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6 章(1 / 1)

重生年代养大佬 肚肚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收下一百,心中想着,年底的时候就包礼给小新年包回来,现在跟巧娟推拒,是推了她们母女两的好心肠。

  晚上,巧娟和秀兰做了一大桌子的菜,把家里几房的人都叫了回来。

  除了谢木,家里几个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都在。

  今天的谢平安也依旧是跟衣服较劲的一天,因为晚上,有点风了,许安安不叫他穿白天那套类似海军服的衣服,要他穿衬衫裤子,两人还闹了矛盾,谢平安虽然穿了衬衫过来,嘴巴却翘上天了。

  还是偷偷跟三婶说了要长袖子的海军服,才喜笑颜开。

  许安安无奈:“翠云,你就是太宠他了,臭小子不知道什么毛病,男人那么在乎穿着干嘛,看他爹,可从来不讲究这个。”

  “生活好了嘛,孩子喜欢,咱们又不是做不起新衣裳,喜欢就做吧。”汪翠云看向陈清华;“我看北大好像又高了点,要不这次衣服一起做了吧,我那边还有琳琅寄过来的布料,很多都没用完呢。”

  陈清华:“这怎么好意思,你上个月才给送了一件衬衫。”

  “嗐,我现在就喜欢做这个,我家闺女也沉得住心,跟我一起玩这个,不用担心她乱跑,谢森也不叫我干累活,总要找点事做。”

  就在上个月,汪翠云又被检查出身孕,又怀上了,谢森直接不叫她干地里的活儿了。

  一个月入六七十的男人,时不时还能突破一百,这收入要是敢放出风声来,都不知道羡慕死多少人了,哪里会因为一点点田间地头的小利,去影响媳妇的身体健康。

  其实就算他月入六块,六毛钱,谢森也不会做这种事,在他的印象里,跟随自己生活为自己生儿育女的媳妇,是要来疼一辈子的,不是当牛做马一辈子的。

  听到汪翠云这么说,陈清华也就乐呵呵的笑纳了。

  当然,两人心里都想着回头老三家的囡囡生日的时候,给送点丰厚点的礼物。

  有来有往,才是为人处世的正道。

  这也是几个妯娌相处得比姐妹还亲的相处之道了。

  饭桌上,几个孩子吃得高兴,虽然家里都不是缺油水的,却没有谁家特别奢侈,今天算是巧娟给秀兰出发去四亚准备的席面,饭桌上的菜,丰盛程度直逼过年的大席,孩子哪里有什么控制力,自然是高兴吃哪个就吃哪个。

  谢国居笑眯眯的看着一桌子,心中满足不已。

  他谢国居几年前,哪里敢想自己现在跟那老财主一样,全家小辈,一叫就来,还不是用钱笼络来的,是一点点从无到有互相扶持来的真情感,唉,娶了巧娟生下这些孩子是幸事,孩子们上进不拖累别人还能把自己日子过起来,更是幸事情。

  看看,老大家的,一个是人人羡慕的工人,不用风吹日晒月月给几十块工资存着,老大家的孩子带的好,还一年也挣几百块,老二在大队里的名气越来越好,老二家的更不用说了,人家哭着喊着要清华做妇女头头,夫妻两盘炕也好,靠着饲料分成也好,每个月工资也不低。

  老三谢森有谢琳琅的引荐认识了镇上的生意人,每个月没有五六十以上他是不信的,还有老三家的除了给自家人舍得费心费力做衣服鞋袜,还能用这个手艺赚外快每个月有十块,那都是能支撑一家吃喝了。

  至于自家亲亲闺女,更是有本事,之前偷偷说过家里存款突破五位数,哎呦喂,这五位数啊,一般人想都不敢想,做梦都不敢这么做梦,他闺女倒好,年纪轻轻就拥有了,两口子都是有本事的,更不用愁吃穿,房子还买在了镇上,啧啧,提起来都不知道让多少对闺女不好的赶紧抱着闺女亲了。

  就连自己老夫妻也有事业,不要从孩子身上扒拉,还能给孩子们时不时送点东西。

  作为一家之主还求什么呢,这就够了,至于他老爹想传授的那些个挟持女人,希望压在孩子身上,或者吸其他几个兄弟姊妹的血供养一个出息人,这种做法,他是用不上的。

  这不,他其实感觉自己啥也没去算计,啥也没争抢,就过上了现在的好日子。

  这人啊,命这东西是真不好说。

第四百六十三章 赵同志,时代不同了中

  饭桌上,巧娟提了秀兰要去琳琅那边做事的行程决定,几人面面相觑,随后问清楚是次日就要出发后,纷纷说明天一定来送。

  正好,许安安也要带孩子去城里看谢木,大家就约定了六点半左右,开始出发。

  毕竟走到镇上搭公车,还需要人力腿快两小时呢。

  吃了饭,大家各自回了自己的小家。

  谢平安想听收音机,许安安让他自己开去。

  没多久,谢平安就自己搬着小板凳坐在旁边听了。

  谢木上个月分了一张收银机票,本来许安安是想着给公公婆婆们用的,只是谢国居手里还有谢琳琅早年送的收音机,他宝贝着呢,说不需要,让许安安自己买了给孩子听着玩。

  而谢平安自己会放收音机听,小小的人儿每次都搬个小板凳,才够得着收音机,许安安寻思着,要不然请老二家里帮忙打一套适合平安用的柜子好了?

  “……隔壁省向我们发来求助信号,希望广大……刺啦刺啦”。

  许安安的眼神一下子定在了收音机上,也走过来听。

  差不多五分钟后,许安安关了收音机抱着孩子再次敲响了公婆的家门。

  屋内,谢国居直接了当:“你们也听到了?”

  他平时就有听收音机的习惯,那消息一出来,他就拉着巧娟听。

  正想着出门跟家里几个孩子知道,谁曾想长媳就先过来询问,让他拿个主意了。

  谢国居觉得这确实值得重视,也要好好想想。

  这一减产一调粮,那就是一年都恢复不过来的事儿啊。

  不是闹着玩的。

  “让我想想。”谢国居道:“这样,咱们明天送你秀兰姨上车之后,分头行头,你去老大那里,弄点罐头回来,城里有啥能买的就买,我跟老二老三在周边镇上寻摸寻摸,每家多存个几百斤吃的,不拘是什么,能吃的就行。”

  “好,我知道了。”许安安抱着孩子:“干脆,现在我就去跟清华翠云她们两说说,明天小心点,多带点钱票出门。”

  许安安对粮食和吃的很在意,说来有点好笑,她虽是城里人,但是在家里也不是顿顿吃饱的,后来来了乡下,票据什么的,家里没钱一起买吃用,就会余下来给她,所以在乡下,她还是做不到吃饱喝足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还是跟做小姑娘时期的琳琅换过好几次的鸡蛋小米油条之类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