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吃了吗。”
“我们都吃了,生活也挺好的,托你的福。”夏自强听红姐说了她去京城的时候,一片茫然之下碰到了谢琳琅,听了谢琳琅的那几句话去认识自己的内心,他还真的感谢谢琳琅这一点。
“同志说笑了,对了,听说红姐找我?”谢琳琅切入正题,说正事。
没什么必要的话,她跟夏自强是没什么聊的必要性的,毕竟电话费是真的贵,要不是红姐特意留了号码又绕过谢森要单独跟自己联系,她还不会打这个电话。
“啊啊对的,我听她提过,只是她现在有点没那么方便,你稍等会啊。”
夏自强带着喜气和小心翼翼,去请红姐一起出来。
红姐:“你去帮我看看鸡汤炖好了没有,我们女同志自己讲电话。”
“行,那你要回去的时候叫我。”夏自强愉快的去了。
红姐摸摸肚子,脸上的表情却没有夏自强那么的愉悦。
反而是带着一种凝重。
“你知道吗,你送过来的珍珠里有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能作为安神收惊的用处,最关键的是,加入中药材里面还能安胎,所以,明人不说暗话,我想要那种珠子,一颗五十块向你购买。”
谢琳琅只知道小孩子惊厥发烧用这个有奇效,倒是没想到还能安胎。
珍珠这东西,不是寒性的吗?
但是红姐都这么说了,谢琳琅也没有过多的去干涉。“如果我能找到,一定尽快给……”
“我非常急着要,琳琅,这么跟你说吧,这个可能关系到我肚子里的孩子能不能顺利生下来,我不是想捆绑你,但是你一定要用心帮我,价格不是问题。”
她的年纪,能拥有属于自己和自强的孩子已经是奇迹了,孩子弱,自己底子差,都让这一胎来得惊喜又惊险,所以,她哪怕倾家荡产,也想保住这个孩子。
别说五十,要是谢琳琅开价一百,两百,她都愿意的。
谢琳琅还不至于发这种财,君子爱财也要取之有道,要不然跟奸商又有什么区别。
隔了两天,她自己申请开小船去镇上,找到了红姐说的这种珍珠,红姐哭着说马上安排人过去拿。
她要确保这份珍珠的万无一失。
这,要暴露王老爷子的住址吗?
谢琳琅有点发愁,红姐却说了是开报酬请谢森走一趟。
这样谢琳琅就不用发愁担心了,直接把这二十枚特殊的珍珠给单独提留出来。
要说这么多枚药用珍珠的凑齐,还要多亏小渔村大家一起帮忙,小渔村不少人都因为谢琳琅的换粮事件关注起了她,得知是她需要这个珍珠,大家一颗珍珠版半斤米和半斤的茄子的换给了谢琳琅,所以王老爷子才出去一圈就找了那么多。
谢琳琅表示谢意,并且将他们寄存在这里。
交代好自己的哥哥会再次来收购这个,走到半道的谢琳琅见到不远处一个孩子蹲在地上拉屎。
她本来想离开的,可是实现却又收回来。
那小孩拉屎拉得满脸白,屁股下面隐约是一摊绿色的。
正常人的,也不是这个颜色啊。
难道吃了绿色的东西。
谁知道还没想好要不要上前检查一下,就见到那孩子之前头超地摔了下去了。
一下去就没起来。
谢琳琅这下可顾不得什么了,冲上前,将小孩子抱着就往小渔村跑。
一番兵荒马乱之后,才查出小孩子吃坏了东西,是瞒着大人吃的,小渔村外面的一个水潭边上长的果子莓一样的东西。
小孩被送去镇上的卫生所开了药片回来,一声吩咐接下来只能喝粥,弄得小孩的父母尴尬的,他们哪来的细粮粥啊,最后还是跟王老爷子换了两斤细粮回家了。
不一会,送来一箩筐的海鲜并几颗家里留的不怎么起眼的珍珠。
这就不是换粮食了,这个是给谢琳琅的谢礼,大夫都说了要不是送来得及时,小孩子一旦便血了,情况就严重了,要开条子住大医院去。
她倒是没想到,自己这看一眼屎尿,阴差阳错救了一个人了。
“可不能乱吃东西啊。”谢琳琅提醒道。
“小孩经常吃不饱,能怎么办呢,我们这里的人都是吃海鲜,可这东西本来就寒凉,吃久了都要做下病来了,也不好吃。”
确实,海鲜之类的没有大料辅助,长久的吃真的难吃,再说了海鲜性质寒,也伤人。
要不吃一顿海鲜人人就喊着通风套餐呢。
人是离不开五谷杂粮的。
看着这边水分明显过往的徒弟滩涂,谢琳琅也无能为力啊。
她学的是畜牧没错,可基本是跟动物挂钩的,种种菜和提高一下原本就适合种植的土地里生长作物的产量倒是可行,可无中生有是做不到的。
除非把这一块地方填平,要不这种地方只有,诶诶?
好像这样的滩涂还挺适合晒盐,还有晒海带的。
甚至规模搞大点,滩涂还能进行养殖。
谢琳琅拉过王老爷子如此这般的说了一下,要是王老爷子闲暇之余晒出了盐,盐巴上交给上级,在这个百废待兴一切欣欣向荣发展的八十年代,绝对是一个出彩的现象,到时候肯定能帮本地的食物欠缺问题带来改善。
只有他们自己强大起来,自己能带来收益,难不成上面还会眼看着他们饿死?
其实谢琳琅也没为他们呕心沥血什么的,就是提出这么一个念头而已,谢琳琅离开的时候,总感觉王老爷子看自己的眼神像是在看一尊大佛。
一直到屋里了,谢琳琅还敢稍微放松一下肩膀和脊梁,要不总觉得在那样的目光下,自然而然的就绷着端着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足为外人道也
兴许是某种虚荣心使然,兴许是某种骄傲,兴许是某种情绪。
不管是哪一个,反正回家了就不必端着了。
谢琳琅鞋子一脱上炕去了。
另一边,谢森带着妹妹给的熏鹅,收好了珍珠,就回家去了,带回来的熏鹅一共有八只,巧娟给三兄弟家里都分了一只,自家留了一只吃,另外两只切了对半拿出去走了几家相熟的。
给她自己的好闺蜜自然是留了一只的,剩下的一只就给娘家带去了。
谁知道高高兴兴的带着东西去了娘家,却不见老娘听到自己声音就出来,她脸上的喜色稍微敛了,脚步匆忙往里面赶。
就看到周外婆头上顶着个帕子,靠在窗边休息,家里的大外甥周卫国正在给她捏腿呢。
“妈——”巧娟颤音都要出来了:“您这是咋了。”
她老娘外柔内刚大半辈子,很少有生病的时候,怎么这会子忽然下不了床的样子了。
“老闺女啊,你来了。”周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