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舅夫人(1 / 1)

将军霸宠:别跑,小厨娘 雁丘 941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舅夫人

  送走了卫珣,李雁回的情绪也还好,还有这么多家人陪着呢,关键是她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想了。

  戴大山和新媳妇儿柳氏被李万峰两口子留到了家里,戴春明自己一个人走的,不是李家不留,实在是师父那里看的紧,李万峰就叫人驾车给送回去了。

  “嫂子,虽然你别我年纪小,不过,该是嫂子还是嫂子,这辈分可不能乱,你这第一次怀胎,要注意的东西可多着呢,尤其是我哥,可不能纵着他,这身子可是自己的。”

  戴氏对这位小嫂子很亲热,自家哥哥什么样戴氏还是知道的,这么个年纪能有个黄花闺女嫁给哥哥,这可是天赐的缘分,尤其这位柳氏勤快能干,为人也好,心地善良,戴氏怎么能不喜欢呢。

  “嗯,这些我懂得不多,还多亏了小姑你提点呢。”柳氏提到肚子里的孩子又害羞,也有幸福,再偷看一眼在边上傻乐的丈夫,脸就更红了。

  “夫人,大姑娘,二姑娘和三姑娘来了。”春婷把门帘儿一挑,姐妹三个一溜儿齐齐整整地进来了。

  “娘,舅舅,舅妈。”李雁回带头儿,两个妹妹跟在大姐身后,也行了礼。

  “舅妈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晨起听丫头说舅母孕吐有些严重,现在感觉怎么样了?”李雁回坐下之后问柳氏。

  “现在好多了,就是每天早上会恶心,会不舒服,闻到些腥味儿会觉得不舒服,没事儿的,都能克服,只要孩子好就好。”柳氏二十二岁才出嫁,二十三岁才怀上这个孩子,能不珍惜嘛。

  “舅妈,我跟王爷爷学医也有一段时间,不然,让我给你把把脉?”李雁回眨了眨眼睛。

  “嗯,早就听说大妮儿医术高明,就是不好意思开口呢。”柳氏是个温柔的女子,说话也是软软的,让人心生好感。

  李雁回让飞燕拿了脉枕,搭了块儿帕子在柳氏的手上,细细的诊起来。

  “怎么样?你舅妈的身子没事儿吧?”戴氏也很关心柳氏的身子,毕竟是自家的嫂子,怀的是戴家的根呢。

  “没事儿,娘,舅妈的身子很好,平时注意些就行了,舅妈,虽然要多吃些东西,不过也不能补的太过了,舅妈是头胎,孩子太大了,舅妈该遭罪了。”李雁回诊完脉说。

  “嗯,有大妮儿这话啊,我就放心多了。”柳氏眼睛也是亮晶晶的,虽然长的不是顶美,眼睛也是单眼皮,不过,圆圆的脸,温和的表情,得体的言语,不争不抢的性子,让人怎么也不会讨厌。

  “大妮儿是真的出息了,比你和万峰都强,以后这几个孩子都是,二妮儿和三妮儿那点心铺子正经打理的不赖呢。”

  戴大山也高兴,唯一的妹子生活负责,妹夫又有了安乐侯的爵位,外甥外甥女一个比一个出息,他这个当舅舅的怎么能不高兴呢。

  再说自己现在三家大瓦房,儿子也懂事了,又有了新媳妇儿,新媳妇儿又怀上了,生活满足的不能再满足了。

第七卷 第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出去走走

  戴大山两口子在李家待了两天也就告辞回去了,这地里已经开始下种子了,戴大山虽然也雇了几个短工,不过还是不放心,带着柳氏回了家。

  “娘,我去鱼塘看看,也是出去走走。”李雁回换了一身棉布的衣裙,把头上的发饰也梳了最简单的,跟戴氏说了一声就要出门儿。

  “你这个丫头,不是让你在屋里绣嫁妆吗?当娘的话是耳旁风了啊?”戴氏有些不同意,把怀里扭得跟麻花儿一样的小儿子放在了地上。

  “娘,这去年下进去的藕种还不知道什么样呢,还有那些菱角儿和鸡头米什么的,我不看看放心不下,我一会儿就回来,娘,我走了啊。”

