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从后面靠近。
“二爷,东西找来了。”
“当真?”
贾宝玉迅速转头,脸上终于露出笑容来。
茗烟环顾四周,小心从身后拿出来一个布包袱。
“您老早就催着,我本来想多攒一些再拿进来。”
“但是这些日子您精神不好,只好先把这几本送过来,等回头再找别的。”
“您可小心着别被人看见,不然我的皮都要被揭了。”
包袱被打开,露出里面四五本书,最上面赫然是《牡丹亭》。
“就是这,好东西!”
美滋滋赶紧重新包上,贾宝玉抱着就跑。
茗烟在后面追。
“二爷你慢点,别摔了!”
“看的时候小心些,别被人看见,哎呦我的爷!”
两人沿着小路,一前一后跑远,却没注意在他们身后角门走出来两个女子。
莺儿探头探脑。
“那边似乎是宝二爷,很高兴的样子。”
“姑娘,咱们要不要过去?”
薛宝钗轻摇着扇子,垂眸思索片刻,转身往回走。
“看他似乎是得了什么新鲜有趣的东西,正在兴头上,打扰他做什么?”
“先去姨妈那里,明日再看他。”
“我叫你给姨妈的礼物,可准备好了?”
莺儿笑道。
“早准备好了,您亲自挑选的,二太太必定喜欢。”
第二日薛宝钗果然带着莺儿过来,只是屋里安静不见贾宝玉。
袭人迎出来倒茶。
“宝姑娘来的不巧,二爷吃过早饭就走了,说是去花园读书。”
“若姑娘有急事,我去找他回来。”
薛宝钗忙拦住。
“他难得读书,快别叫他。”
“原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就是来看看,你也别告诉他白叫他记挂,过两日我再来就是。”
这话说的可谓大方得体,滴水不漏。
袭人心中更加拜服,恭敬送她离开。
却不知道薛宝钗刚出院子,就转花园方向。
正是盛夏,花园里百花盛开,即便如此,贾宝玉那大红衣裳也影影绰绰看的清楚。
“宝兄弟,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隔着条廊道,薛宝钗先喊了一声。
等走近,正见贾宝玉慌张拿著书往后藏。
“没什么,看着近日天气好,在外面看书。”
“宝姐姐怎么过来,没去找姐妹们一起玩吗?”
薛宝钗仿佛没有看出他脸上的紧张和掩饰,款款走来。
“这大太阳看书眼睛岂不难受?还是在书房的好。”
“我瞧你看的认真,想打个招呼就走,你怎么还赶起我来?”
贾宝玉挠挠头,有几分不好意思。
“我是怕打扰了姐姐逛园子才这样说,姐姐可千万不要误会。”
“书房里面死气沉沉的,我更爱在外面,百花齐放这才叫良辰美景。”
下意识说完,贾宝玉一把捂住嘴。
刚才看得入迷,不小心竟将书中的话说出来。
薛宝钗帕子掩嘴轻笑两声。
“你这是来寻良辰美景,以求赏心悦事?”
贾宝玉一顿,随后大喜,仿佛遇见知音人。
“姐姐也看过?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果然是好故事!”
“还怕姐姐说我,既然如此,我们一起看可好?”
说着欢欢喜喜将身后藏的书拿出来。
正是《牡丹亭》。
谁料薛宝钗推拒。
“虽然看过,却只看看就罢了,毕竟不是正途。”
“宝兄弟也该如此,还是多读要紧的书,才不让姨母姨丈失望。”
贾宝玉不以为然撇嘴。
“什么正途不正途,要紧不要紧,我只管看着好故事高兴。”
“好容易老爷忙着前面没空管我,姐姐又来说,我换个地方看!”
--奇@ 书#网¥q i & &s u& # w a n g &. c o m--
说完就转身,也不走小路,直接从上面花坛翻过去,一溜烟跑的没了踪迹。
莺儿不忿。
“姑娘,您好心劝说他读书,怎么这样态度?”
“上次二老爷要打人,还是咱们帮着去请老太太救他!”
薛宝钗硬撑着笑容。
“还不住口,不许在背后议论!”
她能训斥莺儿,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内心。
这般不爱读书的公子哥,倘若没有祖上庇佑以及宫中贵妃,真的比寻常人家强些吗?
若非这已经是她能抓住的最好选择,当真不愿蹉跎。
叹一声,回梨香园去了。
翌日,不知从哪里再次传出金玉良缘的话,比上一次更热闹。
紫菱路过听了一耳朵,若无其事回降云馆。
“二位姑娘大喜,今年老爷就能进京!”
“当真?”
林黛玉猛然站起,喜得红了眼眶。
“数年未见,终于能见到父亲了,也不知道他身体如何。”
“是我做女儿的不孝,不能在他身边侍奉。”
林蕴笑她。
“什么都没说你就急,等紫菱说完你再哭不迟。”
林黛玉赶紧擦眼睛,不忘瞪她。
紫菱继续说道。
“那送信的小厮来说大约已经定好了,只等着调令,因为没有宣旨不好明说,只悄悄告诉两位姑娘叫你们安心。”
“这是信,请两位姑娘过目。”
打开信封,上面照旧是些问候关心之语,并没有涉及到其他,姐妹两人看过便收起来。
林蕴说道。
“消息不确定,咱们别往外说。况且府上正忙着修建省亲别墅,别添麻烦。”
“就如同往常一样。”
林黛玉在屋里不怕人看见,喜不自胜。
“也不知道这次是要留在京城还是继续地方任职,咱们又能相处多久,对了,老宅可打扫出来了?”
“到时候都回去住,几日也是好的。”
这副关心则乱又忍不住向往的模样,让林蕴忍俊不禁。
“等着你来安排黄花菜都凉了,当初我进京城时就派人回去收拾。”
“这两年咱们在外面使的小厮,还有来回送信的信使,都是在老宅歇脚。”
林黛玉这才放心,嘴角带着浅笑,碎碎念好一会。
贾府依旧忙着修建大观园,谁也没有注意到降云馆的微小变化。
直到八月上旬,从扬州来了两艘大船。
王熙凤突然被人叫走,又风风火火来到荣庆堂。
“老祖宗,林姑爷派人来,说是下个月就调回京城,先派人来安置!”
说笑的人们被陡然惊住,都看过来。
贾母更是惊得坐直。
“什么时候的事?都派了什么人回来?”
王熙凤眼睛放光。
“船刚靠岸,两大船的东西,我可真真是长见识了。”
“外院是个叫林安的小子,说是林家老管家的儿子,正在指挥搬东西。”
“内院两个嬷嬷,正在外面等着拜见老祖宗和两个姑娘呢。”
贾母一怔,回头见林蕴林黛玉两个姐妹都是不知情的惊喜样子,松口气。
“叫她们进来吧。”
“这么多东西,若是早些说咱们也好帮忙,哪里就这样手忙脚乱。”
王熙凤自动忽略后面一句,出去传话。
等两个嬷嬷在前面下拜,贾母眼睛一亮。
“王嬷嬷?”
左边的嬷嬷抬起头来,一脸激动。
“老太太还记得奴才,给老太太请安!”
贾母亲自下来将她扶起,竟红了眼眶。
周围众人满是迷惑,只有王夫人,看着眼前这张似乎有些熟悉的脸,想起一些久远的事情。
“玉儿快来,这是你母亲的人,当初还是我派她跟去伺候。”
大家闺秀出嫁,带着的丫头嬷嬷少说十几个,林黛玉来京城那年不过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