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1 / 1)

长生九万年 望穿冬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上面蒙着一层黑色的布,不用说,其中放着的就是第一件拍卖品了。

而当这女人出现时,一点都不含糊,直接进入主题。

声音清脆,带着几分穿透力:“尊敬的各位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这次的国际古董拍卖会现场,这次的拍卖会,是由七名国际著名考古学家合作举办,并且背后靠着埃及的一个古老的财团!今天将会在这里为大家呈现大量神奇的古物,希望大家喜欢!”

呼……

声音落下,现场安静得很。

这种场合,没人鼓掌,也没人喝彩,所有人更好奇的是,这女人手中的古物到底是什么。

同时……也在好奇,一号包间中的人,这么早就挂出了灯笼,是不是因为知道了第一件拍卖品到底是什么东西。

那女人也看出了众人真正关心的是什么,也不啰嗦,继续说道:“这件古物,是我们的团队,在国外一支探险队手中购得,它具体是什么,我也找不到答案,但是,我相信大家看到他的模样之后,会惊叹于他的神奇……”

女子故作神秘。

声音落下后,悬挂在拍卖台上空的那镭射灯啪的一声关闭。

现场再一次陷入一片漆黑……

而那女子,却是轻轻解开了手中的那块黑布。

嘶……

顿时,一团无比奇特的紫光,从她手中的托盘中释放了出来。

那光芒柔软,呈现一种淡淡的紫色,看起来不是很亮,但是却悄然之间,竟然将整个大厅都照得透亮,让整个大厅,像是进入了仙境一般。

哗啦……

下一刻,那些原本淡定的竞拍者们,全部都哗然了起来。

“这是夜明珠?”有人惊呼。

“不对,夜明珠是白色的光芒,这个光是紫色的!”很快又有人反驳。

“那这是什么东西?一种全新的会发光的宝石?”

“不管是什么,这东西,绝对是无价之宝啊!”

大厅中,那些人惊呼的声音不断。

正常情况下,这种神奇的东西,应该放在最后面才对,却没想到这次的拍卖会竟然反其道而行……一开场,就来这么震撼的东西,实在是意外。

不过……

就在所有人惊呼不断时。

一号包间中,叶北透过窗口,目光幽幽落在那珠子上,却没有丝毫波动!

因为,那颗珠子,他恰好认识,曾经也见到过。

(本章完)

正文 第79章 079李白

祥和酒楼,拍卖场。

那些前来的权贵们,很显然是被第一件拍卖品给震撼到了。

那主持拍卖的女子见状,对气氛相当满意,声音轻轻,这才继续说道:“这颗珠子无名,但是我想,若是在座的各位先生买来,送给您女友的话,她肯定会非常喜欢……同时,您也可以为这独一无二的珠子,取一个独特的名字!这颗无名珠,起拍价为一千万!”

一千万?

这个价格,仅仅只是对现场少数人而言有些高。

但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轻松承担的。

“一千一百万!”

有人开口,是一名衣着华贵的女子,看到那珠子的一刻,眼神中精光不断,仿佛被彻底吸引。

“一千三百万!”

又有人开口,这次是一名中年男子,不过在他旁边,坐着一名穿着艳丽的女人,那女人满眼亮光,拉着那男子的手臂,像是在撒娇。

“一千五百万!”

仅仅只是刚开始,这珠子的价格,便是一路开始飙升!

那些人,仿佛已经忘记了一号包间中早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挂出了灯笼!

不过……

还是有人比较聪明的!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二号包间中的吴少和他父亲,虽然也被那珠子给震撼到了,也忍不住想出手。

不过,最终还是理智占据了上风。

当下面那些人在纷纷竞拍时,这两人找了纸和笔,悄悄的将那些竞拍人的名字,一个个全部写了上去,有些不记得名字的,更是直接掏出了手机,放大倍数,将那些人的模样给拍摄了进去!

若是那些人知道他们心中所恐惧的吴家人在做这种事情的话……绝对会当场吐血不可。

……

“又遇紫光石!也算是一种缘分!”

当外面竞价不断,无名珠的价格,悄然间已经提升到了三千万,无数人额头上都为此渗出汗滴时,一号包间里,叶北却是悠然坐在椅子上,对那些价格,丝毫不关心,嘴里轻喃。

目光从那紫光石上移开,透过另外一扇窗,看向古街。

春分时节,万物复苏。

对于其它地方而言,春分或许只是代表着每一年中的某一天罢了。

但对古镇而言,却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时间虽然尚早,但各家门店外,都已经亮起了红色灯笼,一些穿着民族服饰的男女们,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叶北远眺,看到这景,思绪幽幽飘远,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一件与这毫不相关的趣事。

那一日,少年一袭白衣,游历山川,途经一河边。

时辰尚早,一位老妇人,目光混浊,却不断的在一块石头上,磨着一根铁杵。

少年背负着双手,安静看着,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瞳孔中,却是深邃得很。

妇人磨得认真,转眼间,天色已尽黄昏。

少年这才上前,声音淡淡:“杵,还是磨石头?”

妇人停手,伸出衣袖,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转身,看向少年,目光中带着沧桑,脸颊布满皱纹,嘴里却是轻叹:“岁月难熬,只是借此打发时间,等待一位故人罢了!”

少年听完,沉默许久:“只要这铁杵天天磨,就会越来越细,而这石头也会逐渐抹平,总有一天,一切都会消失,可故人若是还不出现呢?”

“有一个念想总归是好的,铁杵可以换,石头也可以再找!”妇人回答。

少年闻言,闲来无事,静站在河边,任凭岁月流逝!

那段时间,有许多游人途经此地,可少年却逐渐发现,每当有人问起,这妇人给出的答案,都会各不相同,其中最让少年记忆犹新的是……有名男孩途经至此。

男孩纳闷,上前询问:“老婆婆,您杵做什么?”

“我在磨针。”妇人回答。

男孩吃惊的问到:“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

“只要天天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妇人笑呵呵的回答。

那男孩长大了,成为了一名著名的诗人,并且将这次的经历流传于世,形成了一句至理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岁月流逝,后世人誉其为诗仙,而那男孩,还有一个另外一个名字,他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的名字,叫作:李白!

许多年后,那白衫少年曾又遇李白!

两人在高楼之上,相谈甚欢,李白作诗一首: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可惜曾经的男孩,已到暮年,并不记得曾经在小河边见到过的白衫少年竟是同一人,作此诗只是在感慨少年的仙气飘飘,不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