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你们觉得这些你们自己捐出来的东西是为了我谢国居捐的,那成,谢队长这边还有记录,谁捐了多少,今天就挡着我的面挡着队长的面,一粒米都取回去。
但是你们要记住,这些粮食你们取回去,就等于你们没捐粮,以后再叫我知道你们在外面说三道四,我就给你们洗洗嘴巴!”
话一说完,真没几个人上前去领。
过了半晌,有人动了,一个两个三个,十几个,他们拿走了自己的份额,谢国居从头到尾都没什么表情,冷冷淡淡的。
有人不好意思解释说现在的粮食很金贵,他们也要生活。
最后上来的,是谢国居的几个朋友,基本是跟他合作大棚的那几个。
他们直接划掉谢队长本子上属于自己的名字,却没拿米粮:“我本来就是捐的,又不是找你借的,没这道理。”
巧娟看了这几人一眼,心道还算有几个正常的,脑子也拎得清的。
有些盲从的队员领了之后反应过来,不管怎么说自己是用捐助的借口给出去的粮食,又不是谢国居开口借的,就算有什么误会,这么一斤两斤的米,他们也不应该做到这一步啊。
整个大队多少都因为谢琳琅的技术和那试验点受了好处,一年到头大家不是多吃点肉就是卖猪得了钱,按理说足够买几百斤上千斤粮食,不应该做出这么斤斤计较的事情的。
可是再想回转些什么,就听到谢国居清楚的说这次就等于真的是他个人捐助了几百斤粮食,日后大家就没必要再提这件事,随后谢国居声情并茂说这些可都是他吸小闺女的血才得来的,让大家不要挖他心肝再继续讨论他了,还当着所有人的面,将自己得到的那个积善之家给撕了;“我们家不知道为什么吃了这个大亏,今天开始,也别有人上来我家哭穷要救急了,我们家没那本事,也没东西了。”
几句话就将自己跟大队撇清关系了,并且说队里的畜牧站他家儿媳妇暂时也管不了了,这件事没有个公平的结果和交代出来,他们家的人不参与任何农事相关的大小会议和讨论。
随后就拉着几个好友去地主院了,今天是他的生日,他还没吃席呢。
酒过三巡,谢国居热热闹闹的送几个好友出门,表示有什么困难的,他会愿意帮一把的,完全跟之前那些个不相信谢国居又盲从的人两个态度。
前脚热情的招呼客人,关了门转头就是冷笑嘲讽:“你们都记住了,除了你们这几个叔伯以外,以后队上谁哭穷谁说要帮忙,你们全都不要搭理,你们要更会哭。”
谢国居这脸变化的,把谢家几个媳妇看得一愣一愣的。
谢国居就趁机教媳妇们,有余力的时候做好事可以,就像前段时间,他们谢家的捐赠是周边最多的家庭,可是底子是不能露出来的,还有不能给多了东西,三个儿媳妇表示受教。
“当然了,尽管咱们和隔壁的省市这段时间好像都过得比较困难,这过年了,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你们给娘家的东西就换个名字寄吧,我感觉再用咱们家的寄,可能又要被拦截。”
这件事,他寻思着找个时机跟闺女再好好商量商量,要不明天去闺女在镇上的院子里坐坐,用那的电话给谢琳琅打过去?
公公都这么说了,家里的几个媳妇子也都照常给娘家送礼。
尽管娘家前几年没回复高考的那段时间里没给多少帮助,但是过年和中秋这种日子她们是还会给家里寄点东西的,不想落人口舌说孩子嫁出去了就被夫家管控死死的失了礼数。
今年,陈清华给了家里几斤粮食和两包糖,和三块钱,她之前结婚受到的冲击是比较大的,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她在信件里表示这笔东西给了,接下来她要受到良心的谴责,让娘家人别在给她发电报了。
许安安长信一封表明了自己在乡下的辛苦,寄回去一些平安不喜欢的旧衣服和一些难以下咽的粗糙粮食,并五块钱,算是回应了娘家,又没惯着娘家。
汪翠云的娘家暂时没人找上门来,毕竟没脸。
虽说一家子都准备装穷了,但是今年过年东西可不少。
第四百七十四章 有朋自远方来上
因为谢琳琅今年可是回不去的,所以年礼格外送了很多回家。
特别是她年底那些个猪肉鹌鹑肉鹌鹑蛋七七八八的东西,跟厂子里交换出来非常多布料,寄回去的数量简直是惊人。
更别提罐头之类的补给品了。
巧娟收到货之后,每个儿子家都给了汪翠云给的更多一点,毕竟两个孩子了,襁褓也是要多备两份的,还有谢琳琅准备的柔软的适合做尿布的新棉布,汪翠云感慨不已。
周边的人还因为粮食限购和紧缺的时候苦恼,她却甜蜜的收了一波一波的零嘴和布料,安心在家里准备第二个宝宝出生要用的东西。
红旗大队粮食危机露出端倪,城里的日子全靠供应,众人开始哄抢,而且城里的居民还不能在家里养鸡养鸭,罐头糖水也不能顶饱啊,纷纷要去乡下,谢木倒是不愁这些个问题,毕竟都回家了,虽说每天要学这个学那个,跟小孩一样每天还需要完成许安安布置的作业,可吃食上面,家里吃的可不比工厂食堂差,主要是还能管饱不限量,作业写得好,他促狭的老婆还会奖励糖水罐头什么的,唉,回来一段时间都吃胖了。
谢木被赶回家没多久就要新年了,夏干事在新年前几天来借粮,谢木确定家里粮食足够之后,给夏干事匀出来充足的过年物资,他感谢得不行,两人差点成了忘年兄弟的交情,还给谢木带来一个消息,那个阮玉行事嚣张,估计没多久也是要被很多人嫌弃的下场。
新年后,物资的压力有所缓解,却也继续保持了限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的就是眼下这个情况,周边刚统筹刚下发了一批救济粮,第二批也马上入库,两省的不少专家都觉得不对劲。
这雪,下得小,天气就是干冷,下雪十来天就下一次,而且没有大雪。
都说瑞雪兆丰年,眼下这光景,让不少有经验的老农民都感觉不妙。
谢国居更是饿过肚子的那一代,听老人家说了今年天气可能会不太好,要做好粮食再次减收的准备。
谢国居相信了这句话,之前就预感不对劲的他,早早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