等回了报社,都会有专门的人帮忙润色几分。

  对此,记者脸上的笑容更添了几分,问道:“其实我们这一次采访主要是想要问一下苏秋月同学的学习经历,以及您二位作为父母,和这个家庭对她的学习所提供的帮助或者是鼓励之类的,以及也要请苏同学简单讲一些她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又是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路成为地区第一的经验。”

  这几个问题,除了最后面要苏秋月说一些学习经验问题以外,苏有粮和田凤娟可是都很在行啊!

  苏有粮道:“关于我们家秋月的学习经历啊,那我跟孩子她妈可真是都得先从我们还在大队里头生活的时候说起……”

  记者点头:“那能请您具体说一说吗?我们也想跟着了解一下乡村教学的建设。”

  在得到记者的认同之后,苏有粮和田凤娟是都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

  苏有粮这一开口,就开始了刚刚还说不会“胡编乱造”的,胡编乱造了。

  什么苏秋月从小就和其他人不一样,过年时候看见别人家门上贴着的对联都会指着认,他们两口子给她一个字一个字指着念完以后,她就能跟着重复,上面的字再放到别的字中间她也能认出来。

  说着,苏有粮故作遗憾道:“现在说起来也是那时候我们两口子不懂孩子这样代表了她天生就会学习的苗子,只觉得孩子挺机灵的,根本没想着教她学习。现在想起来,当时我们俩要是也能读书念字,知道咋教育孩子,那我家秋月可能就不止现在的发展了。”

  田凤娟也跟着说道:“是啊,那时候我们俩都忙着下地干活挣工分,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多,也不懂得说关注她的学习,一直到后来队里头有了小学,头一年的时候我们两口子都没想过说送孩子去念书,足足给她耽误了一年,到她快十岁的时候才给送了过去,可在大队小学里教书的也都不是专门的老师,只知道教孩子照着课本念,却根本不会因材施教,这就让我家孩子一直都为学校教的内容太过简单,而天天在课上睡大觉……哎,都是我们两口子耽误了孩子的发展啊。”

  “……”

  苏有粮和田凤娟这边是你一言我一句,搭配默契地说了不少苏秋月的“真实”求学经历,足足够在旁边负责记录的工作人员写了满满一大页了还有些意犹未尽。

  但已经听得有些麻木的记者没有给他们继续说下去的机会,转而开始问起了苏秋月,想要让她说一说自己对于学习的态度。

  对此,苏秋月沉默了片刻后,认真地说道:“其实我一开始不知道这些在我看来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一眼就会的知识是需要其他同学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学会的。因为我从来不觉得我是个天才,我也不喜欢学习。甚至最开始我想要念书,也根本不是因为我想学,而是因为去念书可以逃避干活。”

  听到这话,苏有粮和田凤娟先是心里头咯噔一下,心想闺女这咋还把实话说出来呢!

  而不同于他们两个人的忐忑,几个记者心里却都对苏秋月接下来要说的话都有了极大的兴趣——这将会是不同于之前两篇报道的,一个绝对的看点!

  为此,负责采访的记者追问道:“那既然苏同学你说你不喜欢学习的话,那你是又怎么拥有现在的成绩的呢?”

  “因为我想要改变命运。”

  “???”

  面对众人的疑惑,苏秋月既没有解释,也没有理会记者眼里隐藏的兴奋,和她爸妈投过来的担忧目光,只继续说道:“虽然我不喜欢学习,但不可否认的是,我的确是个天才。这并不是我自卖自夸,过于骄傲,而是在进入到县小学念书以前,课本上的知识我就都已经学会了,而等去了县小学以后,一年的时间我就自学完成了初中课程,而现在初中毕业了,我也正在准备高中知识的学习。我说这个不是想炫耀什么,而是想要表达我读了很多书,并从中学会了很多知识与道理。而也是在不断学习,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我才知道了知识的宝贵,明白了学习是一件对我而言幸运又必要的事情。”

  “因为如果当初我爸妈没有送我去念书,我又没有遇到蔡校长,遇到一直以来在帮助我学习的老师们的话,我可能会和许多女孩子一样,在连自己的名字怎么写都不知道的时候,就被迫穿上嫁衣,为人妻、为人母了。”

