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6 章(1 / 1)

今天也在贾府不当人 卌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初时以为忧思所致,可吃了安神药也不见好。这几日明显精神不济,连林蕴都能看出来。

  “其实,你若想去未尝不可。无论是为了南宫旭的信还是其他,想去就去。”

  “姑母说你幼时离家出走,我原不信,今儿信了。天下竟有你这样大胆的女孩。”

  林黛玉掩着扇子笑,眼中透出羡慕。

  林蕴无所谓摊手。

  “不是叫你离家出走,只是叫你不必太在意别人。父亲不是老古板,旁人说话有什么要紧?从前在贾家你就总听那些婆子浑说,才活得这样累。”

  想到从前,林黛玉笑容顿住,垂眸不语。

  另一边林如海处理完公事早早回府,在街口被忠顺世子拦住。

  “林大人,听闻前日你拒绝了吏部侍郎公子提亲,不知本世子是否有幸请林大人喝一杯?”

  “世子恕罪,下官今日府中有客,恐有负美意。”

  隔着两顶轿子,林如海拱手告罪,客气疏离。

  无事不登三宝殿,两家如今虽不算对立,但也算不上友好。这等鸿门宴,还是不去为好。

  忠顺世子也不恼,仍旧含笑。

  “那真是可惜,咱们也算亲家,正想与你商量程潜与舍妹婚事,想着你是长辈,看来林大人对程大人的事情并不如何上心。”

  上句还在暗示林黛玉,转头就提起程潜,这话里藏着话。林如海警觉。

  “程潜近月来数次往返西南,正该历练成长,婚事不必着急。且王府国孝一年,着急无用。”

  “说的也是,正经嫁娶自然要等国孝结束,但纳妾就不必了吧?”

  忠顺世子言笑晏晏,话语中却恶意满满。

  林如海眼神一凛,及时收敛怒火。

  “程潜年纪尚小,有正妻足以,倒不必纳妾。且程家历来注重正妻,子不纳妾女不为妾,有劳世子费心。”

  绕来绕去,他还盯着林黛玉。正经人家谁愿意女儿去做小,即便是亲王侧妃,难道不是妾室?从前当听不到,他竟直接挑衅。

  看来这层表面稳定的窗户纸维持不了多久。

  恼怒过后,林如海更警惕。

  “听闻世子新纳爱妾还未恭喜,待日后小女成亲,定请世子驾临。”

  匆匆告辞,越想越不妥,还是尽早给林黛玉定下才能安心。

  回家沐浴更衣,立时往后院去。

  “陈夫人过些日子举办花会,你姐姐自来不爱这些,你可要去瞧瞧?听闻不少公子姑娘都去,很是热闹。”

  林黛玉替他倒茶过来,不知话中意思。

  “外祖母过世未满半年,我算有孝在身,还是不去的好。况且再过几日二舅舅和琏二哥便要流放西南,我命人收拾些东西准备给二嫂子送去。也不知道西南境况如何,他们会不会有危险。”

  罪臣充军,贾政贾琏皆在其列。林如海点头。

  “你是个重情义的好孩子,西南虽未有酣战,却总有宵小过境,此去危险,给他们收拾些东西也应该。”

  话说完,见林黛玉低头不语。

  “你可是还惦记着鼠疫?今日刚收到奏报,鼠疫并未扩散,不必忧心。”

  “虽未扩散,可总有病患,他们可有根治之法?”

  林黛玉抬头,与林如海四目相对,二人都是一阵沉默。

  “我虽女流,亦无大义,但既知与我相关,总不能置身事外。”

  后面不必再说,意思已然明确。林如海半晌无话,良久起身,眼中似感慨似欣慰。

  “还记得当年你孤身远赴京城,哭了几日不肯罢休。一晃多年,你已不是那个流泪的小丫头。”

  起身长叹,林如海背过身去。

  “若要去,就去吧。”

  万万没想到他答应的如此之快,林蕴听说时还不敢信。

  “父亲果真答应?你一个人千里迢迢往西南,不知要走多久,不如我送你去,正好在京城也腻了。”

  “分明是你在京城腻了,休要拿我说话。”

  能得到准许,林黛玉也很意外,笑声都带着轻松。

  林蕴才不管小心思被戳穿,转头去找林如海,直接又干脆。

  性情温和的小女儿都管不住,还想管脱缰野马似的大女儿?林如海放弃的也很干脆,只是嘱咐定要带足人手。

  姐妹两个兴冲冲,不似要往西南,更像去游山玩水。看的林如海揪胡子。

  林安瞅见飘落在地上的胡子,好心劝慰。

  “老爷不必忧心,二姑娘往扬州、姑苏都去过,西南定无碍。又有大姑娘互相照应,若快了年前就能回来。”

  “西南怎么与扬州、姑苏相比?年前,她们姑娘家如何赶路?”

  从西南到京城,信鸽加急大约四五日,驿站传信约十来日,两个姑娘坐着马车,耗时月余都是正常。

  她们还没出门,林如海已经开始后悔。

  等她们终于出门第二日,忠顺王府才接到消息。世子摔了面前杯子。

  “好你个林如海,竟这般看不上我忠顺王府侧妃位置,这是要与我为敌!”

  忠顺亲王虽未说话,却脸色难看。

  “果然会算计。待她从西南回来,除非进宫为妃,否则必诰命加身。本王倒要看看,谁这么大胆子,敢娶他林如海的女儿!”

  凭京城风起云涌,暂时波及不到林蕴姐妹。从官道一路往西,到人烟稀少处,林蕴换上劲衣帷帽出来骑马。

  “要不要试试?骑马更快些。”

  林黛玉跃跃欲试地探头,最终没敢上。

  为节省时间,两人并未带侍女,轻装简从速度着实不慢。林蕴曾随程向劲行走江湖,很快适应,但林黛玉却因为吃不惯干粮以及夜间无法安眠精神不佳。

  “还好吗?他们说前面就是蜀地,我们进城休整两天。”

  看着她脸色着实不好,林蕴同领队之人商量过,做下决定。

  林黛玉喝水缓畩澕独家整理和,半晌摇头。

  “离京多日,不必为我耽误时间,还是尽快赶路吧。”

  “这就不用担心,历经半月赶到蜀地,速度已经很快。休息两日不妨事,不然未到西南你先生病,岂不更耽搁?”

  未免她不信,林蕴特意将随行领队叫来。确认路程过半,林黛玉才松口气。

  “那我们就休息一天,补充些干粮。”

  商定休整,先派两人进城寻找客栈落脚,其余人慢慢行进。林蕴也钻进车里。

  “我还以为你几天就会受不住,谁料竟一声不吭。昨儿他们还说,那些京城传言定然是假。”

  马车速度放慢,林黛玉精神尚可,笑问。

  “京城与我有关的传言多着,他们说哪个?是弱不禁风,还是辣手无情?”

  “还有心情说笑,看来确实精神不错,明儿带你学骑马?”

  “才不要。”

  两人在车上说说笑笑,外面侍从亦在说话。路过茂密竹林,突然钻出群人来。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钱和人都留下!”

  马车骤然停住,林蕴探头出来,正好听见这几句话,嘴角一抽。

  “怎么回事?”

  “姑娘放心,不过几个贼寇,请待在车上。”

  为首侍从喊过话,从怀中掏出文牒举起。

  “官眷出行,不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