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谢琳琅和沈固,滑滑梯和摇椅,都是用钢材打造的,跷跷板和秋千,支柱也是钢铁,但是坐垫的位置是坚固的木头做的,还精心打磨,配了皮沙发的零件和帆布,一起做出来的。
软垫更是直接找之前那位棉纺厂的林厂长定制。
玩具在十一月的时候进驻了幼托班,几十个孩子本来就分成了三个班,都有固定的时间轮流玩,孩子们哪见过这种玩具,这些大型玩具刚进驻幼托班的第一个月,每天都能看到家长来接了,孩子却死活不走的场景。
谢琳琅失笑,牵着孩子走了。
她家小新年不会这么做,因为她家门外圈了一块地方,也放了两架秋千和一个小型跷跷板。
沈固宠闺女,顺便做了一套小孩小自行车,小新年回去玩哪个都成。
邻居几个孩子也想玩,谢琳琅没阻止,全看小新年的意见。
毕竟是给她做的玩具。
小新年想了想,小自行车绝对不让,其他的自己不玩的时候他们可以玩,别玩坏了就行。
几个邻居家的孩子连连保证,嘻嘻哈哈的玩了起来。
……
随着冬季的来临,红旗大队的队员们,都换上了比较厚实的衣服,不过有些人的心,却比穿着薄薄的衣服在外面跑几圈还要冰寒。
因为,前两个月,谢队长同志大家家里收起来的粮食,暂时不要售卖,有人……没听。
那时候隔壁省的减产和灾害的消息,只掌握在几个有收音机的人手里,大部分是没有青儿听到的,所以还是有些人存了侥幸心理,觉得兴许是消息搞错了呢,而且隔壁省市灾害,也不会对他们影响那么大吧,加之镇上粮站收购粮食的价格比往年高一些,很多人都拿去换钱了,寻思着今年过个肥年。
谢家的试验点的猪和家禽也好,谢国居夫妻两人养属于两人的猪也罢,年关的时候会留几头在大队里售卖,价格还比上交给门市和收购站便宜,那些卖了粮食得了钱的还提早去嘚瑟,说要谢国居给他们留什么部位的肉,留多少多少,到时候自己直接掏钱拿肉。
谢国居听得多了,就问过谢队长是不是有人还是不听劝告卖粮了。
谢队长生气,也无可奈何,毕竟粮食别人种的别人收的,现在也不属于生产队了,他最多就是提醒,个别人非要这样,他也没有其他办法。
总不能拿刀逼着别人叫他不许卖粮吧。
“嗐,都是自己选择的。”谢队长说道。“我有预留一部分的粮食在咱们大队,就算那几乎有困难,到时候让他们拿钱来换!还要卖得跟镇上一样!好好给他们涨涨记性。”
谢队长都这么说了,谢国居也就安心了,他有做准备就好。
要是到时候没有准备,又遇到更差的结果,也有个退路。
他也就专心弄自己的大棚蔬菜和草莓了。
结果还不到两个月,他跟谢队长担心的问题就发生了,镇上城里进行了粮食限购。
最开始,有些警觉的人察觉不对金,就下乡用东西换粮,有些跟大队上人家有亲戚关系的比如嫁出去的闺女,在外工作发展的后辈,这些人过来换粮,大家多少看在交情上都换了。
再后来,有些尝试联系隔壁省亲朋询问情况的,都得到了一个消息,这次的灾害,好几个城市受波及,隔壁省的内部粮食完全不够,已经申请外面调粮,但是收到的粮食数量并不足够,经常缩减着发售。
有些乡下还好,起码肚子能填饱,但是城里可没人种地,一缩减发售,就更多人恐慌害怕了,为了防止某些动乱的发生,隔壁省,也就是红旗大队所在的省,首当其冲,直接掉了很大一个数量的粮食过去,就对本地进行了冲击。
可就算能从外地调粮,也不是一下子就从天而降的,这么一出,就导致了本省的城市也开始限购,一场逐渐弥漫开的恐慌就这么造成了。
之前听了谢队长的建议,不卖粮食的人家中比较善心手也松的,看着亲朋那么可怜,在省下自家人吃三四个月的粮食后,其他的都换出去了。
有些比较顾全自己小家庭,胆子小的,只能帮个一两百斤出去,其余的都得收得紧紧的。
连存了粮食的人都开始紧张了,那些个前段时间还在炫耀赚了钱今年能多买肉的队员嘚瑟不起来了。
哥哥面对亲朋的求助,只能严词拒绝,一斤都帮不了,反而看着家里最多吃两个月的粮食瑟瑟发抖,既得罪了所有求上门的城里亲戚,还要担心这次的事情两个月解决不了,没地方买粮食去。
对此,谢队长也没办法,而且没到最苦难的时候,他还要捂着那些个救命粮不能说呢。
第四百六十九章 无心栽柳下
阮玉?
怎么会是这个人。
这人,已经好几年没出现在记忆里了,她前几年高考恢复的时候,不是已经疯疯癫癫了吗?
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阮玉的脸上有些变化,但是她脸上那股阴森又矫情的气质,谢木还是印象比较深刻的。
说起来,他也上班两三年了,这阮玉是什么时候离开大队的,家里都没人关注,他更是无从得知。
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副厂长了呢。
“这就是你们提拔上来的干事?”阮玉直截了当,说谢木的文化水平不够用,不足以担当厂子的业务干事,更是说夏干事不要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就大开后门。
其实谢木这几年也被媳妇熏陶和教导,基本的常用字都认识,记账点数更是没有任何的问题,两三年下来工作也没出过错,阮玉这么做,属实恶心人。
但是她好歹是副厂长,又是给食品厂注资的外商塞进来的人,怎么都要比谢木一个小干事要更有价值。
在阮玉的眼里,谢木就是个木头愣子,她几年前装疯卖傻,躲过了继续做二牛的媳妇,后来找了机会跑回家了,家里的人不在,可是隔房的叔叔在,还算是对她这房侄女照顾,就带在家里给口饭吃。
之后各项政策都松动,她本来就有文化,加上经历过几年乡下的生活,身上沉淀的东西不是那些同龄的人能拥有的阅历,所以叔叔给了个阶梯,她自己就爬得很快。
只不过,她没想到谢木这么个没文化的乡下土包子,竟然能得到工厂的重用,据说厂领导还有意向提拔他做管理层。
就那么几年而已,谢木就能走到现在这个地位,真是,看了就让人不爽!
谢木面对阮玉的挑衅不为所动,只是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