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章(1 / 1)

今天也在贾府不当人 卌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醒就好了。”

  哄着她躺好,又盖好被子,平儿起身发现自己后背已经湿透。

  她当然知道王熙凤说的姑姑是谁,蓉儿媳妇又是谁。可年下大好日子,又生了哥儿,怎么能说这些?只好用贾蓉续娶的胡氏搪塞过去。

  走到门口掀开帘子,忍不住回头,见王熙凤自言自语不知道说什么,心中愈发慌乱。

  “小红你来,去请大夫,就说奶奶精神不太好,开几幅安神药来。”

  “哎。”

  府中丫头都受到赏赐,小红早早穿上新衣服,不知道屋里说什么,脆脆答应一声跑出去。

  林府,林蕴吃过早饭就兴奋地满院子乱转。

  “什么时辰了?点心都准备好没有?茶水随时备着,可不能冷了。“

  当她转到第五圈的时候,林黛玉终于忍不住。

  “程二哥才刚出发去迎接,少说还要两个时辰才能到,这般等不及?姑母来了,我定要笑话你。”

  前日收到程向劲来信,说他们今日就能到京城,先到林府来拜会,再去新买的宅院。

  从昨儿开始林蕴就处于兴奋又期待的情绪中,林黛玉开始还陪她一起高兴,后来被惹得烦,开始泼冷水。

  “今儿天冷,再耽误一日也是有的。横竖再过七八日才是年,也不着急。”

  林蕴左耳进右耳出,眼珠子黏在门框上。

  “还不来?叫厨房把参茶备好,姨母身子不大好受不得冷,要喝热参茶。”

  得不到回应也得不到关注的林黛玉把书翻得哗哗响。

  接近午时,前面终于有人来传话。

  “程庄主和程夫人在前面跟老爷说话,请两位姑娘过去。”

  传话的人没说完,林蕴已经走到门口。若非在京城两年习惯注重仪态,她能直接跑出去。

  “果然是要见爹娘的人,连妹妹都不要了。”

  林黛玉小声嘀咕,却也明白林蕴此时的迫不及待。对她来说程向劲夫妇就是亲人,比亲生父母还亲近的亲人,两三年未见恨不能飞过去才是正常。

  若是自己的母亲还在,大约也是这样吧?

  心中酸涩,林黛玉用帕子擦擦脸,若无其事跟上去。

  前院正厅,林如海、程向劲夫妇、程家兄弟、林家姐妹都在,格外热闹。

  行礼过后林蕴就凑在程夫人身边,嘀嘀咕咕说悄悄话,脸上的笑容没断过。

  林黛玉坐在林如海下首,时不时偷眼去看,忍不住羡慕。

  林如海左右看看,轻咳两声。

  “这次来京城预备住多久?我原说不用买宅子,你们过来住着也一样,到底是买了。”

  程向劲含笑看着闺女,听见说话才把视线移过来。

  “这次来就住到年后,总在林府不方便。况且潜儿往后长住京城,也要有自己的府邸,我们住着又有来来往往的人际,还是另买宅院方便。横竖才隔两条街,来往也方便。”

  说完又把视线放在闺女身上,仿佛多看林如海一眼都是浪费。

  这般明显的区别对待,只能程潜来找补。

  “明年大哥要成亲,母亲此次进京想要给我相看人家,自家宅院方便些。”

  林蕴抬头看向程捷,故意板起脸。

  “大哥这就要成亲,怎么不告诉我?”

  程捷忙解释。

  “这次进京就是来告诉你的,定在明年十月,不冷不热的时候,准备邀你去玩。”

  林蕴这才高兴,看向林如海。

  “明年我带着妹妹去吧,总在京城闷着无趣,出去走动走动也好。”

  “哈哈,想去就去,到时候也带着我的贺礼。”

  听见她还想着林黛玉,林如海满意摸胡子,转头见林黛玉也在偷笑。下一瞬她发觉自己被人看着,立刻收敛笑容,故作正经。

  虽然程家来了,却并没有影响她们姐妹关系。

  林如海放心,与程向劲说起正经事。左不过就是程潜往后在朝中的仕途,以及是否要为程捷铺路等等。

  林蕴领着程夫人,和林黛玉回后院。

  “姑母。”

  方才人多,林黛玉这才正经给程夫人行礼问好。

  两人中间横着张姨娘,要说程夫人对林黛玉十分喜欢,必然不可能。但见她们姐妹相处的好,即便看在林蕴面上也不会故意为难。

  “起来吧,早在信中听蕴儿说起,你是最有灵气的孩子。京城这几年你们姐妹互相依赖,都是好孩子。”

  听她这样说,林黛玉也暗自松口气。

  “姑母谬赞,都是姐姐在照顾我。”

  “我还不知道她?最是暴躁的性子,若是男孩还罢了,偏是个女孩,如今这般规矩,怕是受你的影响呢。”

  眼见林黛玉柔弱可怜,程夫人也生不起责难的心,说说笑笑,三人很快聊起家常。不一时两人竟站在同战线,声讨林蕴种种嚣张之举。

  “前几日听闻琏嫂子遇险,姐姐剑都拿在手里,要不是父亲回来在门口,她就出去了。我略劝两句,她就凶人。”

  林黛玉终于有机会告状,事无巨细。

  程夫人很不满。

  “习武是为强健身体,难道是为逞凶伤人?往后再有这等事,你只管写信告诉我,我骂她。”

  林蕴面无表情地被两人絮叨半个时辰。这种被父母借机教训的感觉,真是意外熟悉。

  预想之中母女相聚的温馨场面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变成大型训子现场。果然亲情是有时效性,一旦超过保质期,就会变成嫌弃。虽然这个保质期着实短了些。

  古往今来都一样。林蕴心中长叹。

  程家上门,自然要留饭。林如海和程夫人本来就有亲缘关系,又因为林蕴幼年经历,两家可算一家,倒省的隔开,只当家人团聚。

  时辰到了李嬷嬷来请。

  “姑太太,两位姑娘,晚饭摆在前院,老爷命人来请过去呢。”

  张家出身的嬷嬷,对张家人自有好感,笑盈盈在前面引路,替林蕴和林黛玉说好话。

  “如今府上大事小事都是两位姑娘管着,前后都办的井井有条,今儿的晚饭也是两位姑娘提前命人备好。”

  “那可要好好看看给我准备了什么,他们三个莽人不会挑,我可挑着呢。”

  程夫人两边各自挽着林蕴和林黛玉,一行人说说笑笑走远,与另外的丫头婆子擦肩而过。

  带队婆子停下脚步回头,正是如今管着府上四季衣物以及窗纱床帐等事的王嬷嬷。

  “刚才过去的人怎么瞧着眼熟,在哪见过似的?”

  侧身盯着程夫人背影,细细想许久没想起来,甩甩头。

  “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肯定是年下忙糊涂,怎么可能眼熟?快走,二姑娘院里的纱帐还没裁好,若不能赶在年前,仔细你们的皮。”

  想不起来索性不想,带着人去林黛玉院子里裁剪年下装饰用的纱帐,之后派绣娘细细整治。还有各处灯笼屋檐要贴挂的彩纸纱绢等等,都是她在负责。忙活一日晚上回屋里躺着,不自觉又想起白天见过的人。

  “怪事,还是觉得眼熟。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