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4 章(1 / 1)

重生年代养大佬 肚肚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果然如她所料,人家直接大方的砍了一半的熏鹅给自己,还送了两条熏鱼。

  非常有特色的食物,谢琳琅后世是吃过这个东西的,只觉得相比后世的熏鹅,此时的少一点那种食品添加剂的味道,更多的是香味,还有嚼劲。

  “要是这边也有卖就好了,弄点回去给爹妈也尝尝。”

  谢琳琅本来是吐槽的,没想到曹菊英一下看了过来。

  “怎么了?”

  曹菊英眼珠转了一下,对古凌说:“去供销社买点盐巴过来。”

  古凌正在吃谢琳琅给的零嘴呢,不是很想去:“妈妈,灶间不是还有吗我昨天看见爸爸带回来的了。”

  曹菊英语塞,孩子记忆力观察力那么好,好像也不全是好事。

  “我要腌菜不行啊,赶紧去吧,你小孩子家家那么多问题呢。”

  古凌捏着钱跑了。

  曹菊英将门关好了,拉着谢琳琅问:“你想要这个熏鹅?”

  谢琳琅不明所以:‘是啊,这个挺好吃的。’

  刚才曹菊英给她半只熏鹅之前还切了几片叫她尝尝的,所以说还真是个讲究人。

  曹菊英压低了声音:“琳琅,姐跟你相处也半年多快要一年了,也彼此都知道对方的秉性,有句话我说了就说了,你要是觉得不合适,直接拒绝啊,碍不着我的我就是问问。”

  “嗯,您说。”谢琳琅也被她给勾出了好奇心。

  这打发旁观者去买东西,又压低声音,又来一个丑话说在前头,确实搞得神神秘秘的。

  “我告诉你啊……”

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国之后不许成精上

  “这熏鹅其实是我男人老家一个亲戚做的,她这个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据说几十年前,这熏鹅都开店开到沪市去了,只是那里不太平,后来大家就迁回家了,没继续开店了。”

  “啊,这样啊,是挺可惜的。”不过,过几年,经商潮流就会开始有征兆,私营企业到八七年之后更是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到时候靠着手艺,也能继续开店,重现祖上的光辉时刻的。

  人民手里有钱了,特别是华国的人民手里有钱了,是不吝啬于花在吃食上面的。

  这一点,她深有感悟。

  自己十来岁的时候就开始售卖一些糕点,不也是能维持补贴着自己家吃饱不挨饿么,都是靠的人民手里的钱啊。

  “所以……你要是喜欢的话,又不介意花点钱买的话,要不我帮你联系联系,要她做几只来?”

  啊?可是这夏天,东西不好放啊,谢琳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想要是想要,可是这个天气,包裹里寄送这个东西,不好放吧。”她还要转寄回家,那哪成啊。

  “嗐,你要是要的话,我家里也要几个,还有家属院里我相熟的那两三家也要,到时候要是要十多只,我就问问那边有没有亲戚要来这块地方的,坐车来就是了。”

  可是一头鹅才多少钱啊,这样会不会太劳累了。

  又听曹菊英神神秘秘的说了:“其实是我那亲戚想来这边自由市场里占据一块小地方摆摊子糊口,早就有想来的意思了。”

  噢噢,原来是这样。

  这边的风气确实要开放一点,由于有岛上护着,镇上的居民摆摊弄自由市场什么的,确实比其他地方要自由得多,安全得多,连那几年,都没人能奈何这个自由市场,更何况现在都八零年了,自由市场只有更壮大的可能性。

  “如果是这样的,我倒是愿意支持一下,这样吧,你们要是做熏鹅,我们家先要二十只,家里人吃得惯的话,我每个月要几只。”

  “这,这么多!”曹菊英算了一下:“一只熏鹅一块一斤,一头少说三斤半到四斤,二十只,岂不是……,这也太多了吧。”

  如今猪肉八毛左右,鹅肉是没那么多,但是曹菊英说的是加上了酱料和熏制后的一共价格。

  四斤肉的鹅是四元,二十只,可就是八十元了。

  这可是不少人三个月的工资了,她还要每个月都买,这可真是有钱了。

  

  曹菊英一开始是想帮着自家男人的亲戚拉点生意的,毕竟他们要是来这边开了档口,自家男人脸上也有光,这算是帮衬相邻嘛,可是这么多钱在眼前了,曹菊英却发憷了。

  “要不你们先每家给一只。”她记得谢琳琅有说过自己有三个哥哥,那就算加上父母,还有沈固那边的亲戚,十只也就足够了。

  谢琳琅失笑,她要怎么说作为一个囤货党,遇上这种东西就忍不住想存点呢,反正放在空间里面的东西也是坏不了的。

  “爸妈还有亲朋,家里孩子也多,就二十只吧,要给定钱不。”

  “啊啊不用不用。”曹菊英摆摆手,将谢琳琅送走之后,立刻马不停蹄的去打电话给亲戚了。

  亲戚一听,光是一户就要二十头,其他几个家庭加起来也要五头,哎呦,赶紧行动起来。

  跑遍了村子,买来了三十头鹅几乎把村子的能出栏的鹅都买了。

  这就开始熏制了。

  “当家的,会不会到时候人家不要了啊。”

  “嗐,菊英说的话也没有打过幌子啊,人家从不吹牛的。”

  “那,那好吧。”这下,家里的小辈是真觉得自家妈太有远见了,就是听过几次叔叔那边有个自由市场,就寻思上了,这不,给他们送了头鹅过去,招来了二十几头鹅的生意,他们收购村子里的肉鹅也就五毛五一斤,比市面上便宜,加上自家的手艺调料,这一下就能赚,十来块,可不比人家工厂里的人逍遥自在么。

  累是累了点,但是做熏鹅,一天都不用啊!

  要是以后天天挣十块就好了,几年他们家不就成了万元户?

  这可太美了。

  小辈心想着美事,拔毛的速度都快了很多。

  另一边,海岛家属生活区。

  沈固晚上回来就品尝到了熏鹅;“这个还挺好吃的,就是有种辣,和湖省的辣还不一样。”

  “嗯,是挺好吃的,而且肉也多,这个肉鹅其实也有讲究的。”

  “哦?”沈固好奇。

  谢琳琅解释到,说熏鹅好吃,其实还有点原因是他们用的就是闽北专用的肉鹅。

  这鹅啊,可不是就一个大白鹅能道尽品种的。

  “鹅的长相也不全是你见到过的那种。”谢琳琅知道沈固以前哪怕是在家里过得不是那么顺心,也不是下地的农人,估计见到过的鹅,就是红旗大队的本地白鹅了。

  “有那头顶和头部两侧有肉瘤的狮头鹅,羽毛灰色,年龄越大,肉瘤越大,形状就像狮子那种脸部下垂的状态得名,这种鹅生长迅速体质强健,但是下蛋很少,说到下蛋,有一种百子鹅,一年下蛋是其他品种的两到三倍,一年能下百枚蛋。”

  “所以叫百子鹅?还真是贴切。”

  “还有一种叫朗德鹅的,广市那边比较多,毛色灰褐色,背部近乎黑色,产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