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9 章(1 / 1)

楚大人的美娇娘野翻了 清画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娘,您这儿帮我们这么大的忙,我们还没感谢您呢。”

“不用了!”

陆笙笑着道:“此事很重要,不能推辞。”

几人闻言,只好作罢。

“记住,莫要再和任何人提起此事。”

临走前,陆笙又叮嘱陈小芳的丈夫一声。

第410章 意外吧

陆笙到里正家时,梁平正巧换完车从院子里走出来。

“梁大哥。”

见到她,梁平有些惊讶。

“小笙,那边好了?”

陆笙点头,“已经好了,没什么大碍。”

“你这是要回镇上吗?要不,我再去和里正叔说一声,让他借我牛车送你回镇上。”

他方才在半路时就碰上了送陆笙她们过来的马车,知道陆笙应该没车回去。

“不用。”

陆笙淡淡一笑,“梁大哥,你先回去吧,家里还有客人,我有些事儿要和里正叔说。”

梁平点头,又问:“那你几时回镇上?什么时候要回去就和我说一声,我送你回去。”

这眼看着太阳都已经偏西,等陆笙回到镇上,只怕天都暗了。

“梁大哥不必担心,我已经和我舅舅说过,让他酉时过来接我。”

梁平闻言点了点头,“那行,那我就先回去了。”

陆笙笑着微微颔首。

“哟!”

梁平刚离开,方氏正巧从屋里走出来,见到陆笙,顿时大喜。

“笙丫头,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不久。”

陆笙进了院子,笑问:“婶,叔在吗?”

“在的在的!”方氏笑着连连点头,“在屋里和你陶大哥说话呢。”

“陶大哥?”

陆笙挑眉,“他还没回玉山镇啊?”

玉山镇正是陶嘉老丈人所在的小镇,因为做生意的缘故,陶嘉大多时候都在那边。

“没呢,你嫂子带着你小侄子先回去了,他要开春再回。”

“娘,谁来了?”

陶嘉听到方氏跟别人说话的声音,忙高声询问。

“是笙丫头,说是来找你爹的。”

方氏说罢,忙让陆笙赶紧进屋。

“笙丫头?”

里正一听说是陆笙,连忙起身,把坐他对面的陶嘉看得出来一愣一愣的。

不明白,陆笙过来有什么好激动的。

“叔,陶大哥。”

“哎哟喂!”

里正笑呵呵地迎了上去,看着欢喜道:“你这丫头,从过年到现在,也没见你过来看叔一眼。”

陆笙一脸无奈,“食肆有些忙,我哥和我小堂舅都在念书,我得要帮忙的。”

方氏笑呵呵地道:“你别理你叔,他知晓的。”

“你是……小笙?”

陶嘉有些不敢置信。

他已经很久没见到陆笙了,春节回来到现在,他见过陆然,却没见过陆笙。

上次回来让陆家的人过来一起吃顿饭,不过,后来听陆然说家里来了客人,陆笙在招待,所以没有过来。

他还以为,那只是陆然替陆然找的借口。

毕竟,在他的印象中,陆笙还是那个一见人就低着头,胆子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姑娘。

可眼前这姑娘,明媚耀眼,说话更是落落大方,没有任何拘谨和无措。

若说她是另外一个人,陶嘉是相信的。

“意外吧?”

方氏笑道:“咱们小笙如今可了不得了,开那个食肆没多久,那收入比你东奔西跑多年的人还多数倍。”

“是吗?”

陶嘉不以为然,只觉得母亲在夸大其实。

他东奔西跑这么多年,兜里就算没有百万两,也有几十万两了。

他还真不信,一个刚开张不久的小食肆,能挣得有他多。

第411章 买地(二合一)

见儿子这态度,方氏就知他不信。

“你可别不信啊,人家之前一天收入就有几百两,现在更是一天上千两不止,比那大酒楼一天挣的还多呢。”

“一个小食肆,能容纳的客人不多吧?”

陶嘉还是不太信。

“人家做了三餐,什么早餐中餐晚膳的,娘去过一次,那客人排的队哟,简直长得吓人!”

“行了。”

里正无奈道:“你们娘俩也别争了,小笙还在这儿呢,问问她不就行了?”

“果真如此吗?”陶嘉问陆笙。

陆笙淡淡一笑,“差不多吧。”

陶嘉一惊,“不知,这里头卖的什么,竟这么多人吃?”

“都是一些新颖的吃食。”

陆笙寻了张椅子坐下,继续道:“陶大哥若是好奇,明天倒是可以去看看,想吃什么我请您。”

“那怎么能?”

不能陶嘉说话,方氏已经开口:“都是做生意的,笙丫头,你可不能做亏本生意,你陶大哥不缺钱,不必替他省着。”

陶嘉耸了耸肩,一时间也不知这是自己亲娘,还是陆笙的娘。

陆笙轻笑,“一顿而已,我还能请得起的。”

陶嘉笑着颔首,“那大哥明日就不客气了!”

陶嘉和里正长得有几分像,容貌帅气,身材硬朗,虽是生意人,但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温和之气。

“对了丫头。”

里正笑道:“你的事叔已经替你说了。”

“是吗?”陆笙大喜,“我此番前来,正是想问问您这事儿。”

她之前想和里正买了百亩地,准备留着种土豆和西红柿的。

去看过之后,她相中了一片地。

不过,那附近有一些是别人家的,她想全都买下,所以托里正去和那些人家协商一下,若是不愿意卖,租给她也行。

“他们都已经同意租给你,不过,要价可能有点高。”

说到价钱方面,里正也有些为难。

“一亩多少?”陆笙问。

“说是每年给他们五两银子一亩的地租。”

“什么?”

方氏双眼一瞪,“五两银子一年?他们怎么不去抢?”

里正轻叹,“我与他们说了,只是他们知道是小笙要的之后,便执意不让步。”

连他的面子都不给,他总不能强迫人家不是?

都是一个村里的,再加上自己是里正,也不好说什么。

方氏听了冷哼,“这一亩田顶多就产三石多,这是丰收的时候,遇上大旱时,连一石都没有,他们还真敢开口。”

这卖出去,一年一亩田顶多也就挣个二三两。

这还是包括劳力费的,现下不用自己出力反而想要得更多。

这摆明了拿陆笙当冤大头了。

“小笙,既然他们不让步,那就罢了。”

方氏劝道:“大不了往别处买去,可不能惯着他们,什么人啊这是?”

都是一个村的,哪能这么坑人呢?

陆笙心下一暖,忙笑着点头,“好!”

她看向里正道:“叔,不知,那附近的田都是谁家的,一会儿让他们过来,我有话要和他们说。”

她要百亩地,那一片余下的二十亩都是别人家的,只有八十亩无主。

不过,她买下之后,那以后便都是她的了。

那八十亩地已经处理好,就剩旁余的二十亩。

说起来,八十亩应该足够了。

不过,她空间镯里还有一些红薯和紫薯,是前世在山上种时放进去,想要多一些土地拿来育种。

“知道的。”

里正点头,“一会儿,叔去帮你喊人过来。”

陆笙笑着谢道:“我和您一起去。”

她自己去的话,那些人可能不会来,说不定还会坐地起价,让里正陪着去正好。

陶嘉起身,“我和你们一起。”

方氏点头,“行,那你们快些去吧,我去做饭。”

————

陆笙和里正父子去见了那十几户人家,最后,他们每家都派一个代表过来。

大抵都是家里能说得上话。

十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