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4 章(1 / 1)

快穿之完成你的执念 淇泮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良娣一个痛快。然后封剩下三人为嫔。

孝期未过,这干净的后宫,一下就被大臣们给盯上了,当然,这时候,他们只敢在心里盘算。

明澜可是烦透这后宫六院了!

老皇帝自己是走了,可这满宫的女人,怎么安排全成了明澜的事情!

赵潜知道她的苦恼后给想了一个好办法。

后宫分为东西两边,赵潜让明澜将所有太妃都迁到西边,然后在中间选一道宫门作为走动通道,其余都关上,如此一来,彻底隔开了东西两边。既占了大半个皇宫,也不怕这些人闹出什么幺蛾子。

这个办法当然好了,宫殿少了,赵潜更不可能纳妃了。明澜倒是想这么干呢,但是传出去可得被戳脊梁骨。

赵潜捏她鼻子:“你这满心算盘打得噼啪响,装不会装不懂!就等着我来给你出头是不是?”

明澜谄笑着抱住他:“谁让我家夫君厉害呢!谁让我家夫君最最好呢!”

赵潜哼了哼,龙屁被拍得很舒服,慢悠悠地晃去写圣旨了。

这旨意很快被大臣们知道了,满朝哗然。

最初大家不敢说皇帝,于是攻讦皇后没有统领后宫能力,做出这样不合常理的事情。

赵潜盯着对方,幽幽地说:“这是朕的旨意。”

某大臣歇菜。

然后,众人又开始苦口婆心地劝说皇帝:“东西六宫都是皇帝后妃居所,太妃们应当按照祖上规矩,住到慈安宫去。”

赵潜说:“朕不打算纳妃,太妃们伺候先帝有功,全都挤到慈安宫去,你们于心何忍!”

众位大臣震惊,如潮水般纷纷站出来,想和皇帝谈谈,什么叫“不打算纳妃?”

赵潜面无表情:“众位爱卿是打算在先帝尸骨未寒的时候,和朕谈谈纳妃之事?”

大臣垂死挣扎:“以后……”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如今,谁对此感兴趣,朕倒是可以考虑送他去礼部主办婚丧!”

所有有上进心的大臣集体闭嘴。

等到赵潜回到后宫,明澜立刻对他伸大拇指。

赵潜捏住她的大拇指:“攒着!回头我一一来拿!”

赵潜对先帝感情不深,但到底是亲生父亲,所以虽然皇帝只需要守孝三个月,但是赵潜依旧决定守孝一年。如今种种大事办下来,不过才过了半年,还有半年时间。

明澜笑:“可以啊,就看皇上您如何表现,能拿多少了!”

赵潜翘了翘嘴角:“你别后悔就好!”

作者有话要说:  大臣:皇后,后宫是给您的后妃住的!

赵潜:朕没有后妃。

大臣:【大惊失色】皇上!广纳后宫开枝散叶是国之重事#¥%&……

赵潜:恩,你挺专业,以后去礼部吧,皇室宗亲的开枝散叶大事就交给你了。

大臣卒。

…………………………………………………………

发现一个尴尬的事儿,原来那个背叛的小宫女儿叫小雁,和赵潜的宝贝女儿有点重名了。。。。。诶,向皇上和娘娘道歉,都是小粽子的锅,不是作者的错。毕竟小粽子那时候也不知道小雁儿的事嘛啊哈哈哈

105、皇家夫妻17

结婚近二十年, 赵潜和明澜已经水乳|交融,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虽然如今身份境遇有所改变, 但是两人都是抱守初心的人, 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一年孝期过去,劝诫赵潜纳妃的奏折在桌案上叠了高高几摞,赵潜只收不表示。等到所有的谏言议论几乎达到了高|潮, 赵潜突然下了一个旨意, 让人在他办公的乾清宫后殿重新整修,打通主侧殿, 扩大面积, 从今以后,帝后合住!

所有的大臣都懵了,皇帝这不按套路出牌啊!都劝您雨露均沾了,您居然还一意孤行, 把皇后挪到乾清宫里来!

乾清宫是哪儿!商量国家大事、历来皇帝居住之地啊!

大臣们全都激动了,一个个“冒死谏言”, 想要纠正皇帝这荒唐的决定。

这时候纳妃什么大家全都忘记,注意力全在皇后住到乾清宫这种“不合祖制”的事情里。

赵潜就此事, 和所有“正直”的大臣们你来我往整整拉锯了至少七天,把那些迂腐的老臣撤下去好几个,替换上了自己的人,最后终于勉勉强强, 非常不高兴地同意了。

赵潜退了一步,只给皇后留了可以随意出入乾清宫后殿的权利。即便如此,依旧龙颜不悦了小半个月,让剩余的大臣战战兢兢。

事情慢慢平息,回过神来的几个聪明人突然看出了这整件事的关键之处。倚老卖老的大臣下去了三分之二,新上来的都是往日兢兢业业但是不太显眼的人,本以为这些人不过如此,谁知道,一段日子过去后,一个个竟然做得得心应手,显然是有备而来。这是前朝。

再看后宫,原先大家纷纷谏言的纳妃之事再没了后续,皇后反而多了一个能随意出入乾清宫的特权……

这整个事情细思极恐。

而赵潜,回到后宫,朝明澜又收了一个“大拇指”。

明澜已经不想点赞了,出孝后的日子不太好过……腰酸背痛,哭兮兮……

在朝臣们被赵潜这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套路弄得安静如鸡的时候,赵潜登基后的第一件喜事来了。

在辛勤收“大拇指”的赵潜的努力下,明澜的月事又一个月没有来了。

两个月后,皇后有孕的消息公布。

想往宫里送女儿的大臣都开始三思而后行了……即便进宫,又有孩子又有宠爱还有地位的皇后,还有谁能争得过她?

赵潜的后宫终于安静了下来,没什么人——至少明面上——没什么人再关注他有几个后妃,今晚去哪里歇息了。

先帝后期,蛰伏的赵潜并没有真的浪费时间,而是细细观察着整个朝政,心中构建未来的蓝图,等到他终于登基,大权在握,各处关键都有了自己的人后,终于大刀阔斧地革除旧弊,颁布新政。

整个王朝开始如初春的嫩芽,欣欣向荣起来。

怀胎十月,明澜再次诞下一个健康的皇子,赵潜给三皇子取名赵彬。同时,小雁儿的名字也终于在这位父亲纠结了多年后彻底确定了下来,取名赵樨。木樨为桂花,小雁儿出生时正是桂花飘香时节,桂花貌不惊人,色不媚众,但是幽香沁人,百花无一可匹。同时同皇子一样,从“木”字辈。从中可见赵潜对这个女儿的看重。

除了取名之外,赵潜直接下旨,正式册封了开始上学的小雁儿为长公主,授金册金宝。小雁儿成了所有皇家女儿里,最小受册封的公主。

最近被赵潜折腾得团团转,忙得晕头转向但是对后宫人抱着观望态度的前朝,这次彻底绝了指点赵潜后宫的心。

明澜年纪有些偏大了,怀孕生产都没有前头几胎容易。照顾着夜里啼哭的小儿,对着赵潜发狠:“以后再不生了!”

赵潜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