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眼都长在二哥身上,你算计错了人。”
嘲讽完,林蕴凑近林黛玉,竟然带着几分得意。
“我赢了。”
林黛玉抿嘴。
“不用你提醒!”
气呼呼说完,不看王嬷嬷一眼,转身离开。
王嬷嬷越发糊涂。这都是什么,怎么还有赢了输了的?
林蕴好心解释。
“早在降云馆的时候我就说过,你绝不会老实。往好处想会是第二个紫鹃,往坏处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她不信,我们就打赌。后来你老实两年,我还以为输了。”
叹口气,林蕴颇有些可惜。
“我倒宁愿输。”
拍拍她肩膀,林蕴命人叫来李嬷嬷。
“让她到洗房去吧,若是再犯,直接发卖不必来回。”
王嬷嬷陡然回神,跪地求饶。
“大姑娘开恩,往后我再不敢了,是我糊涂,以后一心为姑娘。”
管事嬷嬷和洗房干粗活的下人,可谓是跌落到泥潭。她挣扎求情,林蕴头都不会。
晚上,王嬷嬷被赶到洗房偏僻的小屋子,空荡荡只有一床潮湿的被子,即便蜷缩在墙角也无法躲避夜晚阴冷。
“我可是跟着太太陪嫁过来的,竟敢将我赶到这里来,简直是不懂规矩!”
深夜冻得瑟瑟发抖,心中越发不甘。
“我能耗死你娘,还耗不过你一个病秧子?早晚回去!”
全身颤抖着起来生火,好半天烘干被子。不等她入睡,天色已然透白,外面管事嬷嬷敲门。
“都起来干活,快着些!过两日下雨不能晾衣服,趁着天气好都洗干净!”
屋子被人推开,井口大的两盆衣物摆在门口。
“这是你今天的活计,干不完不许吃饭。”
王嬷嬷呼吸急促,忍住将盆掀翻的冲动,费力拖着它们到井边。
二月底,宫中突然传出消息,太上皇身体不适,皇上仁孝,为替太上皇积福祈愿,免下一届大选和小选,另从宫中放出一批宫女。
朝野内外赞颂皇帝恩德,贾家却召开内部集会。
贾母撵着手中珠串,视线凛然。
“娘娘有孕,我原想着送探丫头进去,谁知皇上突然下旨,等下回小选探丫头的年纪就不合适,四丫头却能赶上大选。”
元春以六品官之女身份入宫,只能参加小选。探春同样。惜春却是贾敬嫡女,贾珍之妹,身份足够参加大选。
小选做宫女,大选不嫁皇室便配宗亲,王夫人如何能忍?立时道。
“既然赶不上,不如先紧着娘娘。如今娘娘有孕,咱们不该想其他。”
愚蠢!
贾母心中暗骂,却不表露,看向尤氏。
“你瞧着四丫头是什么意思?咱们到底是一家人,宫中娘娘独木难支,有姐妹扶持也是好的。”
看似是说给尤氏,实则教训王夫人。
尤氏摇头。
“四姑娘面冷心冷,同我也不亲热,可不敢让她入宫。万一得罪贵人,反而连累娘娘。”
贾家四个女儿,除了元春之外竟也没有可以为家中搏前程的。贾母目光黯淡,半晌叹道。
“罢了,只等着娘娘好消息罢。既然探丫头不能入宫,你们便给她相看人家,不求富贵但求稳妥,其余一切等娘娘生子后再商议。”?
第111章
太上皇突然病重,京城之中给儿女说亲的并不在少数。毕竟年纪大的人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没了,国孝期间不好议亲成亲,若年纪合适,还是尽早办完以免节外生枝。
探春的亲事对外松口,果然有几家来问。其中不乏往来亲贵,却有个大同孙家引人注意。
贾政外任在即,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关注这些,大部分是王夫人在操办。听闻孙家要出一万两聘礼,立刻单独留下拜帖。
“他们家果然要出一万两?娘娘在宫中正是花销最大的时候,有这一万两送进去,必定能为皇子谋个好前程。”
贾家账上钱有限,就算再挤压也拿不出更多,这一万两就是白赚。何况孙家不似冯家,给探春的嫁妆不必太贵重,到时候省出来还不都是元春和宝玉的?
王夫人心动,立刻派李妈妈张妈妈去打探。听闻孙家有意在一万两聘礼上再添其他金银首饰,迫不及待跟贾政商量。
“咱们和孙家也算是世交,他又承袭指挥使,更是门当户对。如今只有他孤身在京,探春嫁过去就是当家做主的,必不会亏待了。”
其他好处都压下不谈,只说探春。果然见贾政意动。
“若此时定亲,两三年后成亲,说不得他还能向上走一走。只他们家祖上是□□来投的,我总不放心,且先别说准话,等我空闲下来见过面再议。”
如此便是有五分准,王夫人笑道。
“老爷忙着外任,月中就要走,哪有功夫关心这些琐事?明儿我叫宝玉过去跟他吃酒说笑,打听打听人品就是。”
贾政摸着胡子,难得在提到宝玉时露出笑脸。
“他到底是做哥哥的,原该为妹妹奔走一二,叫他和环儿一起去,若有什么只管回我。我在任上,你也在家里督促宝玉读书,他和环儿年纪不小,今年八月乡试,叫他们去考一考。”
话题骤然改变,王夫人微愣,面上笑容不变。
“怎么好端端要考试,宝玉还是个孩子。环儿如今也才十岁,不急。”
“此言差矣。娘娘有孕在身,便是生下皇子也要宝玉有功名才好安排。环儿果然年纪小,如今不过叫他下场练练胆量,再过几年才是正经。”
儿子不成器要依靠女儿,贾政自觉无颜面对祖先,迫切希望后辈中再出个正经读书人。
王夫人点头。
“老爷放心,我明白。”
贾环考不考不在乎,重要的是宝玉。若真能中,回京也算有个说法,娘娘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借着诞下龙子的东风,正好扶摇直上。
越想越可行,王夫人回到后院立刻叫贾宝玉过来,一言带过宴请孙家,着重说八月乡试。
“你哥哥在这样的年纪已经高中,如今也该你下场。按你父亲意思是叫你回金陵去,那边有咱们家的老人服侍你读书,好生考个功名。”
听说能回金陵,贾宝玉暗自偷笑,又听考试,笑意散去。
“太太,我身子近来不大好,要不下回再考吧?”
王夫人扶着他肩膀,满脸殷切期盼。
“我的儿,正要你赶在娘娘生产之前最好,若是下回,且不说娘娘沾不着你的荣耀,年纪大了岂非不美?”
说来说去,就是要今年。
贾宝玉不情不愿答应,被王夫人送许多书,垂头丧气回怡红院去。
贾环那边容易,叫玉钏儿传个话就罢。
“考试,我考什么试?还要大老远跑到金陵,我不想去。”
手中拿著书甩来甩去,忽的用力扔到桌案上,贾环自己也跳上去坐着。
玉钏儿斜他一眼,不屑出去。反而是旁边贾琮满眼羡慕。
“考试有什么不好,便是不能中,好歹二老爷惦记你。哪里像我,大老爷怕是都想不起我来。”
两人都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