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5 章(1 / 1)

文圣天下 子莫语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货真价实的黄金屋,这怎能不让他为之震撼?

很难想象,先前的那段甬道是那么朴实无华,那么平常普通,然而就在一石门之后,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苏文在潜意识当中,第一个想到的只有四个字。

魔族遗藏!

除了魔族遗藏,他再也找不到任何理由来解释,还有什么样的人能有这等魄力,能够积攒如此巨量的财富,便连圣者世家也做不到!

可是,自己怎么会莫名其妙地就找到了所谓魔族遗藏?

子桑不是说魔族遗藏所在的位置是在迷失沼泽深处的西南方吗?

一时之间,苏文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于是他深吸了一口气,举步朝着黄金殿堂当中走去,一路走来,大量的黄金珠宝就如同不值钱之物一般散落满地,苏文随便一伸脚,都能踩到价值不菲的各色宝玉。

苏文很难想象,如果自己将这整座黄金屋搬到世俗之上的话,将会引来何等的腥风血雨。

拾阶而上,苏文踏过一座由纯金打造的桥梁,随即便听到了潺潺流水之音从脚下传来,于是在他的脸上,终于出现了狂喜之色。

水!这里竟然有活水!

激动之下,苏文立刻将背上的沐夕安放到地上,随即从身边随便拿起了一个金壶,然后将其挂在藤蔓之上,慢慢垂下。

很快将水壶打满,苏文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小心翼翼地将清水送入沐夕口中,又给自己灌了几大口,这才一屁股坐倒在了满地黄金之上。

“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感慨一声,苏文这才有了心思来仔细打量整座黄金殿堂,然而,他的目光刚刚扫过一旁黄金桥的桥沿,便骤然一凝。

上面有一行小字。

“我来找你了。”

这行字很简单,意思也很明了,但是苏文却从中体会出了不简单的意味,因为即便没有落款,他也依旧认出了其字迹所属何人。

苏文曾三番两次看过他写的书,自然对其字迹印象深刻。

史圣,司马迁。

============================================

ps:感谢‘为你千百世轮回’100赏,今天还有更新。

第一百八十八章 何以破藩篱?

这里为何会出现史圣司马迁的字迹?

苏文熟读人族《史记》,又于书院藏书阁中见过魔族和妖族版的《史记》,甚至还找到了司马迁亲手所书的一本笔记,所以他断然不会将司马迁的字迹认错。

那么,难道史圣司马迁曾于此处生活过?还是说,这里根本就不是所谓的魔族遗藏?

一大堆的疑惑在苏文脑中虬结,让他理不出任何头绪。

突然,苏文想到了一件事情,于是他的双眼亮了起来。

当初他在阅读司马迁那本藏于书阁中的笔记之时,便曾经疑惑过,根据笔记所述,当人族和妖族于大河结盟,共伐魔族之时,司马迁是在魔都当中的,在笔记的最后,他甚至还有幸见到了最后一代魔君,屠生!

这也让苏文一直以来对司马迁的种族立场产生了某种困惑,而如今,他终于能够确定,史圣司马迁在某种程度上,一定与魔族有所牵连!

只要苏文能够证明,此处就是魔族遗藏!

念及此处,苏文随即又想到,如果说司马迁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话,那么,那甬道之上的一幅幅壁画,难道是司马迁所作?

这番想法一旦滋生,便在苏文心中再也挥散不去,于是他环手将沐夕抱在怀中,重新跑了出去,回到那昏暗的甬道当中,看向最后一幅壁画。

与此同时,苏文的脑中也在急速回想着前世关于史圣司马迁的信息。

据前世所传,司马迁的妻子柳倩娘是成纪人,而且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外孙女,父亲柳振庭是一位诗书画都极好的读书人。

柳倩娘貌若天仙颇有才学,民间传说。柳倩娘在父亲的影响下,五岁时随父亲学画,爱在墙上画小动物。十岁时就画山水人物、花卉鸟木,在乡里被夸为小画家。十五岁通读《六经》。翻读《庄子》、《离骚》等名著。

柳倩娘与司马迁第一次初识是在她十五岁那年,其随母亲赴长安看望外祖父李广,看到司马迁文章便想拜师学艺,并在表兄李陵的帮助下偷偷目睹司马迁真容,便暗许芳心。

谁料,貌若天仙、体如轻燕的柳倩娘却被李广利看上,意纳为自己的小妾。柳倩娘宁死不从,后为躲避李广利逼婚。暂躲在太史府司马迁处,从此与饱学多才的司马迁相知相识,结下好姻缘,但是李广利却与李陵、司马迁结下冤仇。

其后,柳倩娘自告奋勇,随同司马迁,走访名山大川和历史名胜,先后到江淮、庐山、九凝山、长沙等地,边走访边收集史料,还为史料制图而风餐露宿。帮助司马迁为撰写《史记》积累了详实而有价值的史料。

可以说,司马迁能著得史记,柳倩娘功不可没。

两人婚后。在司马迁整理父亲和壮游长江南北,出使西南及扈驾遍游全国所得的史料时,柳倩娘不仅操持家中一切事务,更帮其落实考证资料。

之后司马迁遭受惨无人道之宫刑,柳倩娘更是无怨无悔地鼓励司马迁要完成其父亲的遗志。

在司马迁再次入狱时,柳倩娘深明大义,带着《史记》正本,藏匿于尼姑庵中,隐明埋姓且受尽苦难。直至《史记》有出头之日时。

无疑,这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其对司马迁之真情,让人感动至深。

然而。圣言大陆之上的司马迁并不是苏文记忆中的那个司马迁,所以这壁画之上的女子,自然也不是柳倩娘。

那么,她是谁呢?

整整四十五幅壁画,从一开始笔刀行处的笨拙,到其后已有画道小成之迹象,苏文粗略估算下来,前后所花费的时间至少长及数年之久!

不论作画之人到底是不是司马迁,其对此所付出的心血都是日月可鉴。

那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执念与坚持,才能让画壁前的那人不惜耗费数十年之光景,只为一述其对这位少女的相思之情?

苏文在最后一幅壁画之前站了很久,仔细捕捉着画中人的每一丝神态,从对方那绝美的容颜,到身上的穿戴饰物,再到那平静淡雅的气质。

突然,一个人影自他脑中浮现出来,似乎与这画中人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

而且更关键的是,这个人,也姓柳!

倾国倾城,柳施施!

“难道这画中人是柳施施?”苏文皱紧了眉头,几乎将整张脸都贴到了石壁之上。

良久之后,苏文叹了一口气,摇摇头无奈地说道:“线索还是太少了,而且从年纪上来说,司马迁与柳施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