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9 章(1 / 1)

今天也在贾府不当人 卌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娘说放我出去,可巧我和他瞧对眼,便请姑娘做主成婚。司棋姐姐你呢?”

  “原来是这样,那真要恭喜你。”

  知道误会,司棋真心给侍书道贺。想到自己,低头摩挲腰间荷包。

  “当年贾家被抄,他写信求救,念着情分我便托人送银子回来,如今不过稀里糊涂过。”

  看她脸色不对,侍书忙岔开话题。

  “对了,鸳鸯姐姐给老太太守陵你可知道?她果然是个重情义的,得空咱们一起去看她。还有袭人,听闻嫁给城郊姓蒋的人家……”

  回想当年旧识,只余感慨万千。

  到晚间,迎春告辞回去。轿子走在路上,尤三姐凑到窗边。

  “太太,明儿我想告假。听她们说,我大姐二姐都在南街住着,我想去瞧瞧。”

  轿子未停,迎春的声音从中传出。

  “我听三妹妹说起,琏二嫂子没了。不必告假,明儿我也要去看看他们,好歹琏二嫂子帮我几回,还有我亲侄子、侄女在。”

  “是。”

  尤三姐低声应下,回府后命人准备第二日上门的东西。若无意外,这是贾家三姐妹最后一次相见,也是她们三姐妹最后一次相见。

  此行匆匆,迎春看过巧姐儿、芝哥儿,拜过贾母、贾赦,自此与京城再无牵绊。

  回福建途中,小星星歪着头。

  “娘亲,我们见过祖父,怎么没见过外祖呀?别人都是有祖父和外祖两个的。”

  迎春沏茶的手一顿,很快若无其事放下杯盏,柔声道。

  “星星也有外祖,不过外祖已经去世了,见不到。星星这么聪明乖巧,无论是祖父还是外祖,都很喜欢。”

  “真的吗?弟弟也很聪明。”

  小星星坐在凳子上,高兴地摇晃着脚丫,很快将外祖抛在脑后,握着毛笔嘀嘀咕咕要给祖父写信。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3-24 22:37:04~2022-03-25 22:14: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紫兰若梦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心欣10瓶;米白、紫兰若梦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84、番外七

  却说林如海在福建两年,带着思思和延哥儿,在玩耍中言传身教,让林蕴与曹同轩格外清闲,也让冯紫英羡慕的眼睛冒绿光。

  “林姑父已经回扬州,你怎么还在这里唉声叹气?该正经想想两个孩子念书的事。斌哥儿去曹府跟着林姑父挑选出的先生一并念书倒无妨,姐儿也该请个靠得住的女先生。”

  迎春看着每日三叹的冯紫英,走上前将双手搭在他肩膀上。

  “父亲虽不能来,斌哥儿的功夫却不能落下,都要早做准备才是。”

  夫妻二人出身高门,不会相信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糊弄世人的鬼话。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除了家宅内外诸事,该将各项教导提上日程。

  越想,冯紫英烦的抠脑袋。

  “若是父亲能来就好,叫父亲去安排,我哪懂这些?不如这样,先让家里的武师带着斌哥儿扎马步练基本功,我小时候父亲就是这样教导的。至于咱家小星星念书……”

  之前林如海在时,只管将两个孩子丢到曹府,乐的撒手。如今他回去,冯紫英一个头两个大。

  “我哪里知道什么可靠的女先生。夫人不要着急,等我去问问。”

  安抚迎春两句,换上便服带上礼物,直奔曹府。

  “同轩,同轩,林姑父离去时,可给你家思思安排先生?我夫人正烦心,不知道闺女怎么安排呢。”

  在福建多年,二人不说亲如兄弟也比寻常朋友亲近。冯紫英风风火火进来,却正瞧见曹同轩和林蕴发愁。

  “怎么了这是,你们也没有合适的先生?”

  “岳父刚派人送信来,说陛下册封太子,下旨召他进京做太子的先生呢。”

  曹同轩晃晃手中信纸,说不清是喜是忧。

  能做太傅,必定深受陛下宠信,林如海又是探花出身,曾官居二品深谙朝堂之道,教导太子最合适不过。

  但太子年幼,谁能保证他将来一定会成为皇帝?各位太傅、少师被天然划归太子一脉,将来若起党争,几个能躲开?

  虽是荣宠,却福祸难料。

  冯紫英一拍巴掌。

  “那感情好,京城里定有许多有才华之人,派几个过来教导孩子岂不是好?不要那些腐儒,将我好好的闺女儿教坏了。”

  他美滋滋想着,林蕴偏头瞪过来。

  “有什么好,像他这般年纪,颐养天年才是好。再去京城不知又生出多少事端。”

  “能有什么事端?太子不过稚童,即便要生事端也要数年之后,眼下才是要紧。”

  敲敲桌子,冯紫英惦记自己的任务。

  “对了,林姑父去京城,林妹妹去不去?早听你们说她才华横溢,若不去,让她来教导我家小星星和你家思思,可能行?”

  这倒提醒林蕴。

  “父亲在信上还说妹妹不想去京城,我一时担忧竟没想起来。这就去写回信。”

  “得嘞。”

  任务圆满完成,冯紫英美滋滋回去。

  林如海收到信,抚须点头。

  “你独自在扬州我难以放心,去福建正好,还能教导子侄。若按你姐姐的性子,非被她教歪了不可。”

  林黛玉坐在旁侧,无可无不可。

  多年前孤身前往京城,乃是身世飘零。如今上有父亲长姐,下有子侄,没了那份凄凉,更多从容。

  事情定下,林如海先送林黛玉上去福建的船,而后起身前往京城。

  京中府宅空闲多年,再次入住心情不同。林如海倒背着手在花园走一圈,这里种花哪里养鱼,不似来做官,倒似来养老。

  “林大人许久未见,近来可好?”

  陈大人头一个上门拜访。他如今坐镇督察院,风风火火的性格沉稳不少。

  林如海笑着请他入内。

  “前年去照看两个小外孙,若非陛下召我进京,且乐着呢。不说那个,你看我这池塘可好?得闲垂钓,最合适不过。”

  “果然好风光。还未贺喜大人官居一品太傅,带了贪酒作为贺礼,今晚喝一杯?”

  二人同僚多年,比旁人熟悉。林如海索性闭门谢客,在亭子上摆起宴席。

  晚间程潜带着夫人上门拜见,被挡在门口。

  “二公子,不是小的不让您进去,是大人现在不得空,您恐怕得明儿下午来。”

  门前的小厮还是当年那个,见着程潜顺口称呼二公子,抬手一通比划。

  程潜了然。

  “那我明日下午再来,你告诉舅舅我来过。”

  转过身扶程夫人上轿,自己却不动。

  “你先回家,我往户部去一趟,若是回来晚不用等我。”

  “可是为了淑妃娘娘?三皇子刚满周岁,娘娘未免太过急切。当年在王府我也听过这位娘娘家里的事,你不必畏惧她。”

  程夫人出身忠顺亲王府,即便不受宠,耳听目染得到的消息也是旁人不能及。此时她黛眉微蹙,脸上明显写着不愿。

  程潜抬手点在她额头。

  “我知道怎么做。别说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