  这一番话说出来,一下子就叫气氛沉重了起来。

  为此,同为女同志的记者是既感慨苏秋月小小年纪就有了如此感悟,又为她所说的内容所震撼。

  要知道,如果一个人从始至终都过着一帆风顺的生活,对外也都是极为优秀的表现的话,那么这个人的确会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却也等于让人们知道了,他过于索然无味,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而只会关注而不会记住。

  但如果一个人出身贫寒,经历坎坷起伏,一开始给人的印象也没有那么讨人喜欢,却又在一次次的经历中,不断自我磨砺、总结经验,直到突破自我的话,那么这样的人一定会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并被这些人牢牢记住。

  苏秋月,就是这样一个人。

  一个懂得欲扬先抑道理的人。

  “那么苏同学你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的学习经验呢?你是如何从之前不爱学习,变成如今能一直取得第一名成绩的呢?”

  “分享当然是可以分享了,但我的经验是很难被复制的。”

  记者有些疑惑:“这是什么意思呢?”

  苏秋月认真道:“因为,我的经验都基于我天才的本质。”

  被噎得说不出话却还要硬说的记者:“……那苏同学有没有一些总结出来的学习道理呢?”

  说实话却在无形中装了13的苏秋月:“啊,这个可以有!”

  于是,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苏秋月掷地有声地说道:“那就是,天才是无所不能的!”

  …

  这一期的采访很快就被整理出来,刊登上了新一期省城日报的主题栏里。

  而其中,最让人关注的,应该就是在小、初、高三个地区第一孩子与家人的合影中,已经是第二次登上报纸,也是这三个人中唯一一个女孩子的苏秋月和她爸妈的照片了。

  照片拍在小苏家院子的黄瓜秧子前,在拍照前苏秋月还特意跟这几个记者介绍了这由她亲自栽种、培育的自留地上的黄瓜、西红柿啥的,同时还不忘说了几句人工授粉的事情。但很遗憾的是,这些内容因为与学习无关,而只被留在当时来的记者里的手稿中,没能被记录到报纸上面去。

  但苏秋月那句“天才是无所不能”的话,却没有被删掉,甚至还被排版成了她那一栏的小标题,算是整张报纸中除了大标题外,被排在了第二令人能够关注到的位置上。

  实在是,有些让人羞耻却又莫名带感。

  而说出这一言论的苏秋月也成功又火了一把,成为了“天才”一词的形象代言人。

  虽然现在距离恢复高考还有两年左右的时间,人们对于很多敏感的话题仍然是风声鹤唳的。但实际上,在去年的时候,范校长还曾经同苏秋月说过首都那边有人提出想要成立一个由十三四岁孩子组成的,到大学去学习的少年班设想,但在之后却也时不了了之了,这让范校长很是遗憾,因为哪怕未来真的能成立这样一个少年班,苏秋月的年纪也就不再符合他们的招收标准了,这对于她这样一个真正的天才而言,实在是太可惜了。

  苏秋月没觉得可惜,因为她已经从这个想法的提出感受到了新时代的到来。

  在她看来,如果能够按部就班地考大学,那么又何必被拔苗助长地去念什么少年班呢。这是苏秋月在种了两年地以后得出来的道理。

  ——什么年纪就做什么事,不要拖延也不要跃进,稳稳当当的就挺好。

  对此,9527表示:“但宿主你如果是要按照这个道理行事的话,你的‘消灭蝗虫’计划就不应该继续进行了,因为这不是你这个年纪应该做的事情呢。”

  在结束了采访以后,终于有时间钻研自己那时候所想到的“保护膜”概念的苏秋月理所当然地回答道:“作为一个被无良系统功能伤害到失去了自己宝贵土地的可怜宿主,我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消灭蝗虫,拯救土地,这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一提起土地就心虚的9527单方面结束了这个话题,主动帮苏秋月分析起了她手头上的进度:“宿主说的没错,保卫土地,人人有责!本系统也必须要承认,宿主你目前的这个研究方向是有向着积极方面发展的,但有一个问题就是……”

  “什么问题?”

  “时间问题。”

  9527认真分析道:“系统空间里除了资料书籍以及全息教学影像功能不受限制以外,其他的功能全都要符合宿主所在时代特色,不能提供任何研究相关的超前环境与实验器物,所以宿主你的研究方向虽然对,但在这样的实验环境与条件下,你的研究势必要受到影响,时间也一定会被无限拉长。”

  “……大概需要多久才行?”

