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0 章(1 / 1)

文圣天下 子莫语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很快就能够从这里脱困出去吗?”

李白轻轻一笑:“如果我也是刚到这里的话,一定会赞同你的观点。事实上,在之前遇到你们二人的时候,我也曾生出一丝希望,只可惜,你们的文位还不如我……”

对此,苏文无可辩驳,毕竟李白已经用了自己整整二十七年的时间来证明,如果不是更高文位之人,是几乎不可能从这里逃出去的,可是即便如此,苏文也没有放弃,他怔怔地看着李白脸上的自嘲之意,突然心中一动开口诵道: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大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文突然开口诵诗,顿时让李白一愣,但很快,他便沉浸在了苏文这首诗的意境当中,竟无端自心中生出了一种破除困境,勇往直前的信念和决心!

“好诗!好诗啊!尤其是最后两句,简直是画龙点睛之笔!”

良久之后,李白回过神来,顿时惊喜一叹。

而与此同时,苏文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松了下来,原来,这个世界的李白,还尚未写出过这首《行路难》!

赞叹过后,李白又有些迷惘地看向苏文,犹豫着问道:“可是杜小兄弟,你这首诗,既不是律诗,也不是绝句,应该算是什么体裁?难道是这二十多年期间,大陆新生的某种诗词形式吗?”

苏文轻咳了一声,随即硬着头皮答道:“这个,其实这首诗是我偶然所得,我将这种诗的体裁命名为歌行体,或者您也可以称其为新乐府诗,其实也就是个游戏之作而已,哈哈哈哈……”

谁料,李白竟然突然从地上跳了起来,一把抓住苏文的胳膊,眼中满是震惊之色,开口道:“原来杜公子竟有如此大才,先前是李某唐突了,如此新颖体裁,绝对值得广为宣扬啊!只是不知……”

李白犹豫了半晌,终于还是开口问道:“不知杜公子,可否教我如何作得此诗?”

苏文彻底傻了。

======================================

ps:感谢‘为你千百世轮回’600大赏!轮回兄威武!

话说这一章的情节,可是苏文在州考写出《行路难》的时候就确定下来的,毕竟让主角教李白写诗,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呢,那么作为交换,李白又会教主角什么呢?嘿嘿……

第一百七十章 一袭白衣

李白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在被困兽冢27年之后,首次见到活生生的人类,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对方会有如此诗道大才,竟然给自己展现了一条从未见过的圣途大道!

是的,李白只是从苏文的一首《行路难》中,便看到了成圣的希望!

就像白剑秋能够从苏文的一幅牡丹图中,看到即将到来的画道革命一般,李白竟也从苏文的一诗一言中,看到了这种新乐府诗歌的诞生,将会给整个文道世界,带来多么深远的影响!

然而,单以文位来比较,白剑秋贵为堂堂丹青半圣,而李白呢?却只是一介翰林!

当初苏文在州考当中作出这首《行路难》的时候,因为其才气不显,故谢漓谢院士申请复审,可哪怕是在复审当中,三位主考官大人都未曾看到这首诗歌的真正价值!

其中不论是州主大人,还是圣裁院院君,乃至力挺苏文的谢院士,都与李白文位相仿,可是,他们怎么就看不到苏文这首诗将带给世人的震撼之意呢?

无他,因为此刻苏文所面对的,乃是李白。

李白终究是李白,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是苏文听闻或见过的所有人当中,对诗歌有着最强洞察力的大师!

他的眼光之毒辣,对诗歌的感应之敏锐,足以让圣域中的不少人都为之羞愧!

至于说教李白作诗?

这样的事情,谁敢承应?所以一时之间,苏文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作答。

他先前之所以平白无故吟诵出那首《行路难》,主要还是为了试探李白的反应,若是李白已经作得此诗,那么他便可顺水推舟。以此作为鼓舞李白不要放弃的理由,若是李白尚未写出过这类新乐府诗歌,那么苏文便可彻底放心下来。不用担心自己被冠以抄袭之罪了。

谁曾想,他这一次。真是玩儿大了。

看着苏文的犹豫,李白还以为对方有些不太情愿,也难怪,毕竟今日两人才初次见面,自己这样的要求不论怎么看,都有些太过唐突了。

于是李白想了想,再一次从袖中抽出了长剑,开口道:“杜公子。不知道你对于剑法有没有兴趣,我看到你身上也带了一把短剑,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我可以以此来作为交换!”

苏文闻言,连连摆手道:“李大人误会了!并非我不愿,而是此诗真的只是我信手随作,其实也并无太多的讲究,而且根据诗成之时的情况来看,恐怕此诗是得不到天地才气认可的……”

李白听懂了苏文的意思。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只是微微一笑,开口道:“便如你先前所说。如果我们始终脱困无法的话,那么此诗便权以当作游戏又有何不可?如果我们最终能够走出这片兽冢的话……”

顿了顿,李白郑重其事地说道:“李某终有一日,会让此诗得到神书之认可的!”

苏文倒吸了一口凉气,这种话,或许也就只有李白这等人物能够说得出来,换句话来说,李白是在向他承诺,只要有朝一日他能从此间逃脱升天。则必成圣!

苏文怔怔地看着李白,良久。终于苦笑着叹了口气:“也罢,这样吧。我不敢说真的能教得李大人此诗创作,不过我们不妨一起探讨一番,多说无益,干脆我再将此前作过的另外一首诗诵与大人听一下。”

李白闻言,顿时眼中熠熠发光,点了点头,聚精会神地盯着苏文。

苏文有些尴尬地清了清嗓,这才缓缓开口道:“我这首诗的名字,叫做《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苏文所吟诵的这首《兵车行》,本就是杜甫的名篇之一,体裁亦是新乐府,乃是传颂千年的不朽佳作!

不论是按照其诗文的内容结构,还是历史地位,按理来说,这首《兵车行》起码也应该是传世之作,可是此时苏文所在的兽冢当中,隔绝了天地之才气,使得苏文无从所获才气天降,自然也无从判断其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