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若问他为什么不趁势把这几个人都签到自己的工作室里面,杨柏乐也是有些郁闷,因为前一段时间一不留神就签了十几个人,现在的资源反而有点不够了。杨柏乐虽然签得多,但是不愿意让他们自生自灭,每个人都还是了解基本情况,再有针对性地安排试镜的。所以,他们每个人手中也都接了几部戏,好多人都已经进组开始拍戏了。
杨柏乐也想把这几个人签下来,但是,他签下来后,却没有多余的资源分给他们了。
所以,想想,他还是算了。算了吧,杨柏乐又不甘心,尽管表面上装着没事,说着一些不打紧的提醒,实际上,他自己心里面也非常清楚,只要把他们几个人签下来,等到时候《闲暇生活》一播,肯定不需要他去推荐,都会有大量的戏找上门来。
杨柏乐一想到那些戏,就恨不得现在拿出合约逼这几个人签下。
“杨哥。”徐蔚然忽然在其他几个人跟苏乐凯说话逗猫的时候,来到他身边,小声说:“我听学校里的老师说,你和乐凯做了一个艺人工作室,对吗?”
杨柏乐心中一动,嗯?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这个人有想法?
他瞬间心花怒放,点头说:“是啊。”
徐蔚然有些紧张地问:“杨哥,我想签在你们的工作室里,可以吗?”
杨柏乐特别做作地装出惊讶的样子,说:“你想签在我们工作室?”
“嗯。”徐蔚然点点头。
杨柏乐说:“我们工作室就是个小作坊,以你的条件,其实是可以签大公司的。”
徐蔚然却摇头说:“签别的公司,会要接受很多工作安排,我知道。但是我听老师说,你们的工作室很尊重我们的意见,所有的工作都会经过我们的同意。”
杨柏乐没有想到竟然是因为这一点吸引到了徐蔚然。他还以为是因为苏乐凯你。毕竟,之前来的人都是冲着苏乐凯的名头来的。
他心想,或许以后可以把这个作为工作室的宣传点。
他对徐蔚然说:“这样的话,你把你电话留给我吧,我到时候跟你联系。”
徐蔚然开心地点点头。
等徐蔚然他们四个人吃了晚饭离开后,杨柏乐把这件事给苏乐凯说了。
苏乐凯上下瞄了杨柏乐一眼,说:“心里头高兴坏了吧?!”
果然是多年好朋友,一猜就猜出杨柏乐心中真正的想法。
杨柏乐原本还故作烦恼的脸一瞬间就笑开了花,他说:“我跟你说,你还别说,业内很多人都对《闲暇生活》特别看好,之前还不声不响的,这些天,业内都在说这部戏很有可能大爆。”
“这消息哪儿来的?”苏乐凯问。
杨柏乐说:“我也不知道,不过就挺多人说就是了。”
苏乐凯说:“现在轻松喜剧确实很受观众欢迎。”
杨柏乐又说:“对了,乐凯,到时候《闲暇生活》开机的时候,会有记者来采访,别的都没什么,只是现在网上对你的片酬很好奇,大家都在猜测,你现在突然一下子接这么多电视剧,是不是为了捞钱,你注意点回答。”
苏乐凯点点头。
他也觉得,自己这电视剧接的似乎是多了点。
别说拍完《闲暇生活》以后,还有两个电视剧项目在洽谈。一个也是根据原创改编的,叫《金牌下属》,是一个职场剧;一个则是编剧原创作品,叫《即使如此,我们依然还在》,讲的是一个悬疑故事。
这两个本子苏乐凯都很喜欢,好在两个电视剧都在筹备阶段,近期是不会开拍,只不过在交流意向。
“还有件事。”杨柏乐又说:“有人给我递了一个电影本子过来,导演没拍过戏,是个新导演,但是,我看了剧本,虽然很粗糙,但是我觉得你会很喜欢。”
“嗯?”苏乐凯问:“什么剧本?”
杨柏乐从包里面拿出来一个薄薄的文件夹,里面就夹着三张纸。
他递给苏乐凯,说:“这是一个新导演直接发到我邮箱里边来的,只有三页,剧本还没有写完,不过,就这三页我觉得就已经很好。”
苏乐凯接到手中,一看名字,《云下面》。很文艺的一个名字。
杨柏乐说:“这个导演叫陈筹,已经三十多岁了,之前一直在做广告导演,这次他也没有说别的,就说,要是你愿意拍这个,他愿意无偿拍摄,不过班底得我们自己组,预算也不大,就两百万,当然,这个不算你的片酬。”
苏乐凯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去找电影公司投资?”
杨柏乐说:“你看了就知道了,这是一个文艺片,而且也不属于那种剧情精彩的,比较慢。”
苏乐凯问:“两百万我们倒是拿得出,只不过,我们如果真的要拍电影的话,班底总要组起来吧,要是班底不好,出来效果也不好啊。”
杨柏乐摇摇头,说:“你把剧本看了就知道了,说实话,这部戏很冒险,如果不是你可能喜欢,我都一口回绝了,这部戏全程都是以一个人为中心主角,在旅途中发现自我的过程,陈筹说,他大学就是学摄像的,自己也有摄像机,如果没问题的话,就你和他两个人,一个拍,一个演。”
苏乐凯震惊地瞪大眼睛,“这样真的可以吗?”
杨柏乐歪了歪嘴角,说:“没试过怎么知道呢。”
苏乐凯打开剧本开始读起来。
“苏乐凯是个演员……”
苏乐凯一愣,主角名字跟他一样?
然后他就发现,不是名字跟他一样,而是这部电影完全就是以他为原型在写的。
“他有一天忽然就不想拍戏了,所以,拍完最后一部戏后,他一个人背起了行囊,开始一个人的旅行……”
第二句,苏乐凯发现,杨柏乐说得没错,他可能真的会很喜欢这个故事。
故事走得很平淡,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却吸引着他往下读。
故事中的苏乐凯一个人走进了深山,搭帐篷,睡睡袋,自己烤食物吃,然后遇到了一个住在山里面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