  “……快则半年,多则一两年。”

  那你爷爷个腿的还搞什么发明研究啊!

  光是一个对的研究方向就要半年到一两年时间,那要是真的研究出来不得三年起步啊?!

  这个概念让苏秋月觉得自己原本说要消灭蝗虫的誓言多多少少是有些松动了。

  察觉到宿主有所动摇心情的老阴阳9527又上线:“本系统隐隐约约有听过某位宿主说过,不消灭蝗虫誓不为人的话%……”

  只说发誓没说誓不为人,但也想赖账的苏秋月:“我不是,我没有,我什么都不知道!”

  “那还说过啥,天才无所不能……”9527又问。

  “那天才也不能浪费那么长时间吧。”苏秋月试图狡辩。

  面对苏秋月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系统终于发大招了。

  “那如果宿主能够研究成功,本系统就还你一片麦田呢?”

  “!!!”

  没等9527继续说,爱土地爱得深沉的苏秋月就又攥紧了自己的研究笔记本,继续埋头研究了。

  所以说,追胡萝卜的不止是驴子,还有半吊子天才。

  四舍五入就等于是,天才与驴子之间,只有一线之差?

  但不管咋样,在9527以麦田作为胡萝卜的诱惑下,苏秋月是又一次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学习冲动,每天都泡在系统空间的资料库里翻找、阅读着一切困难对她研究有帮助的资料,以能够尽快完成自己的誓言。

  不过今天,她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睡一整天大觉,搞一整天研究,反而是早早就起来洗漱、吃早饭,还特意换了一身苏有粮给买的新衣服,看样子是要出门。

  9527探头探脑地问道:“宿主你今天这是……”

  苏秋月心情愉快说道:“嘿嘿,今天先不学了,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重要的事情?

  因为苏秋月现在在系统空间里不是安静看书,就是在本子上涂涂改改,根本不需要统看着,所以9527昨天就偷了个懒,也学着苏秋月的样子,跟它的小床上舒舒服服地睡了大觉,并不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看着苏秋月这眉飞色舞,开心得不得了的样子,还有她不同于往日随便披个麻袋都能出门,已经换了好几件衣服选来选去的行为,9527也不知道是不是昨天觉睡得有些太多了,只觉得脑瓜子一抽,就把心里头才刚想到的话给说了出来。

  “宿主你这是,早恋了?”

  “???”

  面对9527这奇奇怪怪的发言,苏秋月表示:这个系统没救了,还是直接走程序吧!

  …

  所以,苏秋月这兴高采烈,又早起又换衣服的是要干啥去呢?

  9527这边还在继续猜测的时候,就听见苏有粮站在院子朝里头喊道:“闺女,你好了没啊?咱们得赶紧出发去客运站了,我那天跟房主说好了今天上午去看房,总不好迟到的!”

  “这就来啦!”苏秋月脆生生回了一句后,便雀跃着步伐从屋里走出来了。

  而屋外已经等在院子里的,除了苏有粮和田凤娟以外,还有林七。

  ——今天是小苏家一块儿去省城看房子的日子。

  早在头些日子的时候,苏有粮就开始寻摸省城出售的房源了,却一直也没能遇着合适又愿意出售的,再加上他们手里头的钱也不算忒富余,满打满算也才攒了四千来块钱,所以这事儿也就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但现在已经是八月中旬了,苏有粮考虑到再过半个来月苏秋月就要开学了,他媳妇儿田凤娟那边的调职工作也交接得差不多了,只等九月份一到就也要跟着薛主任一块来省城妇联上班了。这种情况下,在省城买房子就成了必须要完成,不能再耽搁下去的事情。

  要不然的话,他闺女能住学校宿舍,他媳妇儿也跟申请单位宿主,只有他没宿舍可住,这要是不快点买下房子的话,这两地分居,可就等于是一家三口只给他自己分出去了。

  苏有粮心想,自己最近刚靠着天天抹油擦脸的保养,给颜值拉回去了一些,重温了不少跟田凤娟的甜蜜,可千万不能在这个问题上掉链子,还是得尽快把房子买下来,在这里落户才行。

