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7 章(1 / 1)

重生年代养大佬 肚肚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己所拥有的东西。

  汪翠云的长相不错,要不是肤色真的比较黑,估计早就被人抢着娶回家了。

  汪翠云忽然问道:“我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下吗?”

  谢森顿了顿:‘当然。’

  他招呼汪翠云坐下,汪翠云直白的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她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村姑,早年的时候跟知青住在一起过了一年,本以为两人是能结婚过日子的,没想到对方去年有了能进城的机会,直接就离开了:“我呢,也跟你实话实说,年轻的时候喜欢上了城里来的知青,念诗弹琴说好听的话,我最爱那个,但是他走了,没有一点犹豫,就送了我一个离别诗,我知道好歹,没有追上去,只想着以后要是他回头了,我也不会去想着他,这就是我的过往了。”

  “今天跟巧娟姨过来呢,我本来是不想抚了秀兰姨的好意,但是刚才你叫我多喝水再出来看屋子,我就觉着,你是个可以过日子的人,我是觉得你们家很好,你也很好,如果你看得上我,不如我们搭伙过日子吧。”

  谢森没想到汪翠云作为女方,这么的干脆,这么的直白。

  而且她也太容易满足了吧,就因为一碗水就想跟他过日子。

  “妹子,说实话,你以前那点事我不介意,我自己也跟人结过婚又离婚,这没什么好比较的,你年轻又好看,其实不用选择我这样的男人的。”

  汪翠云却跟他算了一笔账。

  她跟过男人,谢森有过女人,她要一个丈夫帮着自己摆脱自己原来的家庭,谢森要一个妻子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她觉得谢森长得还不错,也有能力让自己吃饱有地住,谢森也觉得自己长得不错,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在一起呢。

  她要的东西不多,只要有张证,有个家。

  彩礼不要,谢森要是想给,就给她收着,她之后再带回来。

  谢森这次的相亲是成功的,汪翠云长得秀丽,但是做事比谢森还要爽利,回去就跟巧娟说自己跟谢森互相看对眼了,两人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可巧娟说要跟汪翠云家里提亲走流程的时候,汪翠云却拒绝了。

  巧娟是好意,她知道这是尊重她,继续按照正常头婚的顺序走,可她那个家,彩礼进去了,别说变成嫁妆进来了,一旦找到一个突破口,那家人都会跟狼犬一样冲上谢家死死的扒拉。

  她是家里的老幺,却是多余的一个,家里人从小到大就没一个重视她的,弟弟哥哥都可以随便欺负她,上面爷爷奶奶还有个太奶奶,几代人都没有一个疼惜自己的,她对娘家也没什么感情,彩礼这东西要想给,就跟之前自己告诉谢森的那样,自己收着。

  “巧娟姨。”还没结婚,汪翠云就没改口,依旧叫姨。“这样吧,您要给多少彩礼,您直接跟我说,我中和一下,从中抽个一点点出来,买些面子货,绕着我们庄子走一圈,也就行了,就是您谢家的礼数到位了,剩下的东西,我进门后去买被子和家里的家伙事就当我的嫁妆吧,您看这样中不?”

  这,这还有未过门的儿媳妇帮着婆家算计娘家的、她活了那么多年就是没见过这一幕啊。

  汪翠云已经稍微改了之前第一次见面的拘谨,慢慢露出了她原来的性子。

  嘴巴噼里啪啦不停的跟巧娟商量结婚的事情呢。

  直到快吃晚饭的时候,汪翠云也没说要留下来吃晚饭,巧娟给的罐头果子一样都没带走,但是也没说不要,说让谢森带回去存着。

  是个会算计的人。

  虽说对方是个跟月亮完全不同的女人,虽然有过故事,但是谁的青春没爱过人呢。

  汪翠云算账的态度是让人心里会觉得她是不是什么事情都要一是一二是二的拿出来亮亮,可喜欢明算账也不全是坏处。

  就算跟谢森也不是情情爱爱开始的,但是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兴许汪翠云,总归被谢森这样的男人感动的。

  巧娟选了个好日子,想让两人在天气比较好,瓜果开始丰收的六月份办结婚酒席。

  在这之前,两人还去扯了证。

  巧娟之所以定在六月份,除了那时候瓜菜多,比较多东西吃,还有一个隐晦的原因,是因为六月那天有个好日子。

  如今大家都喊着不要迷信不要迷信的,但是有时候夜深人静,她也会问自己,是不是当初松口让月亮在完全不知道日子好不好的时候进来,就是个错误的决定,也许冲撞了什么也不一定。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兴许不都是什么坏的呢。

  归根结底,都是一片拳拳爱子之心。

  谢森要在六月份娶新媳妇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第363章 靠什么

  红旗大队的人都惊讶,谢森这个香饽饽竟然被个外面的姑娘给摘下了。

  不少没见过汪翠云的人都想打听一下这是谁家的姑娘。

  而这件事随着谢家让陈清华代笔的信件抵达北华的时候,谢琳琅正在挑选种猪。

  因为重新捡起老本行,谢琳琅去联系了胡子的农场,通过胡子的关系,已经筛选了一批良种鸡苗鸭苗鹅苗,被厂长选出来的十位家里有困难的妇人都已经经过谢琳琅的短暂培训开始上岗了。

  养鸡养鸭这年头几乎都是农村妇人家的拿手活儿了,但是谢琳琅就是有让人信服的话术和技术出来,加上她是她们的顶头上司,又有养出过三百多斤的肥猪的记录,一开始确实有人挑过她年轻的问题,不到两周,这些声音消失得明明白白的。

  谢琳琅上课,那是上到几十岁的男人,下到十一二岁的小女孩都听得明白又入迷的,一群没什么娱乐活动,也没见识过世界广大的妇人家,自然信服,还有那胆子大点的大姐,说让谢琳琅隔两天就给大家上一课。

  谢琳琅表示;“我怀疑你们拿我当那西洋景儿呢。”

  哈哈笑成一团,昭示着和谐关系的开展。

  四月清明节一过,谢琳琅就跟十个本厂畜牧站的员工和从小黑庄子里签约来的三个婶子,两个力气不小的五十岁上下的叔伯,自己亲自建设简易的猪圈。

  好在天气很快就要好转了,如今出来施工也不会觉得难受,辛苦是辛苦一点,但是有工资有福利撑着,没人敢喊一句累了,要不然下一秒这工作就要被人抢走了。

  福利这东西厂长只说了每个月给开八块钱的基本工资,大家本着能赚一块是一块钱的念头来的,却被谢琳琅一句:杀猪的时候,留出一头猪畜牧站的员工分,等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