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0 章(1 / 1)

重生年代养大佬 肚肚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啥,那么多。”巧娟在围裙上擦擦手,走过来一起拆。

  “咦,这怎么是京城来的?”

  “我也是好奇嘛,等拆开就知道了。”

  一拆开,两人都对视了一眼,乖乖,谁送了上百块钱的吃食啊。

  一大包里面是肉,都是用报纸包起来的,有风干肉有一条甚至是——火腿?

  还有看起来跟干菌菇一样的东西。

  “这啥东西,我没见过。”

  “看我这脑子!”谢国居梦然醒悟:‘这是给咱家闺女的,我寻思着又是给咱们闺女寄来的,还没看人家地址了。’

  “我看看啊,北华,北华?”谢国居道:“谢琳琅老师敬启,哦吼,闺女都成老师了,这咋回事。”

  “明天我就去镇上给闺女打电话问问好了。”

  另外一个也拆开了,最底下是一条皮毛鞣制的毯子,最上面是无数张纸?

  有的有包信封,有的没包。

  “这东西咱们就不看了,明天立刻给闺女打电话去。”

  东西这就收拾好,谁也没分,次日就赶过去给谢琳琅打电话,说了有人给她寄东西的事情。

  谢琳琅寻思着,北华她是有认识的人,比如最开始给了自己好感的小芳姐,还有信任自己的用人不疑的吴厂长,还有后来从自卑慢慢变为自信独挡一面的阿丽,还有那两个小芳姐家的小家伙,以及小黑的叔叔婶婶,还有庄子上的人家。

  当然,葛翠翠和白家姐妹这种人就先放到犄角旮旯里好了。

  提起来也晦气。

  谢琳琅跟妈说,要是方便的话回头可以看看大家都给自己写了什么,至于东西,既然寄过来了就收着吧。

  “那好,妈明天还来,妈跟你说啊,现在妈都被卫国那小子带着会骑自行车了,你爸说回头专门给我买辆新的,要给我买红色的,结果去问,没有谁家自行车是红色的,这下可打嘴了叭……”

  接下来都是生活上的絮絮叨叨。

  沈念琳对这个院子很好奇,正在探索屋子呢。

  两人通完话后,巧娟抱着孩子介绍:‘这是你爸爸妈妈买的屋子,这个屋子呢是用来……’

  沈念琳哇哦了一声,原来这么大的空房子,就是爸爸妈妈赚钱买的。

  可是都有屋子有很多吃的了,妈妈爸爸可不可以不要再赚钱了,早点回来。

  东西吃没了,再去地里挖就好了。

  她还不会表述这样的长句子,巧娟也就没理解明白,只当孩子叽里咕噜自己说着玩呢。

  话说北华那边给谢琳琅的老家寄过去不少咸肉,以及那种特殊菌菇,还有表扬信,是因为喜讯连连。

  因为养猪场去年靠着谢琳琅给的指导意见和经验条例去养殖,所有的猪几乎都破了出栏两百斤的门槛,庄子上面谢琳琅提出过的间隙养殖等也得到了提高,甚至卖水卖了一年多,直接卖出好几十,队上给孩子们买了簇新的本子和完整的铅笔,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

  虽然谢琳琅不在他们身边了,可那边的人都为谢琳琅喝彩。

  那些东西,就是大家自发给谢琳琅送的特产。

  还是求了知情的小芳姐和吴厂长好长时间,才由吴厂长和小芳姐代收代发的,让她放心收下大家的一片心意。

  至于给沈固的表扬,是更加实质的,沈固在北华留下的技术量产的分红,足够让他这个厂长的心神都飘荡了一下,还能送啥,送啥都只是锦上添花了,于是帮着沈固申请了一辆车,只等审批下来,沈固就能直接拥有代步的小汽车了。

  当然,这个事情没定下来之前,吴厂长是没提的,所以导致了最后到谢国居手里的,都是大家给谢琳琅的谢礼。

  而此刻,沈固的专利在七月初,领了第二笔钱,一万四。

第四百三十六章 人生巅峰下

  钱很多,起码呢在八零年初绝对是一笔让人震惊的数目。

  谢琳琅却觉得自己拿到一万块都不觉得惊讶了,面不改色的将汇款单留着了,寻思着跟老家结算的饲料分红结合起来,都要有五万了。

  看到这个数字,谢琳琅这才有点感觉。

  哎呦,人家有个万元,就是了不起的万元户了,那她这坐拥五万和持续分红,是不是都要走到人生巅峰了。

  咳咳,一不小心凡尔赛了,谢琳琅收好汇款单,继续忙活去了。

  “这边的可以,这边的也没问题。”谢琳琅拿着小本子穿行在各个小动物们之间。

  检查完所有养殖的牲畜,谢琳琅眨眨眼,远眺了一会。

  这样可以缓解疲劳,也可以让自己的视力得到一个很好的锻炼。

  下午的天气不算太过炎热,就是海岛上光照是一向比较强烈她就地摘了一个宽阔叶子,暂时充作扇子扇风。

  海边光照大,可是因为面临大海,所以海风也是有的,互补之下,只要停下运动,原地休息一会,海风会快会让你开始凉快起来,没扇两下,谢琳琅就静静的在原地享受海风拂面的感觉。

  好吧,这海风里多少带了点奇怪的味道就是了。

  毕竟旁边就是小动物们居住的地方,他们可不会自主排便清理或者洗漱自己。

  休息好了,谢琳琅夹着本子,准备离开这边,今天她还想做个蛋黄酥来吃吃呢。

  谁知道刚从休息的树下出来,谢琳琅就发现不远处飘过来的一块绿布一样的东西。

  是什么?

  布料?

  谢琳琅眯着眼,顺便靠着海边走了几步,忽然瞪眼:“那不是之前被风暴卷走的渔网吗?”

  所以破渔网又回来了?

  这是什么神仙的回路,已经被吹走半年了,还能回来。

  谢琳琅眼尖的发现这**就在一处礁石旁边被挂住了。

  她左右看了一下。

  这一块地方,平时几乎没人来的。

  要不,自己去捞一下?

  免得给大海增加垃圾了?

  之前是因为天气变化,所以没办法,这会子,也属于工业垃圾之一的渔网回来了,自己作为布置渔网的人,肯定是要回收的。

  毕竟前世看到的那些海洋生物被渔网或者塑料袋等东西残害的画面,实在是触目惊心。

  只要看一眼,都叫人觉得人类的文明,是建立在动物的痛苦和环境的悲鸣上来的。

  所以能避免的伤害,就不要去做了。

  她靠近了海边,脱了鞋子,小心的朝着礁石那边去。

  海面上风平浪静,因为也就三十多米的距离,五分钟左右就游到了。

  她站在礁石上,小心翼翼的将渔网收了起来,准备回去再整理。

  谁知道渔网一拿开,谢琳琅发现了下面有什么熟悉的东西,就附着在礁石上和卡在缝隙上。

  伸手一掰,发现竟然是那些大蚌,只不过之前有些海藻海草类的生物一并附着,所以没有第一时间认出来。

  这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