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7 章(1 / 1)

重生年代养大佬 肚肚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时候,他们家的老三媳妇汪翠云,也请了一个住家保姆,所以对于请人继续住在这个院子里守着,那是一点都不介意的,要是没发生孩子们雇佣住家保姆这件事,他们夫妻两个是万万不敢去花钱雇佣人的。

  “您说,一个月给我们八块钱,这间屋子给我们住,灶间可以给我们用?”这简直跟倒贴给他们钱租房一样。

  反正两人也没有买房子盖房子的钱,倒真的是心动了。

  一个月八块,听上去是不多,但是他们省去了本应该付出的房租,而且红姐那边时不时还给提供补给,那他们找点活儿干着,岂不是就光存钱光紧张了,那两三年之内他们就能盖房子了呀。

  这好事不做的是傻子,两人立刻跟谢国居夫妻两定下了约定,还写了条子。

  一方保护院子里的财产,不受到侵害,就当个看门人一样。

  一方支付八元一个月的佣金,但是只开放他们住的这间屋子和院子以及灶间是使用权,等他们回来的时候,两人需要搬走。

  时间上,谢国居定了一年,因为一年后,他们是打算回来的,就算在那边发展,那到时候再续签也没有问题的。

  巧娟开了谢琳琅夫妻两个的房间,该洗刷的都拿出来洗刷,该晒晒的拿出来晒晒,连续来回了三四天,才重新将打扫干净的房间给锁上,跟两人道别,付了半年的看门钱。

  他们回来也将近一周了,扫墓扫完了,这边也打扫好了,还雇了两个看房子的,夫妻两就打算回去了。

  此时他们是真觉察出钱的好用了,现在谢家的情况是,老大老二都回了老家,在四亚那边的小家里,有个经常跑出门的谢森,还有个奶着孩子的老三媳妇汪翠云,要是他们家里没请个住家保姆,估计谢国居夫妻两个,都不敢跟着谢森一起回来扫墓。

  毕竟奶孩子的汪翠云,是肯定兼顾不了家务活和带另外一个活蹦乱跳的闺女的。

  所以在两月前汪翠云跟谢森商量好了,找个保姆帮着做家务,主要是帮着一起带好孩子。

  两人图方便和知根知底,在村长媳妇的介绍下,就在本地找了一个,这婶子是村长的一个亲戚,小时候高烧没及时治好,脑子是没问题,但人是个结巴,也很勤快。

  她嫁给了一个大她十二岁的男人,就用一个月二十块的待遇请她留下了,毕竟包吃的,每个月还有两天的假期,二十块是完完全全能拿到手里不花费的,那结巴婶子包括家里人都是求之不得的。

  前有自家老闺女请了秀兰做住家保姆,后有老三家的谢森家也请了一个,再加上最近两年见识多了,谢国居自然也是逐步改变了自己的思想。

  这个社会,是要开始大变化了。

  赚钱,不再是别人看不惯你的报复利器。

  而是安身立命,证明自己价值的重要手段了,只要他们赚钱的手段没侵害了谁,绝对没有会赚钱还被人举报啥的情况。

  两人安顿好院子和家里的活计,收拾了两条夏天的衣衫,再次坐车回了四亚。

  兴许是红旗大队那块的天气还是春寒,也就回去那么一周,巧娟还给冻感冒了。

  谢国居拉着人就去了医院,巧娟这次感冒有点严重,一上车就开始不舒服,下车后就开始躺着咳嗽发烧流鼻涕,还没躺两小时呢,就被谢国居拉着去了医院,还好送去医院了,要不然可要严重了。

  谢琳琅来探病的时候又是心疼,又是生气。

  心疼自然是心疼自家老娘病着呗。

  生气是因为从谢国居口中拼凑出一个事实,巧娟刚开始还想着喝开水治感冒。

  ……

  还说最近花钱多,不想浪费钱。

  ……这一波波的解释,让谢琳琅跟巧娟拌了好几分钟的嘴,还是在巧娟咳嗽了好几声之后,她先示弱;“下次可不许这样了,家里不缺钱,没必要因为这个省。”

  巧娟也乖乖的听了闺女的‘爱的教育’,感冒的症状减轻了之后又观察了两天,才跟着谢国居回去。

  回去之后,两人就开始折腾起了养鹅,是的,今年两人还是决定养鹅,鹅的生命力顽强活力十足,而且养好了肉更多,他们租了几亩地,在里面分片区来养殖。

  一共分成了四片,三分之一大的地方是围成一个片区来养大鹅,另外的地方均分,养了当地的一种独有的鸡的种类,脚指头的地方异常圆润,当地人叫珍珠鸡,这种鸡在冷一点的地方就比较难存活或者存活艰难,但是营养价值很高。

  成年之后能在五斤左右,也不算小了,而且配合相应的食材可文温中益气,清热解毒,消食化痰,虚劳消瘦,活血化瘀等都有奇效。

  最重要的是,这是他们闺女今年计划扩散养殖的一种提高当地农人养殖经济的一个品种之一,所以也想办法弄到了几十只来养着,一来是支持下闺女啦,第二是心态改变之后也知道未来吃得好会逐渐取代吃得饱,这东西闺女定的目标里,是一斤能销售出普通鸡双倍甚至更高价格的收益,所以,不养肯定后悔来着。

  另外两块片区,一块是养猪了,就养两头,过年的时候吃,这个属于不卖的自家吃用的,还有一块地方,就神神秘秘了还特地该了一个平层来放置养殖的东西,相比这个平层,其他片区都是有个遮风挡雨的就好,这个大平层还陆陆续续对了不少簸箕和架子进去。

  这个平房,对外是不开放的。

  只有谢家的人呢才知道,他们在里面,养的是虫子。

  这也是闺女的计划之一,这种虫子养好了,再喂食珍珠鸡,能提高它产蛋的能力还有自身的营养价值。

  一开始听的时候两人还觉得浑身毛毛的,但是养这东西是有一个配套的环境和工具的,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种拿手抓啊,一不小心满地都是那种方式,就安心了许多,也接受了虫子养殖。

  种植,劳动节前,他们两连同雇佣来地里干活的几个农人,就将今年养殖的架势彻底的拉开了。

  不仅如此,巧娟还出面跟村里的妇女大姑娘们合计,给大家一笔种子钱,让大家都去多种菜连山野之间也随处撒下了易成活的的菜种,她可不是做好事,这是跟闺女学的先撒网再收网。

  闺女去年倒是投资了,当时不是还有人嘲笑她钱多么,结果嘞,过年的时候家里的客人一波接着一波来,市民们得知今年市面上多出来那么多的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