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蝗虫(1 / 1)

成为虐文主角后 俗世鸭 2611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63章 蝗虫

  洛晞一脸温和, “你看,渔阳这边刚刚经过暴动,百姓不安, 自然不能缺少兵力。”

  洛昱恍然大悟,迅速消除了内心的疑惑,“那确实需要扩军。”

  洛晞谆谆善诱,“巴鸿本只是一守军将领,对阵杀敌的本识不够,孙侍卫他们不能轻易离开我这里, 想要去战斗外面的盗匪,我还缺一个监军……”

  洛昱拍了拍胸脯, “我来!”

  忙忙碌碌半个月,洛晞又道, “河道清理完毕, 还缺个监督的人……”

  “我来!”洛昱自告奋勇。

  一个月后,洛晞再道, “百姓种地的情况也不知怎样,最好有个人替我四处去看看……”

  “我来!”

  看着勤勤恳恳的小蜜蜂四处忙碌, 等洛昱一走, 洛晞终于抽出了空闲, 将那些暗地里给他做手脚的人再次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顿,又撸了一批人杀鸡儆猴。

  洛昱能够歇口气的时候, 已经是六月了。

  洛晞特意替他斟了一杯茶, “外面——”

  “庄稼我看了,抽了十来个村子检查,基本上指令都下达了下去,没人偷懒耍滑, ”洛昱脱口而出,“家里人多的,连房屋都修缮了一遍。”

  洛昱简直是心有余悸,他总算知道,洛晞这里为什么没人内斗了。

  因为事情多,洛晞问的又格外细致,要求每一项资料都有具体的数据,所以需要官员不断核查。

  以往囫囵吞枣写个数百可以过关,如今洛晞要求精确到个位,还不定时抽查,增加了无数了工作量。精力被消耗,内斗的精气也被消磨干净,自然没几个内斗了。

  洛晞无奈一笑,“我又不是什么黑心人,怎么可能让你一直忙碌?我是想说外面都差不多忙完了,给你放几天假,让你休息休息,好好恢复精力。”

  洛昱顿时松了一口气,满眼感激。

  两兄弟闲聊片刻,洛昱问起了正事,“那些叛军要怎么处理?”

  洛昱对这些人的感情很复杂,一方面,他们里面许多人都是当时被群体带着走,自己本身愤怒交加;另一方面,他们的罪行也是实打实的,给渔阳造成的伤害,没个好几年都很难恢复过来。

  洛晞不以为然,“全部修路去了,我给陛下上了折子,说人数太多,牵涉数目太广,所以干脆将人都留在了渔阳。”

  两千多个青壮劳动力,也就是两千多个家庭,一旦破碎,渔阳内部怎么也得再波动一次。

  “正好,”洛晞展开了地图,“中央区域的路,冬日就修完了,东方和北方也修完了,如今该修南方和西方的路,修完路去修堤坝,人手越多越好。”

  洛昱问道,“二哥,你不会觉得,他们这些人实在太过,怕是于社稷有碍?”

  主要是,这些人可是把上一任太守给杀了。

  洛晞打了个哈欠,“所以啊,不能只折磨一阵子,要利用一辈子。人一死,也就没了价值。”

  天色已晚,洛晞回去睡了。

  洛昱看着洛晞的背影,忍不住想,二哥让他这几日多多休息恢复精力,不会也是想着多次用用他吧?

  信鸽哼哧哼哧朝着洛晞蹭蹭,洛晞捉住信鸽,取下了信件。

  杨延春日选择了外放,地区离洛晞不算远,中间只隔了一个州府,离湖广更近,两地就是挨着的。

  比起洛晞上下敲打拉一打一的手段,杨延就更加雷厉风行些,干脆“请”了不少地区大族的青年优秀子弟,给了个高大上的名头,让他们进了军队历练。

  当然,军队里面一切事务保密,最多半个月让家人见一面。手里捏着人质,杨延一边加快速度给人质洗脑,一边一脚把大族踢开,自己处理政务,时不时还得问一问洛晞的意见。

  洛晞看的嘴角直抽,杨延这手段太过粗暴,怕是得罪了不少人,最近给他下绊子的人不少。

  一边写信,附上解决方式,洛晞一边思念远方的人。

  表面一本正经,洛晞悄悄画了一幅画,并在信件上注明,让他盖个印章,算是纪念。

  等画晾干后,将信件和画小心包好,洛晞戳了戳信鸽,“再帮我跑一趟。”

  信鸽蹭了蹭洛晞的手,展翅从窗户飞了出去。

  杨延那边收到信件后,二话不说,先给信鸽端来了点心,让它好好歇息片刻。

  看完信件,杨延还满脸笑意,等展开画——

  画上的人物纤毫毕现,就是在床上,衣衫半褪含而不露,比杨延看见的小册子要更加让人激动几分。

  画上主人公的脸,一个是他自己,另一个自然是他朝思暮想的人。

  这画还能盖私人印章???杨延咬牙,难道洛晞还想着流传千古?

