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4 章(1 / 1)

穿越古代做夫子 麻辣笋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边散心。楚辞坐在礁石上,被这咸涩的海风吹了一会,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有了一个想法。

张虎看见他家老爷突然从礁石上下来朝着海边冲去,心里大骇,还以为他是想不开了要投海自尽。

楚辞被他抱住时一脸懵逼,待听见他带着哭音让老爷别死时,心里顿时又感动又好笑。

当他向众人解释清楚他只是想要捡着贝壳和海螺时,张虎才将信将疑地放开他。为了就近观察楚辞,大家决定帮助他一起捡。

海滩上的贝壳很多,这东西没什么肉,附近的渔民们不爱吃,只有他们的孩子会挑几个漂亮的捡回去比美。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不到半个时辰,就捡了两大桶。

捡回去后,楚辞命人将里面的肉尽数取出,然后用食醋浸泡后清洗放置阴凉处两三天,里头的腥味就去除了。

在等待贝壳去腥的时间里,楚辞让人去玉融坊收集鱼内脏里的鱼鳔。这鱼鳔可以用来制胶,这种胶有很好的粘合效果,比一些动物胶粘性更强。

制胶的办法《本草纲目》上就有,这种东西常常作为滋补品存在,只不过普通百姓难以接触。

这两样东西都弄好之后,楚辞便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开门。张文海等人一同去看,竟发现他桌上多了一个花盆,盆里有一株金光闪闪的什么东西。

细看上去,他们才发现里面这株东西是用铜丝制成的,枝干盘虬卧龙,延伸出一种无可比拟的气势。这树枝叶扶疏,看上去显得尤为生机勃勃。只不过,这树叶竟是用贝壳制成的。这些贝壳大小都差不多,背面被涂成了金灿灿的颜色,用一些很细的线粘在铜丝的一端,风一吹,还能听到沙沙的响声。树干底下也是一片金黄,楚辞将他们粘成了元宝的样子零散地堆积在下面。

“这这,这也是摇钱树吗?”张文海不可置信地看着它,没想到竟有这么漂亮的摇钱树,比起用铜钱做的,这物显得更加美观,寓意也更好了。这可是“摇金树”!

楚辞点点头,伸手将旁边他们因为摇钱树而忽视的东西展示给他们看,里头有贝壳做的风铃,有贝壳做的项链和手串等等东西。这些东西看上去都十分精美别致,便是他们这些男儿看了都想要,更遑论闺阁之中的女孩子看见此物会有怎么样的反应了。

“楚兄,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张文海捧着那株摇钱树爱不释手,他想买下来送给他爹。

“文海,你家要不要做这个生意?”楚辞看向张文海,略显疲惫的眼里绽放着不服输的

光芒。

十几天后,一批用贝壳制作的精美摆件和饰品被运到了南江省。此地乃是有名的富庶之地,无论什么东西运到这边都能卖出个好价钱。此地不靠海,这些精美的贝壳和当地黑黑小小的完全不一样。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这批饰品运过来只几天的时间,就被周围的富户购买殆尽了。

越难买的东西越想买,一时之间,此地竟以拥有一件贝壳制品而自豪不已。没有买到的则日日期盼,希望自己能早日买到。

至此,关于银子带来的烦心事就这样被解决了。当地百姓也多了一种谋生手段,便是孱弱妇孺,也能靠着这个赚到糊口的铜板。

……

及至二月中旬,这天楚辞召集衙门里五房主事又开了个会,会议的内容是关于三月份的模拟考。

这模拟考去年办过一次,效果十分显著,那些参加过的学子有些认清现实,已经放弃学业了,但留下来的却更多,而且他们变得比以前更加努力了。

距离上次考试已有半年,学子们也想测试一下自己的学业有没有进步,便联名上书要求再办一次。身为一府提学,府中的学子如此上进,楚辞又怎能不答应他们呢?于是他征询了一下其他官员的意见,因大部分人都是赞同的,所以这“二模”的事便定下来了。他今日开会,就是为了传达考试安排。这次的安排吸取了上一次不足之处的教训,变得更加合理了。

开完会后,楚辞回到了提学厅内,还没等他好好喝上几口茶,就见小厮阿四进门来传道:“提学大人,驿站的人给您送信来了!”

“请进来吧。对了,吩咐下面备些茶点。”楚辞眼睛一亮,想着这信八成又是寇静寄来了。只不过怎么会有两封呢?难道内容太多,一封装不下?

正胡思乱想间,阿四已经领着驿丞过来了。这江县驿站在城外十多里,每次进城来,就算骑马也要好一会才到。

“小的拜见提学大人。今日有您的两封信发到了驿站里,小的一看见,便快马加鞭给您送来了!”江县驿丞站在下方,脸上有些拘束的讨好之意。对于发给各个衙门长官的信件,这位驿丞从不肯假手于人,每一次都是亲自送过来的。

楚辞笑了,他说:“有劳王驿丞了,本官已命人备好茶点,你大老远的过来,吃点东西再走吧。”

王驿丞闻言笑了,黑黑的脸上露出一排有些发黄的牙齿,看上去十分朴实。干他们这一行的,风吹日晒都是常事,有时候给人送信还要翻山越岭,又怎么白的起来呢?

“那小的就不客气了。”王驿丞最喜欢给楚辞送信了,他暗自觉得,这漳州府的大人里,就属楚提学最厚道亲切了。

等他们一走,楚辞就迫不及待将信拿了起来。第一封就是寇静寄来的,他的字遒劲有力,字迹里透着一股沉稳可靠的感觉,楚辞每次拆封时,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把信封破坏了。在他的床底下放着一个箱子,箱子里满满都是寇静寄来的书信。楚辞想着,等他们老了之后,可以坐在院子里,一边品茶,一边拿出这些信,聊一聊年轻时发生的事。

楚辞没有急着拆封,放下之后又拿起第二封。出乎他意料的是,这封信并非是寇静寄来的,而是他的先生秦夫子寄来的。

上个月中他们刚通过信,按道理说,秦夫子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又寄信过来。

一定有事发生!楚辞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脸上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他连忙将信封撕开,迫不及待地看起来。

看着看着,他的表情由惊转喜,只因为发生的事并不是坏事,而是一件大好事。袁山县学的孔山长因年岁渐大,故辞去山长之职,回家荣养了。在他离开之前,已经向本县分巡道递了推荐信,上面推荐秦夫子担任县学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