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9 章(1 / 1)

今天也在贾府不当人 卌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只是不知西南境况如何,能否实施。

  林蕴头疼,谁能知道穿越会遇上这事?

  林黛玉担心探春和卫若兰,也担心边境将士,盯着窗台处两株花草,想起个人。

  “若是南宫旭可有办法?你说他是神医,让他去可能找出药方?”

  “他是神医,不是神仙,若真有这么容易,古往今来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死于病痛。”

  倘真如此,不如直接将你这绛珠仙草炼化成仙丹,吃了包治百病,立地成仙也说不准。腹诽两句,林蕴也忍不住将主意打到南宫旭头上。

  神医世家的天才,这名头听着就不该是普通人。但他性子冷淡,要让他去西南可不容易。

  除非……

  眨眨眼,看向林黛玉。

  除非有什么他感兴趣的东西。

  林黛玉正盯着地面发愁,察觉有视线落在身上,转头就见林蕴用奇怪的目光打量,立时警觉。

  “你想什么?别动歪主意。”

  “这是正经主意,要让南宫旭去西南并非全无办法,只是可怜你。”

  “我?”

  四目对视,林黛玉更不解,一根手指指着自己忐忑乱瞟,小声嘀咕。

  “跟我什么关系,天下大事竟还要我个姑娘牺牲不成?”

  林蕴神神秘秘探头过来。

  “南宫旭最好奇你养的药草,上回你拒绝帮他养虫子把他气走,若是你答应……”

  “不成!”

  想到那些密密麻麻蠕动的虫子,林黛玉汗毛倒数,明明没看见却仿佛回想起恐惧恶心,站起身躲开。

  “他们南宫家都是大夫,好好种草药不成,还要什么虫子?”

  “这确实不能怪他,且不说蝉蜕蛇皮,蜘蛛都可入药。”

  林蕴话没说完,林黛玉已经转身跑出去,仿佛后面被什么东西追赶。

  紫菱无奈,借着收拾桌上茶盏功夫劝道。

  “二姑娘胆子小,尤其怕虫兽黑影,您别用这话吓唬她。太医院几十个太医过去,难道还解决不了鼠疫?”

  还真解决不了。

  林蕴在心里默念,却没法跟她们解释,只能将希望放在南宫家。

  京城相比西南并未有多安稳。根治瘟疫的办法没有研究出来,就只能采用老办法,除了伤亡惨重还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银子。

  即便是九五之尊,也要为银子发愁。

  顽固旧勋世家几乎都被查办,剩下的或老老实实或有心投靠新皇,若拿他们开刀难免寒了人心。横征暴敛并非上策,亦非长久之计,剩下摆在眼前的就是卖官。

  卖官鬻爵自古有之,汉灵帝时甚至成为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林如海在皇帝暗示下,挑选出一批芝麻小官职位来。

  林蕴偶然瞥见林如海办公,眼角抽搐。

  “我还以为买官都是暗中交易,原来放在明面上。”

  “水至清则无鱼,朝堂诸事哪有你想的那样简单?所幸陛下圣明,此举行于非常之时,所予官位皆在六品之下。”

  所谓朝堂复杂,并不仅仅是其中勾心斗角,还有许多看似不合理实际却有存在必要的规矩。

  林如海合上文书起身,接过林蕴手中参汤,将她推出去。

  “天气渐热,府上纱帐可都换好了?还有竹夫人、冰鉴都收拾出来?快去准备,莫来扰我。”

  这些乱糟糟的事情他来处理就好,若能随心,只愿两个女儿永远不懂其中曲折。

  林蕴被关在门外撇嘴。

  “不看就不看。”

  嘀咕两声,回去筹备着迎接炎炎夏日。

  官职名单从林如海手中诞生,经由督察院和吏部核定,而后交给户部,卖官所得银钱尽归国库。

  按照原定流程原该如此,但消息放出去半个月,官位卖出去不少,不知从哪传来说法,在督察院也可以买官。

  流言蜚语胡说八道,听过就罢,可说的人多了,竟真有人问到林府来。

  “你说什么,在我们家买官?”

  林蕴茶水险些咳出来,旁边林黛玉嫌弃地甩着帕子躲远。

  对面探春满脸疑惑。

  “平儿说了我才知道,原来你们也不晓得。这样混账话居然能传出去,可见背后有推手左右。”

  听她解释,原来平儿的丈夫是耕读之家,有资格买官。他听到消息想着买个小官,谁料打听之下说什么的都有,是平儿觉得不对才去卫府询问。

  林黛玉侧头。

  “既然是耕读之家才能买官,那赖尚荣怎么能仗着贾家关系买到?其中必有隐情。”

  卖官是为了缓解国库紧张,可不是为了弄得一团糟。若真混乱,势必引起皇上注意。

  晚上林如海回来,姐妹二人迫不及待将消息告诉他,谁料他竟似乎早就知道,不以为意。

  “真真假假,他们来了买不到自然回去,不必理会。”

  这般轻松随意,不仅没让林蕴放下戒心,反而更加紧张。

  林黛玉凑过来,用手掌挡着脸说悄悄话。

  “我怎么觉着,父亲有事情瞒我们?”

  “我也觉得。”

  二人对视,决定暂时静观其变。

  然而变故不一定发生在朝堂,还有可能发生在外面。史湘云的夫家刘家送来请帖,邀请林氏姐妹赴宴。

  原来,史湘云早产生下一名女婴,眼瞅着将要满月,刘家不仅遍请自家亲戚,连史家的亲戚一并邀请。

  看请贴上热情殷勤,不难猜出他是想着要巴结。

  “商贾之家,给林家送请帖,真是好大胆子。恐怕三妹妹那里也有一份吧?”

  两根手指捏着请帖,林蕴笑容讥讽。

  史家和林家不是亲戚,史湘云和林黛玉那点血缘更稀释的找不着,这样都能凑上来,果然是个有上进心的。

  林黛玉看都没看请帖。

  “外头正不知道怎么传,去了不是给父亲找麻烦?派人送礼物去就罢了。”

  “此言差矣,就是要光明正大敲锣打鼓的去。”

  “什么?”

  以为听错,林黛玉惊讶抬头,却见林蕴笑得和善灿烂。

  “小姑娘最娇贵,可想好送什么礼物?去年你就念叨,如今终于出生,可别吝啬。”

  说完竟转身准备礼物去。

  翻脸比翻书还快,让林黛玉眉头紧锁,越发迷惑。

  忠顺王府里,林家的一举一动都被盯着。

  “商贾之家不在买官之列,这个刘家能想到走林如海的路子,也算聪明。”

  饮下杯酒,忠顺亲王得意抚须。

  琪官侧身斟酒,看他脸色小心询问。

  “王爷,刘家和林家有什么关系吗?听闻林如海林大人是二品大员,怎么扯上买官卖官的事儿?”

  作为忠顺王府最受宠的戏子,琪官能说上几句话。忠顺亲王心情正好,不介意为他解答。

  “林如海那老狐狸当然不会牵扯上,但岂是他说不牵扯就能不牵扯的?经过了他的手,说他半分没有留下,谁能相信?”

  越发得意,忠顺亲王又饮一杯。

  琪官忙倒上,口中奉承。

  “王爷英明,小的却听不懂这话,不及王爷万一。”

  “哈哈,我虽与林如海不对付,但要凭借这事来扳倒他还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