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8 章(1 / 1)

重生年代养大佬 肚肚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饭的时候,严婷跟谢琳琅说了食堂的位置,并说道:“食堂大部分吃食是免费的,菜品也就那样,要也不会免费了,至于部分细粮之类的要另外给粮票和钱,我看了一下他们贴的标示,饭钱跟那国营饭店的一样,差不了多少。”

  “这样啊。”

  中午的时候几人就没做饭了,而是去了食堂。

  谢琳琅原本以为免费菜品再难吃也就是糊糊和梆硬的馍馍罢了,谁知道到食堂了,才知道自己高估了。

  她竟然在一款炖豆子那边看到了稀碎的豆渣,这是饲料啊!

  她作为一个精心研究饲料的,怎么会看不出来,这里面的豆渣都是喂马喂猪用的,这年头肉的供应跟不上,骡子和马又是运输劳力,吃的也比较精细,就是这个东西。

  没想到竟然是食堂里给工人的伙食。

  之前的荒山风景、一天三斤水、以及没门的房子,都没让谢琳琅感受到这边的艰辛,看到这个伙食,她算是感受到这里的艰苦了。

  她不敢想象,要是自己没提前做准备存下那些吃的,是不是也要吃这个饲料。

  好在自己存的东西不少。

  她挣钱努力又辛苦,不是为了在这种困难的时候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跟随大众的。

  谢琳琅忽然想感谢一下红姐了。

  远在小镇的红姐忽然重重打了几个喷嚏。

  “你怎么了?”夏自强靠过来,关心的问道。

  注意到夏自强的视线,红姐不自在的避开了。“就是鼻子有点痒,没什么大碍。”

  “喝点水吧,你别忙活了,这些事情我来做就好了。”

  红姐有点避开的意思;“那你来做吧,我先进屋了。”

  进了屋,红姐靠在门板上久久没动弹。

  他太年轻了,自己也不是干净人。

  算了,不要去想,不要去放纵。

  ……

  吃完午饭,沈固找到小黑,小黑的身份还不低,是本地人和工厂之间的话事人,这边建筑队伍和开垦的队伍里就有五分之一的本地人,所以小黑每天都会在北华这边忙活。

  托福,沈固跟他搭上话,下午的时候就有人过来给他们的院门和房门量尺寸。

  因为木材的数量不太够,谢琳琅要了院门和房门,又要了五斗柜,严婷要了院门和房门,就没多少材料了。

  小黑在心里核算了一下,跟严婷说;“你一个姑娘家,边角料我给你弄个放衣服的箱子吧。”

  严婷问他要多少钱,小黑笑笑,跟着老乡走了。

  谢琳琅眯着眼。

  自己跟沈固是夫妻两个,明显需要的东西更多,他怎么不提自己跟沈固,反而直接去跟严婷搭上话了。

  不对劲啊。

  有情况。

  不知道是不是谢琳琅脸上没藏住自己的想法,表情被严婷看了个正着。

  “你怎么笑成这个鬼样子。”

  “什么鬼样子,我这是和善慈祥的笑!”

  两人日常吵嘴,不过第二天开始,沈固和严婷就正式开始工作了,谢琳琅就要开始过每天大部分时间独处的日子了。

  刚开始的三五日,谢琳琅忙着收拾小院子和自己空间的东西,倒也有事可做,时间很快就打发了。

  但是又过了三五日还是做这些事,谢琳琅就就觉得有点无聊了,最重要的是她想逛个供销社,都逛不成,北华有供销社,特别贵,是一个老干部的亲戚开的,谢琳琅去了一次,里面东西又次等又不齐全,她完全没了兴趣。

  没事做的谢琳琅开始尝试做袖套做一些洗碗的抹布啊之类的小东西,可是这些事情都不是她擅长的,反而觉得自己浪费了布料。

  谢琳琅开始走出去,认识一下周边的家属院的人。

第353章 水的秘密

  这串门子,带点东西总是有礼的,谢琳琅抓了一盘子的小饼干,朝着对面往左数第三个院子而去。

  她观察过了,这家院子里是一对看上去很和蔼的夫妻居住的,也带着孩子,孩子有两个,是哥俩,一个六岁一个大约不到三岁,成天跟在哥哥屁股后面玩耍。

  而这家的女主人,谢琳琅对她第一印象挺好的,因为她没听到这个女主人大声骂过孩子,就算是孩子玩得脏兮兮的,她也先去检查孩子受伤没,而不是先骂骂咧咧。

  这让谢琳琅觉得应该是个不错的邻居。

  显然,谢琳琅的运气还是可以的。

  这家的女主人非常的和气,小孩子也不是那种熊孩子,尽管两个孩子都对那桌上摆着的小饼干很感兴趣,但是都会看着妈妈,并没主动伸手去要。

  女主人有个接地气的名字叫小芳,丈夫姓陈,孩子大的叫陈忠,小的叫陈诚。

  看来这两个小孩的父亲是那种比较古板正派的,取名字都叫忠诚。

  “这是你们谢阿姨给的,你们要说什么啊。”小芳指了指谢琳琅,示意两个孩子叫人。

  “我知道,要说谢谢。”六岁的陈忠很有哥哥的架势;“谢谢谢阿姨。”

  一旁两岁几个月的陈诚也跟着说;“谢谢谢谢谢谢阿姨。”

  说完,自己都捧着小脑袋瓜,估计在思考这个阿姨名字好长啊。

  陈忠哈哈笑了一声;“笨笨弟弟,是谢谢谢阿姨。”

  “谢谢谢谢……”陈诚蒙了。

  谢琳琅见两个孩子可爱,给他们手里塞了小饼干;“拿着吃吧,谢阿姨喜欢你们。”

  “嘿嘿。”哥哥牵着弟弟跑远了,小芳姐在身后吆喝了一声;“今天不许靠近大人们工作的地方了!”

  我们知道了!

  小孩的声音清脆的传来。

  “小芳姐好福气,两个孩子都是听话的,还活泼可爱。”因为小芳已经二十**岁了,谢琳琅叫一句小芳姐也不为过。

  听到谢琳琅夸赞自己的孩子,作为孩子妈,小芳姐也是高兴的。

  一开始,两人客气得要命,得知谢琳琅以前是畜牧站的,也是村里集体养猪的管理员,小芳姐的话匣子算是打开了。

  原来,她也是农村人,因为自家嫂子是护士,还跟她说得上话,教了她一点医护知识,在她十七岁这年,帮着找了个护工的活儿做着,没两年就遇上了陈先生,两人相处了一年半就走流程结婚了,再后来就是大家所谓的城里人了,从嫁人到生孩子再到孩子那么大了,小芳姐其实也走得不容易。

  大部分城里人都是带有色眼镜看人的,她为了适应环境,慢慢变得左右逢源了一点,打扮上也逐渐潮流起来,谢琳琅心道:也是,如果没本事让周围的人和环境都适应你,那就只能适应环境了。

  其实本质里,小芳姐还是喜欢以前在农村的生活的,只是因为丈夫的职位一直在升,她不好意思变回去自己喜欢的生活,只能继续要求自己改变了。

  如今遇上谢琳琅,两人说起农村一年四季的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