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1 / 1)

种田之小夫郎发家记 邓糖那 2708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44章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周老爷双眼炯炯有神,他微微露出点笑意的对何君说出过几天就是自己的生辰了,但周老爷并不想大肆操办。

  他邀请何君明天来周府,同家人一起吃顿饭,就当庆贺自己生辰了。

  何君只是笑了笑,也没说答应还是不答应。

  何君心里想,原来自己生辰时,这周老爷曾投其所好地送了几大车的果树苗。

  现在果园和菜园遭受虫灾,又是周老爷请来了吴道长帮了自己这个大忙。

  何君打定主意自己一定要送一份礼物给周老爷。

  但若要接受周老爷的邀请,去周府与他们家人吃饭庆贺生辰,那何君也不会去的。

  周老爷见何君只是礼貌的微笑,并没应承下来,心里也猜到了何君的想法。

  他脸上飞快地露出一丝失望的神色,但很快又恢复平静跟何君告辞了。

  第二日一大早,何君与童涛、远明、小荣以及几个帮工就来到月鸣岭摘菜。

  因为昨日遭受了虫灾,有一些蔬菜、瓜果是被被虫子啃完了,因而这一次运去阳岗县的果蔬倒并不太多。

  何君再到菜地跟果园仔细查看了一番。

  他再三确认这果园与菜园没有一条虫子的时候,才真正放下心来。

  何君忽然又想到周老爷的生辰快到了,自己得送他个礼物。

  何君觉得这些有钱的大老爷什么也不会缺,那送个啥才好呢,不如问问童涛吧。

  “童涛,周老爷说他马上要过生辰了。

  他既然告诉了我,我觉得于情于理还是要送他一份贺礼的。

  你帮我想一下,送啥好?”

  “这些大老爷也不缺啥呀,你要送个能表达心意,又能表达感谢之意的东西才好。”

  何君笑了:“我就是不知道,所以才问你呢。

  你就帮我出出主意呗。”

  童涛正儿八经地想了会,也毫无头绪。

  他挠挠头,却在无意中瞄到了那些在草丛里觅食的五彩斑斓的七彩野山鸡。

  童涛便有了主意,笑着说:“我有主意了。

  你看咱们这七彩野山鸡多美丽呀,这在县里可很少见了。

  我想你不如送几只七彩野山鸡给这周老爷当做贺礼吧。

  虽然说这礼物不值啥钱,但终归是你的心意呀。

  再说这也是礼轻情意重嘛,而且那周老爷啥也不缺。

  别人都是送金啊、玉啊,贵重的东西。

  你送几只漂漂亮亮的很少见的七彩野山鸡,没准这周老爷还稀罕呢,呵呵。”

  没想到童涛这些话还真说到何君心里去了。

  以前谷清和那个猎户就说过这七彩野山鸡很少见,那些富商们都很喜欢这样的野味。

  得勒,干脆就送这野山鸡吧。

  “童涛你这提议很好,我就送这七彩野山鸡了。

  然后明天再顺带着送一些果蔬。

  我看这样挺好,这生辰礼物很实用。”

  于是二人在这田野上来了个“捕鸡大战。”

  这些野山鸡成天在这田野上已经非常的野性,还很灵活。

  童涛跟何君追赶了很久,才捉到四只野山鸡。

  童涛寻了几根藤条,把这野山鸡的脚都给绑起,全部放在了马车上。

  他们几人驾着马车,运着果蔬,到了阳岗县。

  因为今天果蔬带的少,所以没一会儿就全部卖完了。

  小荣把蜜饯与青果鲜送到铺子里去卖了。

  童涛便驾马车带着何君和一车的礼物去了周府。

  等敲了门,门房探头出来问:“你两个干啥子?”

  以前何君也来过周府送过几次果蔬,但都不是这个门房,估计门房换了所以认不得他二人。

  这门房看何君跟童涛均是普通百姓的打扮,又见他后面一马车的果蔬,还以为是送菜来的。

  便有些不耐烦地说:“你们是送菜来的吧。

  不知道走后门的么。

  你们从这边绕到后门去,把果蔬交给宋妈就行了。”

  门房正要关门,童涛连忙说道:“我们不是送菜来的,我叫童涛,这是我兄弟何君,我们跟你们周老爷在生意上是有来往的。

  当然,我兄弟何君还是你们周老爷的朋友。

  我兄弟听说过几天就是你们周老爷的生辰,特意带了果蔬还有四只七彩野山鸡作为你们老爷的生辰礼物。”

  门房半信半疑地打量着何君、童涛。

  他心里却在嘀咕,周老爷这么一位大富大贵的人怎么会有你们这样的布衣朋友。

  这时有个下人正从外面办事回来,这个下人原来跟着苏林手下做事,因而他是认得何君的。

  他见此情形便知道这门房有些怠慢何君了,便上前俯在门房耳边说了几句话,这门房当即就变得客气起来,谗媚地说。

  “哦,原来是何公子来了。

  恕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周老爷一大早就出门了,现在不在府里。””