  而且既然要买,就不能随随便便买。

  学区房是必须的,还得离省城第一高中近的,方便他闺女上下学。苏有粮在这一次次来省城踩点儿的时候观察过,这省城妇联也是跟政府大楼挨着,离一高也不算太远,中间也就离着步行十来分钟的距离,所以这学区房等于是一举两得,又方便苏秋月上学,也方便田凤娟上班。

  同时,按照苏有粮的打算,他还想买个跟县城里这所房子差不多的,带个小院子,能给他闺女留着种地玩,屋子也不能太小,起码得够他们两口子一间,他闺女一间,厨房、储藏间都不能少,最好再能有个空房间,好能置办个书房给苏秋月学习用,那种能放下个单人床的书房。

  而在这样苏有粮自以为不苛刻,实际上却相当难寻摸的房源要求中,他是整个省城都跑了一圈,直给腿儿都跑细了才终于在省一高附近找到了一间完全符合他要求,甚至比他想象中还要更好的房子!

  “媳妇儿、闺女,我跟你们说,我寻摸到的这处房子可是相当不错,我一眼就相中了,保证你们娘俩也喜欢!不过就是听房主说这房子还有另外一户看上了,最近也打算过来看房呢,所以没准儿咱还得跟人竞争一番呢。”苏有粮说这话的时候,一个劲儿拿眼神瞥一块跟着他们过来看房的林七,其含义不言而喻。

  因为林七会跟着他们一家三口过来是因为他也找到了一处合适的房源,想要带他们来看房,而这一举动,在苏有粮看来,四舍五入就等于是他毫不掩饰的,对苏秋月的居心不良,想要借此讨好他闺女的谄媚手段!

  所以苏有粮哪怕是跑细腿儿也还是强行加塞,在林七说要带他们看房的时候,将自己也找到了一处房子的事情放话出来,也要带着田凤娟和苏秋月娘俩来省城看房。

  面对苏有粮和林七都找到房源都想带她们看房的意思,田凤娟直接拍话说道,“那就一块去!反正两处房子都在省城,先看哪个后看哪个就都一趟车的工夫,不如直接一天就都看完!”

  于是乎,在田凤娟说一不二,和苏秋月咋样都行的态度下,这四个人就一起坐上了去往省城的客车,准备看房了。

  而在林七的退让下,苏有粮找到的房源就成了他们抵达省城后的第一站。

  “爸,你说的地方还有多远啊?”从下了客车以后,就一直跟着苏有粮七拐八绕,走了小半个小时路,这对于苏秋月而言,多多少少是有些吃不消了。

  “就快了就快了,再过一条街往里去的胡同,挨着过道儿的地方就是了!”苏有粮安抚着,指着不远处一个露着一个小小烟囱尖的地方说着,“那个红烟囱就是,青砖大瓦房,跟咱县城里的屋子差不多,可比那个还要宽敞气派!”

  苏秋月顺着她爸伸出去的手指方向瞧,果真看见了一个显眼的红烟囱。

  只是,这个红烟囱虽然没见过,但她总觉得好像在哪儿听过呢……

  她是在哪儿听过呢?

  就在苏秋月试图回忆自己是在哪里听人说过红烟囱的时候,一路上都保持沉默,却又不忘跟苏秋月并肩行走的林七突然开口了。

  只听见他说:“苏叔,你说的那地方我去过。”

  苏有粮:“???”

  “因为这间有红烟囱的房子,就是我等会儿要带你们去看的地方。”林七略显艰难地说出了自己也没能意料到的真相,“这房子我上个月就看好了,但因为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喜欢,所以一直拖到今天……”

  “所以,你就是那个竞争者?!”

  “不出意外的话,另外一个想买这间房的人,应该就是我。”

  苏有粮和林七这边是面面相觑,不知道等会儿见了房主以后该怎么说了。而同样为这样的巧合感到震惊的,还有已经趁俩人“对峙”的工夫,已经磕起由田凤娟提供的瓜子的苏秋月娘俩。

  苏秋月:“妈,这就是传说中的无巧不成书吧?”

  田凤娟:“对,不光是赶巧了,咱还省钱了呢。”

  昨天就得到信儿说两家都想要买自己这间房,跃跃欲试想要坐享渔翁之利的房主:“这两家人咋都还没来呢,半路堵车了?哎呀,我这可都已经做好了他们互相喊价的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