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爸妈,哥嫂妹妹,我先去睡觉了,今天有点困。”
谢国居让他快去睡,巧娟交代了洗个澡再睡,要是醒了过来说说话。
谢森答应了,拉着月亮就走。
剩下的几人依旧在聊天。
谢国居玩心重,说谁熬得晚,明天第一碗饺子就给谁吃。
谢家人也乐意陪着他闹。
纷纷不认输,都觉得自己能熬到那个时候。
说话一说就是三个小时,什么都说了。
说了许安安在厂子里的事情,说了谢林化妆那一出,说了谢琳琅明年有可能还要去京城一趟的安排,也说了巧娟跟朋友秀兰又恢复了联系,谢国居就说了收音机里听到的各种消息。
他可宝贝收音机了,一天要擦三遍,晚上再累都要摸摸收音机再睡。
有一个消息倒是引起了全家人的重视。
是许安安听来的。
据说城里来了个新领导,准备弄供电下乡的计划,到时候乡下也可以拉电,有灯有电视啥的。
当然,这些消息的真实性她不能确保,都是听工会里的老员工聊天的时候说的。
但是那老员工的亲戚就是供电所的,这么一说,估计**不离十了。
“那我们牵不?”巧娟还蛮心动的。
谢琳琅就更别说了,不过……
谢琳琅问许安安;“大嫂,是不是还说了要建设什么设施之类的。”
“啊对对对,说是最少需要半年呢。”许安安回忆了一下;“城里的电价是一毛六一毛七左右,到咱们这里应该也差不多吧。”
谢琳琅想了想,自家最多就安几盏灯,估计一个月都用不到一块钱,不过有电灯着实方便了生活。
如果要拉,就算上他们家一个。
如果不拉,那就早日搬到镇上去。
毕竟拉电这件事,虽然民国时期就有了,但是很多大队和乡下都没有全面供电。
很多乡村甚至九零年才开始供电,或者零零年了,村里才家家户户通点灯。
但是镇上就好多了,一般早就通了。
电价的事情也就占了唠嗑的话题之一。
快到十二点的时候,大家见谢国居开始眯着眼睛了,纷纷戏精上身。
“哎呀我好困啊,谢木我们回去睡觉吧,我撑不住了撑不住了。”
“清华,你一直打哈欠,困了吗?”
谢琳琅没人配合,只能自己小鸡啄米式的点头,被巧娟扶着睡觉去了。
谢国居顿时精神了,他是第一!
第二天的饺子,巧娟果然给了他第一碗。
第两百五十章 与世长辞
谢国居高兴得不行。
觉得自己老当益壮。
知道内情的几个小辈偷偷笑了,附和的夸赞道老爸真了不起。
得意洋洋的谢国居这顿差点吃撑了。
沈固今年在兵团过的年。
一得空,就马不停蹄的往红旗大队赶去。
当然,没忘记了借来相机,并且将去冲洗出来的照片给揣在信封里,给带回谢家。
一到家就把照片给巧娟了,他要带谢琳琅拍照去。
谢琳琅得了同意,就戴上围巾跟沈固出门了。
家里没出门的都围坐在一起看照片。
“哎呦,这是我啊,我看见了。”巧娟美滋滋的看着照片。
这张照片拍下来的时候,她正好端坐着带着笑,反正她自己是觉得好看。
又看看旁边的谢国居,就取笑他:“你看看你这张嘴,简直跟要吃小孩一样。”
“嘿嘿,不吃小孩。”谢国居看了下一张,是谢林兄弟们拼酒的照片,仿佛看了救星:“你看看,这些小伙子才吃小孩!”
陈清华笑得靠在谢林身上。
巧娟不理谢国居装疯,又翻看接下来几张,当时热闹的场面有大合照,这个她要收起来。
这张谢木的也收起来,全都收起来。
“诶?”巧娟似乎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怎么了?哪张照片糊了吗?”
“不是,我怎么觉着这几张,每次都往咱闺女脸上怼呢?你们瞧瞧。”
“我看看。”许安安凑过来观察了一下。“好像真是这样。”
说完,几个女人对视几眼。
得了,她们知道咋回事了。
就谢国居几父子还在那讨论怎么画面上有人糊了,沈固是不是拍照手抖之类的。
猪圈这边,谢琳琅已经摆好姿势了。
比心和胜利都没有比,万一以后老了儿孙看照片看到了她要咋解释。
说因为你们奶奶特别的“飞旋”,所以早就会这些了?
第一张,谢琳琅拿着铲子做出铲猪屎的动作。
沈固按下快门,却也想起以前谢琳琅还教过自己铲猪屎。
第二张,谢琳琅虚扶着猪圈边的大锅,似乎在往里看着什么。
咔嚓一下,被收入胶卷中。
第三张……
第四张……
基本都是谢琳琅拍的。
谢琳琅伸手;“我也帮你拍。”
沈固摇摇头,他不怎么想拍照。
谢琳琅坚持拿了照相机过来,也给沈固拍了。
随后,趁着沈固不注意,靠近沈固,用相机对准自己和沈固,来了一个大头照的角度拍摄。
“不知道洗出来怎么样,到时候一定要给我啊。”
沈固点点头,压下刚才因为谢琳琅忽然靠近产生的冲击。
沈固只待了两天就走了,他似乎越来越忙,谢琳琅去看过他一次,但是注意到沈固在忙,谢琳琅就没有继续逗留了。
拿着力哥等人要她顺带给某几位姑娘的礼物,谢琳琅回了家。
家里有收音机的声音。
谢琳琅寻声一进堂屋,却看见谢国居留下了眼泪。
收音机里,一个消息还在进行播报。
一月十八日,某伟人去世,与世长辞。
全国哀悼。
第两百五十一章 找茬?
谢国居因此失落了挺长时间的,一向喜欢偷懒的人,默默的帮着别人家做了点农活。
搞得大家心里都有点慌,问是不是谢家发生什么事情了。
谢琳琅知道,这个年代的人,对总理等伟人都有一种印在骨子里的感谢和情怀。
她的感触说实话没有那么重,也许还有个因素是因为后世她出生的时候,过的都是这些伟人的纪念日了。
但是谢琳琅身处这样的大环境中,还是受到了冲击,连续好几天都比较低落。
要是她是个医学高手什么的就好了,说不定……
算了,历史各有定数想这么多也是枉然。
谢国居足足到春天的播种开始,才恢复正常,只做着自己分内的活儿了。
谢森已经开始搬出去了,那边一切都归置好了,就等着人入住了。
今年地主院的租金是巧娟去续的,交了一年。
她可没有小闺女那样,一下就交了两年的钱,对她来说,能晚一点用出去这笔钱就晚一点用出去。
以免临时需要的时候没有。
最重要的是她想着再缓和一年,家里存钱盖个小院子。
许安安说是给家里小妹添妆,一共交给她一百左右,但是巧娟想着老大夫妻两个总归有回来的时候也要有自己的屋子的,所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