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小吏(1 / 1)

被渣后她嫁给了九千岁 烟火惹尘埃 1937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374章 小吏

  卧房的蜡烛一熄灭,蹲在房梁上看了场大戏的阿九,颇为艰难而小心翼翼的挪动着自己的位置,心里盘算着等明日一定要把今晚上的事都告诉齐倩月!

  这场戏简直不要太精彩!

  房间里的光微弱着,只听得见几声微弱的缠绵的声音,对此习以为常的阿九脸色都没有任何的波动。

  不过从她的目光可以看出,多少还是带着些鄙夷的。

  外面的天色从黑沉逐渐的变得清明,薄雾被一层温柔的风轻轻的吹散开,暖阳悄悄的探出了头的,但很快却又被黑压压的乌云遮挡住,不出两刻钟便下起了雨来。

  姜瑗坐在房屋的走廊里,眼眸微眨着,伸着手接住从屋檐上滴落的雨珠,却又任由雨珠顺着指间的缝隙溜走。

  “在做什么?”高鹤从她身后走入,将手中一件微微有些薄的衣裳披在她的肩头。

  姜瑗伸手扯了扯衣裳,回眸轻笑着看他,“没什么,方才想起了些不好的事,不过现在已经好了。”

  这雨总是能轻而易举的引起人的愁绪,姜瑗方才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竟再次想起了幼年时自己每逢阴雨天自己缩在床角里的样子。

  只是高鹤一来,便能轻而易举的打乱她的这些思绪,令困扰她的阴霾散去。

  “现在还在春日里,这雨水寒冷得很,外面的风也是凉的,你近两日身体又不好,回屋子里去吧。”高鹤没有去多问,也没有深究。

  姜瑗的以往他不了解,但也猜得出七八分来,总归日子不好过便是了,不过没关系,日后有他陪在身边,日子就能好过起来了。

  姜瑗轻笑了声,朝高鹤伸出了手去,“我头晕,不想自己走进去。”

  高鹤盯了她两眼,沉默的抬手将姜瑗抱了起来,抬脚便进了屋将她放在床榻上,看着她苍白的面色,眉头微皱了起来,一手翻开了她的手腕。

  姜瑗的手腕上,绝蛊已经长大了到将近大拇指大小了。

  “还要养多久?”他略有些不悦的问。

  倒不是别的,只是养这只蛊,对姜瑗来说负担太重了,他不愿每日见姜瑗这般病恹恹的模样。

  姜瑗瞄了绝蛊一眼,见它的尾部已然是深红色,眉尾便挑了起来,“也就是这几日了。”

  以往听说养一只绝蛊少说也得要小半年,她这蛊也养得太快了些,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的血比较好的缘故。

  高鹤微微颔首。

  “你下午不是有客要来?”姜瑗轻声问着。

  高鹤递了个装着烫水的茶杯给她暖手,点头应了,“是有人要来,不是什么大事。”

  转眼,他们两都在东州待了两三天了,这几日倒也有不少人被高鹤带入院子里来,聊了没一会儿高鹤又把人给弄走了。

  元知州说要弄的收留难民的慈善堂这会儿也已经在招工开做了,而门外的施粥棚也搭建了起来,一日三餐施粥蒸馒头,倒显得还有些热闹。

  且因为高鹤在这儿,元知州也不敢在这些给百姓的东西上缺斤少两,也就自然不会再饿着他们。

  高鹤还带着姜瑗出去看了眼。

  这时候东州的百姓便和他们几日前刚来时看到的情况又不一样了,他们脸上虽一如既往的愁苦,可眼神里却并不再是绝望,显然有了活下来的信念。

  姜瑗还在人群中看到了她送过粮食的那个妇人,妇人怀中还抱着那个孩子,孩子脸上多了两分笑容。

  当然,做到这一切元知州到底补贴了多少钱财进去,那就不在高鹤的关注范围之内了。

  “昨日我还听说,你比较欣赏今日要来的这个客人?”姜瑗冰凉的手指因为茶杯逐渐温暖起来,她轻声问着高鹤。

  高鹤微微点头,“还算不错,这几天我审查了一遍东州这边的官吏,也就只有他比较能拿得出手了。”

  现在的高鹤可不会再打压人才了,他现在就想提拔两个真正的能干实事的人才出来,把东州稳定下来。

  而且再过不久,皇位更迭,也需要新一批的人才来替代朝廷里那些尸位素餐的大臣。

  “是什么人,还能得你这么一句夸。”姜瑗笑着打趣他。

  高鹤思索了一番,“原在元知州手下的一个小吏,姓宋名嘉运,人虽不大,却很聪明。”

  两人正说着,人便来了,一位侍卫将宋嘉运给请到了书房,这才来禀告高鹤。

  高鹤闻言看了眼姜瑗,姜瑗轻推了他一下,“行了,别看我了,你快去吧。”

  “别出门见风。”高鹤叮嘱了句,这才转身离开。

  书房里有些空荡,高鹤来之后也未曾置办什么东西放在里面,仅有几个桌椅摆着,那宋嘉运不知道高鹤找自己什么事,心里忐忑也不敢随意落座,就站着等他。

  见他推门进来,便很是恭敬的弯腰,“下官见过督公大人。”

  “起。”

  高鹤随意说着,随后坐到主位上,这才随意看了他一眼,“坐吧,今天找你来是有些事想问你。”

  宋嘉运战战兢兢的将半个屁股坐到椅子上,闻言心里咯噔了一下,哪怕他什么都没做,都不免有些慌张起来,“不知督公大人是想要问什么,下官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些难民你也看到了,若是给你安置,你当如何?”高鹤也懒得跟他废话,一来便直奔主题。

  宋嘉运犹豫了好一阵,还一边打量高鹤,见委实是捉摸不透他的心思,这才狠了心,干脆说,“若是交给下官,下官定然会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但并非这般免费施舍,要将慈善堂的修建交给他们去做,尽快让他们安定下来……”

  直觉告诉他,这是个机会!

  宋嘉运在东州来了将近两年,见证了不少东州官僚黑暗之事,他内心那颗向民向国的心早就被抹得所剩无几了,只能装傻充愣的让自己清白存世。

  但高鹤问起这个问题来,宋嘉运本来还是想敷衍着过去的,但他心里却总觉得高鹤不是找他来听这些废话的。

  若是他这次答得好,或许一条青云直上的路,就在他的眼前铺开了。

  宋嘉运越说就越发激动,眼神隐隐兴奋起来。

  高鹤眼神微转,“你如何保证自己设想的这些事能顺利的施展呢?”

  宋嘉运被打断了话还有些错愕,听见高鹤的问题后思索了一番,眼神中带上一抹狠意,“武力镇之。”

  在东州现在的情况下,好言相劝柔和手段显然并不可能,只能刚柔并济才能好好推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