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起。
“便送到这里罢。”
说话的自然是柳施施,她虽然从始至终都未曾现身,但可以预料的是,从考场走出之后,她的注意力便没有离开过苏文与宁青冰二人。
苏文松开了宁青冰的手,缓缓转过头来看着身后的柳施施,酝酿了一下说辞,这才有些紧张地开口道:“见过柳姑娘。”
苏文的这番开场白,与两人初次见面的时候如出一辙,而于他此刻的称呼,却与当日有着不同的意味。
当日在春熙楼中,苏文只以为柳施施是一名奇女子,称其为“姑娘”自是无可厚非,然而此时此刻的他已经知道,实际上柳施施乃是一名货真价实的翰林!那么按照习惯,便应该恭称其为“柳大人”才对。
但不知为何,苏文竟然在有意无意之间,故意忽略了这一点。
柳施施对于苏文这略显轻佻的称谓并不以为意,她只是点了点头,似有感慨道:“不过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没想到,你已经成长到了如此地步,看来,当日我对你的评价,还是低了些。”
于春熙楼中,苏文曾作了一首《青玉案》引得柳施施的注意,后者曾称赞苏文日后必能成为卫国之栋梁。
而这个评价,还低了些?
苏文轻轻一笑,没有接话,只是问道:“不知道柳姑娘此番离去,何时才能再见?”
这话便显得有些轻薄之意了,不过实际上,苏文问的是柳施施,想要知道的却是宁青冰的归期。
柳施施似有所觉,并未责怪,淡然道:“有缘自然能相会。”
说完,柳施施走到宁青冰的身前,以无比寻常的语气说道:“走吧。”
这一刻,宁青冰终于于口中发出了抽泣之声,苏文见状,心中怜意大盛,复又给了宁青冰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开口道:“忘了我跟你说的了吗,作为文人,便要有文人的骨气,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
宁青冰抽动着鼻翼,连续深吸了两口凉气,这才终于忍住了哭声,低着头,声音中带着哽咽:“谨遵先生教诲。”
苏文知道,自己该离开了,他再次向柳施施行了礼,然后狠下心来,转身离去,竟然连最后的告别也未曾对宁青冰说起。
或许,没有告别,便不会永别吧。
“先生……”宁青冰猛地哭喊了一声,却见苏文脚步不停,于眨眼间便消失在了眼前,不禁把后面的两个字默默吞进了独自中。
片刻后,宁青冰终于收拾好了心情,擦干了眼泪,跟着柳施施,向着属于自己的圣道行去。
离别,或许只是一次新的开始。
然而,便在两人离开后不久,苏文却重新于场间出现,他目视着她们所离去的方向,轻轻一叹:“保重。”
只是两个字,却道尽了苏文心中的不舍。
但不管怎么样,这对于宁青冰来说,才是最好的结果,想到此处,苏文也放下了心中的沉重,回头朝着考场方向行去。
却不想,苏文才刚刚走过不到半程,便意外地与一队形色匆匆的人马在林中遭遇,而那为首之人,竟然是逃离徽州府多日,让苏文欲寻而不得的徐家子弟,徐妄!
便在同一时间,徐妄也发现了苏文的存在,在刹那的错愕之后,徐妄的脸上不禁浮上了一抹灿烂的微笑。
“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苏文,这一次,我看你还怎么逃!”
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惧一战!【第八更】
苏文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碰到徐妄,而徐妄对于苏文的出现则更加意外。
事实上,两人的相遇,完全是一个意外。
而苏文的神色于刹那间便变得凝重了起来,如果是在其他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苏文都不会对徐妄的存在有丝毫的畏惧,他甚至对于此情此景求之不得。
他可没有忘记,不论是当初在花魁大赛中针对柳嫣阁的打压,还是其后利用霓裳来陷害自己,幕后主使都是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翩翩公子。
然而苏文在这两次事件当中,都没能抓住徐妄的小尾巴,一次又一次让其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
尤其在《文以载道》放榜之初,徐妄便十分明智地逃离了徽州府,彻底消失了踪影,这也使得苏文对他无计可施。
所以苏文恨不得能够亲手抓到徐妄,以牙还牙。
但是两人却偏偏在这个时候相遇了,这对于苏文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徐妄并不是一个人出现的。
他的身边,还跟着徐轲的数十名亲卫。其中,包括徐妄在内,有整整三名贡生,四名文生,武者之流更是人数众多!
而反观苏文,此时此刻,却是他实力最为孱弱的时候!
为何?因为他手中唯一的文宝幻灵笔,燕北所赠的神兵冷月,甚至于那块来历不凡的牡丹玉牌,都被他留在了林花居中!
换句话来说,现在的苏文,是真正的赤手空拳!
于是便在这一瞬之间,猎人与猎物的关系,彻底发生了翻转。原本被苏文苦苦追寻的徐妄,此时却正以一种看着死人的眼神看着苏文,嘴角扬着和煦而灿烂的微笑。
两边人马相隔不过五丈,如果全速奔袭。也不过是数息之间的事情,所以在第一时间,苏文犹豫了。
是逃,还是战?
诚然。从苏文的孑然一身来看,此刻的他正处于最虚弱的时候,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却也是他最强大的时候。
因为如今的苏文,已经是一名贡生了!
在这个世界最普遍的观点当中,文生与贡生最大的区别,便在于一个无法战斗,而另外一个则可以!
所以一般在入得书院之后最重要的一课,便是要教会这些新晋的贡生们。如何来利用自身的才气作为媒介,从而激发诗词书画等文作的力量,也就是以战文御敌。
毕竟人族百年以来,所培养了如此多的文人学子,除了个人对于圣道的追求之外。更重要的,便是希望使其在将来能够为族人效力,灭杀妖蛮!
而只有在成为贡生之后,才是这些学子们真正掌握才气力量的开始。
等到日后晋升侍读,便需要入边关以战火洗礼,从而促使他们能够更快地习惯利用战文来保家卫国,并将其融进自身血液。
这也是为什么。在获得侍读之位前的国考当中,会特地加入战文的武试,而且其在总成绩中所占得的比重,要远远超过文考的分量,由此可见,各国对于学生们的战文能力有多么的看重。
而苏文呢。尚在他还是文生的时候,便已经能够使用战文来御敌杀人,如今晋升贡生,其威力又能增加到何等程度?
对此苏文没有答案,唯有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