  何君原想着把这礼送来就完事了,并不太想与这周老爷打照面。

  现在听门房说周老爷一大早出门去了,心里倒还松了一口气。

  于是何君对门房说:“可否劳烦你们把这果蔬跟这野山鸡给搬进府去,我们也好回去了。”

  那门房点点头:“好的,您二位稍等,我进去叫人过来搬。”

  门房进去又叫了一些仆人过来,童涛与何君也一起帮着把果蔬与野山鸡搬运进去。

  送完礼,又卖完了果蔬,何君顿时一身轻松。

  他去街上找到那做糖画的老人做了几个小糖人。

  从上次买了那个糖龙给小容儿吃后,小容儿老吵嚷着让何君下次出来再带几个糖人给他。

  买好了糖人,童涛驾着马车带何君回到了鹅湾村。

  到了张家,已接近中午了,制衣坊的那些妇人早回去了。

  徐慧芝跟琴儿在灶火房烧午饭。

  童涛一进门就去帮琴儿洗菜、切菜了。

  小容儿散学刚到家,见着何君便欢喜地蹦过来。

  “三哥哥,你也回来了,你帮我买了小糖人吗?”

  何君笑眯眯地举起几个小糖人。

  “小容儿交代的话,三哥哥怎么会忘记呢?

  你看这不是给你带了这么多小糖人吗?”

  小容儿拿起小糖人,他看着晶莹剔透的小糖人,甭提有多高兴了。

  “三哥哥,这小糖人做的真漂亮,我看着看着都舍不得吃了。”

  “小容儿真乖,你只要认真地念书,又听娘和哥哥、姐姐们的话,我以后还给你带好多的零嘴。”

  “嗯,好的,我可喜欢念书了,而且我一定会听娘和哥哥姐姐的话。

  大哥啥时回来呀,他到那个什么城里去,一定也会给我带好多好吃的。”

  何君听小容儿这么乖巧地回答,不竟捏了捏他的小脸蛋。

  “呵呵,容儿真乖。”

  何君刚才听小容儿提起景文,也想念起他来。

  说起来这鹅湾村到玉昆城并不远。

  马车跑快点,过个一天半也就到了。

  景文曾说第一天送去,第二天就准备回来的,这都第四天了,却还不见他回来。

  小容儿举起几个小糖人高高兴兴地跑到门外去,准备给他的那些小伙伴们看。

  这时门外传来了马蹄疾踏的声音,又传来马的一声嘶鸣。

  然后何君听到小容儿兴奋地大叫。

  “大哥,哈哈,大哥,回来了。”

  何君心里顿时涌上喜悦,自己心里正念叨着景文,他真的就回来了。

  何君冲灶火房喊了一声。

  “娘,琴儿,景文回来了。”

  徐慧芝听到了,在灶火房回应。

  “哦,景文回来了,驾马车跑这么远的路他肯定累着了。

  让他快进屋,我跟琴儿就多烧几个菜。”

  何君是跑着出门的,这四天让他感觉到了那句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平时两人在一起腻歪、亲昵,天天都呆在一块。

  忽然间两人分开了几日,还真有那种小别胜新婚的感觉。

  何君心里是雀跃欢唿的。

  他呆呆地看着自己的夫君从马车上下来。

  景文则笑眯眯地看着何君。

  “君,怎么啦?

  看见我回来了咋没点反应呢?”

  何君心里可是欢喜的不得了,特别是他菜园果园受了虫灾这一波折之后,此时看见了景文,原本空落落的心一下就被幸福给填满了。

  他走到景文跟前带点羞意捶了景文一拳。

  “你还说呢?

  你曾说第一天上去,第二天就要回来,可是你都过了四天才回来。”

  “嘿嘿,看起来我的小媳妇想我了呢。

  还真别说,我出去的这几天,没有你在我身边,我心里怎么都不得劲。

  可是难得去一次这玉昆城,我也想好好看下周老爷那边的铺子,顺便也看了下他们的账目,然后我还跟他们学习怎么做生意的。

  我记得你曾经说过,等我们时机成熟,手上也有很多本金了,咱也去那玉昆城开铺子。

  君,我在外地心里可想死你了,这不就着急忙慌地赶回来,我一路都没带歇的。”

  何君又凑近了一点,轻声地说:“我……我也很想你。”

  两人正温情对视时,小容儿跑过来搂住景文的腿。

  “大哥,你到那个大地方,有没有给我带什么好玩好吃的东西?”

  “有,我怎么会忘记小容儿呢,我给你带了很多好吃的。”

  景文从马车上拿起一大堆玉昆城的土特产进了堂屋。

  小容儿兴奋极了,拿起几个零嘴就跑到灶火房给徐慧芝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