  杨延下意识握紧了画,看向信鸽,“他让你送来的?你确定没带错?”

  “咕咕咕。”信鸽歪头。

  养了许久,基本的反应杨延自然能看懂,不由冷笑一声。

  “你出去!”杨延一把捉住信鸽,把它扔了出去,合上了窗户。

  “咕咕咕,”信鸽翱翔飞过来,气的在他窗户上一连戳了十来个洞,才解气飞远。

  “整日就惦记这些,”杨延一边腹诽,一边手脚麻利盖上了章,将画偷偷放好。

  -

  预热了许久的文会终于要召开,正是六月赏荷季,渔阳地区河流不少,荷花自然也多。

  虽然一开始目的是为了圈钱,但洛晞还是认认真真做事,把渔阳认真清扫了一遍,又邀请了无数的文人墨客过来助阵,还邀请了江南的一批学子过来游学。

  等到六月中旬,人们便渐渐过来了。

  “我还以为渔阳应该还处于破败之中,”一名文人感慨不已,“这地方虽然还比不上京都富裕,但百姓们个个面有红光,无人乞讨,也算是治下有方。”

  他们虽然是文人,但也关心朝廷的事情,尤其是像渔阳内乱这种在报纸上占了大篇篇幅的事情。

  下面的弟子有些震惊,“我还以为渔阳今年没办法恢复过来。”

  想想他们顺流而上看见的一路金黄的麦田,鸭子在河水中游动,明明还没到丰收的季节,却也能感受到百姓的喜悦。

  施家主有些激动,连日携着重礼,前来拜访洛晞。

  洛晞秒懂,叫来洛昱,“我这些日子也极为忙碌,外面来了不少人,你替我接见一二,我还替你安排了几个助手。”

  施家主对着洛昱和蔼极了,洛昱这些日子也和不少人打过交道,自然知道该流露出个什么态度,热络和施家主走了。

  文会定于六月二十五开始,七月初五结束,江南的规矩也掺杂在里面,这些时间,各人可以开讲坛,也可以互相辩论,互相挑战,洛晞也下了血本,特意留出后面一期内容,准备专门报道此次文会。

  如果有文人愿意出书,洛晞也可以帮忙印制,放在自己的书店里售卖。

  看见这么多外地人过来,本地人经营的商铺和小摊小贩都经过再三敲打,不允许宰客,不允许随意涨价,官吏会时不时检查。

  宋大家一行人进了城门,就恰好看见这一幕,小摊小贩们个个脸上挂着笑容,向他们兜售自己的点心或是糕点。

  好奇当地的民风民俗,宋大家干脆让自己的学生们都歇下,自己买了一碟点心,顺便向周围的人问一问太守如何。

  说别的,老汉还真不怎么会说,但说起太守,老汉倒是话不少,“太守真好,组织人手帮我们修了房子,还督促我们春耕……”

  宋大家越听笑容越多,时不时和老汉对话一二。

  “哼,哗众取宠。”其中一位弟子不忿道。

  有人喜欢自然就有人不喜欢,这位弟子倒是觉得,洛晞弄出个报纸扬名,文人个个投稿,倒是让他们没了心思去钻研学问,尽去写一些乱七八糟的诗词话本。

  那些先贤的文章,难道不更加值得钻研?

  宋大家摇头,“你就看见了这,怎么就没看出报纸好的一面?”

  弟子一撇嘴,“要不是报纸,渔阳怎么会内乱?”

  宋大家好笑,“那让百姓什么都不知道,今年渔阳会饿死一批人,还要夸上任太守仁慈,那就好了?”

  让宋大家选,他宁愿有了报纸,好歹知道个一二,懂得自己是为什么会饿死。

  弟子一时语塞。

  渔阳附近的村子里,村长正唾沫横飞,督促村民养鸭,“既然太守说了,那自然是有道理,便是养只鸭子,也花不得多少……”

  底下的村民辩解道,“还不是我那媳妇,她怀了六个月孩子,正是嘴馋的时候。”这鸭子便因此进了锅。

  村长拄着拐杖,道:“那就再养一只。”

  村民讪讪一笑,答应了,“其实我家也还有三只。”

  傍晚,村长刚想说散会,就看见田地处一片黑压压的。

  村长年纪已大,眼神不太好使,问身边的人道,“那是什么?”

  村民仔细一看,惊恐叫道,“那是蝗虫啊!”

  地里的粮食就是村民的命,村民心口一疼,就看见一只鸭子从水田里跳出来,一口将离的最近的蝗虫给吞了下去。

  蝗虫、鸭子战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