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轻易看懂。鬼子这边翻译组,工作量平白无故增加了几百倍。终于触动了鬼子的底线,鬼子开始派人疯狂的排查。想要找到父辈们,将父辈们一网打尽。”大海说道。
“听到这里不都是好事情吗?这些宣传一下,都可以拍电影了。”我说道。
“开始的时候窗户是没有铃铛的,那一次父辈们差点全军覆没。还好收留的两位红军牺牲了自己暴露逃跑,带着鬼子一路追赶。给父辈们机会抱着器材落荒而逃,才躲过一劫。这个才让父辈们发现,光有教堂还是不够的。需要掩盖一些东西,并且一些保密措施。”大海说道。
“就是那些铃铛?”我说道。
“是的,后来就有了这种木桌掩护和窗户上的铃铛。床边其实还有一个暗槽,暗槽里面有二十几米的麻绳,足够在鬼子来之前逃全部逃生出去。”大海说道。
“要是来了就跑?这些军服是怎么来的?”我说道。
“父辈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电报机就那么两台。两台电报机显然比父辈的性命还要重要,那次之后的半个月后又有鬼子组队摸上了阁楼。当然这一次我们也不是孤军奋战,红军给我们驻扎了三个排派上了用场。没有伤亡的俘虏了七位鬼子,暗藏在阁楼里。”大海说道。
“这军服和军旗就是这么来的?但是当日鬼子在教堂消失了七位,不会被发现教堂有问题吗?”我说道。
“战争年代,没你想的那么严谨。七位俘虏被锁在了这个小阁楼里,反而成了我们突破电报的手段。”大海说道。
“鬼子帮我们翻译?”我不解的说道。
“要是能帮,就笑了。是鬼子暴露了一个消息,之前说鬼子们开始不用英语发电报。我们翻译出来的东西我们都看不懂听不懂,用了许多方法都没有用。一次父辈们从一个汉奸手里花高价买到了五十音,试着按顺序翻译并艰难的朗读。朗读的内容是一九四一年九月,接受到的一组长电报。读到一半的时候,父辈们也不知道自己这样的翻译对不对。但是听到我们朗读的七位鬼子疯了似的发出咯咯傻笑,甚至有的拿头撞墙,拔出他们嘴里的塞子他们就傻了似的大喊着万塞~万塞。”大海说道。
“万岁?怎么回事?”我说道。
“你还不明白?翻译出来的日语能让鬼子高兴的大喊万岁。这说明什么?从当时鬼子的表现,显然是能听懂父辈们翻译出来的东西。那么说明父辈的破译逻辑是对的,读出来的解释日语。父辈们抄录了一份,找到了一位汉奸读了一次。汉奸就傻眼了,说出了意思。”大海说道。
“到底说的是什么?”我着急的说道。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历史上是什么日子你知道吗?”大海说道。
“别卖关子了。”我着急的说道。
“历史上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鬼子们袭击了珍珠港,而这份电报的内容正是准备袭击珍珠港的计划书。”大海说道。
------------
《真理之门》ll后篇
“珍珠港?袭击珍珠港不是成功了吗?”我思考着说道。
“如果鬼子那时候真的成功袭击了珍珠港,那么今天的你我说不定都属于岛国。”大海说道。
“你这什么意思?”我说道。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你知道鬼子为什么要袭击珍珠港吗?”大海说道。
“不知道,我怎么可能知道。”我说道。
“鬼子们当时入侵我们,搞了九一八、搞了卢沟桥、搞了淞沪和搞了南屠。在陆地战争中一路高歌猛进,我们其实非常被动。但是鬼子们也有他们怕的东西,米国和鬼子们签订了协议。断了他们的钢铁和石油,限制了他们跨海作战。你要知道鬼子们出门就是海,这让他们显得非常被动。于是他们想到了袭击珍珠港这个计划,用来改变当时的现状。”大海说道。
“我不懂,袭击珍珠港就能解决米国的问题了?”我说道。
“米国想要打鬼子的话靠的是什么?两国中间可隔着一个太平洋呢。”大海说道。
“战斗机和海上航母吗?”我说道。
“这些都需要什么才能行动?”大海再度问道。
“石油吗?”我说道。
“当时也不知道鬼子们是怎么查到的,这个珍珠港停满了美国的舰队和战斗机。供给战斗机的油库必然也在附近是吧,这要是几次轰炸下去。砸坏了战斗机和航母不说,要是砸到油库那么整个珍珠港是不是就没了。没有了油库,那么米国还有什么资格跨过太平洋进行反击?”大海说道。
“你这样一说我倒是明白了,可珍珠港不是被袭击了吗?”我说道。
“袭击珍珠港的目标是冲着油库和航母舰队去的,但是珍珠港事件直到结束之后也一个都没炸到。反而使得米国还有机会反击了三颗原子弹,这里面靠的是什么你想过没有。”大海说着再度拍了拍身旁的木桌。
我脑子里一片翻腾,木箱?电报?我们?
“三件军服?”我当时就喊了出来。
“算你不傻,是的。当时从汉奸嘴里得到鬼子要袭击珍珠港时,祖父门也都傻了眼。而这份电报也只是一份声明,也就是说在这里攻打我们的鬼子只有知道的权利。没有反驳的权利,但如果成功的话历史真的可能会被改写。”大海说道。
“我们做了什么?父辈们做了什么?”我着急的说道。
“你还记得大悟的父辈学的是什么专业吗?”大海说道。
“你刚刚说的是无线电吗?”我说道。
“这里有四张木桌,父辈们说原本放军服的木桌里是一台半个人大的军用无线电对讲机。”大海说道。
“军用无线电对讲机?”我有些发蒙,这里面掩盖的东西似乎马上就要被揭开了。
“当时父辈们用这间教堂的地契和鬼子们换了一驾鬼子的运输机,不过后来地契估计是在战争中遗失了吧。借飞机的借口是归国华侨想要坐坐飞机。当时里面的细节父辈们也没细说,并且强制性的重复了三次是鬼子的军用运输局,不是战斗机。”大海说道。
“等等,运输机?三件军服?父辈们不会是去了珍珠港吧?”我说道。
大海再度点起了打火机,光亮瞬间照清楚了他的脸。
随后缓缓熄灭,点点火星在半空中忽闪忽闪跳动着。
大海沉默了片刻说道:“大悟的父亲作为指挥,向红军借了一名会开飞机的高级人才。和大胡子神父的祖父三人穿上了鬼子的军服,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一日出发。横跨太平洋,守候在太平洋边界。”大海说道。
“怎么了?继续说呀。”我着急的说道。
“祖父们的故事到这里就没了。”大海说道。
“我去,这里就没了?”我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