  李雁回生怕被抓回去绣花儿,说完就跑了,心里还想着,还是裤子方便,这要是穿裙子还跑不了这么快呢。

  李雁回也没带这飞燕和飞鱼,只把好久不见的团团和圆圆带在身边,这两只狗还是当初卫珣送来的,现在已经长大半人多高,妥妥的大狗了。

  李秭归和李清合也赶去镇上的点心铺子了,已经这么长时间没过去了,也得盘盘账目,拾掇拾掇了,要不然那些小伙计也会心生惫懒的。

  “嗯~终于自由了,还是家里好啊,团团又开始欺负圆圆,快给我回来。”李雁回看着两只狗呜呜呜的低吠,赶紧把两只狗分开,两只狗吐着粉红色的大舌头,颠颠颠的跑了回来,那模样要多狗腿有多狗腿。

  “大妮儿啊,这是去哪儿啊?呦呵,这么长时间没见着这两个狗了,又大了一圈儿呢?”说话的是小草儿的爹梁实。

  “梁叔这是从哪儿回来啊?”李雁回一看是熟人,高兴地打着招呼。

  “葡萄园那边儿缺点儿东西,秦英给葡萄藤剪枝走不开,我就回来了。”

  梁实看着越发出挑的李雁回,心里琢磨着,要不怎么说李家走运呢,大妮儿能有这么好的夫婿,看看人家姑娘这气度这模样,就是跟别人不一样。

  “这些事儿都有劳梁叔了,要不然我爹就算是有八只手也干不过来啊。”李雁回小小的夸奖了梁实一下。

  “嘿嘿,我这有啥,就是跑跑腿儿,那大妮儿,我就先回去了啊,有时间去家里玩儿啊。”梁实也是一个老实人,不太会说话,干活儿一把好手自然没的说。

  “嗯,梁叔再见。”李雁回笑呵呵地带着两只狗往鱼塘的方向去了,好长时间没有出来放风儿了,她真的觉得轻松了不少。

  想着以前姐弟几人也像是村里的孩子一样,挖野菜,摘野果,这第一桶金啊,还是弟弟李晨从松鼠窝里抢出来的呢。

  想想以前的事儿,还真是恍如隔世,谁能想的到,这一切因为她这样一个穿越女而发生了变化呢。

  李雁回笑着想着以前的事儿,顺着河边儿的鹅卵石小路往上走,这里的路也被李家给清理了出来。

  不光是为了鱼塘,还有王老爷子那个小药谷呢,那么些药材都种在里面,没有路可是要辛苦了,虽然因为战乱被祸害了一些,不过都已经修整好了,一点儿也看不出来被破坏了的样子。

第七卷 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鱼塘

  早春已过,杏花已落,小草儿已经彻底的伸开了腰,树上的嫩芽儿也渐渐萌发,不多久之后,这里又是绿荫一片了。

  八个鱼塘整整齐齐的排着,引的河里的清水,现在被阳光一照,波光粼粼的,不时有调皮的鱼儿跃出水面,看着就让人觉得欣喜。

  “大姑娘来了啊?”罗老三和媳妇儿马氏听见狗叫的声音赶紧出来了,罗家一家五口现在就算是长住在鱼塘了。

  鱼塘边上修了了小院子,当然也是李家出的钱,免费给一家五口住,既让罗家感激不尽,又能够方便照管鱼塘,还真别说,这罗老三种地是吧好手儿,养鱼也颇有心得。

  而且为人实诚肯干,经常出去请教一些渔民或者养过鱼的人,这八口鱼塘在他的打理下已经可以出鱼了,虽然还不多,不过也算是一个进项,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大姑娘过来是看看鱼塘,还是那边儿藕,我看着藕的叶子都展开了,应该是活了吧?”罗老三对藕这种精贵的物件儿还是不懂,毕竟这边很少有人种。

  “嗯,我就是看看,罗三叔,三婶儿你们忙着吧,别我一来了,倒是给你们添乱了。”李雁回可不想打乱人家正常的工作程序和时间,那损失的可是自家。

  “也该喂鱼了,那大姑娘先看着,我去拿鱼料。”罗老三看了眼日头,跟媳妇儿两个人回到仓房把发酵好的鱼料端了出来,罗家的三个孩子两个男孩儿也跟着帮忙,一个小姑娘虽然干不了什么,也在后面跟着。

  李雁回看了,罗老三用的鱼料的发酵好的草料,还有些用干瘪的玉米磨的粉,黄黄绿绿的看着有些恶心,但是味道却很好闻,带着发酵的酸甜。

  好几大盆的鱼料端出来之后,罗老三和媳妇儿马氏用铁锹一点点的洒在鱼塘的水面上,大鱼小鱼已经习惯了定时的投喂,纷纷跃出水面抢食,一时间水花四溅,整个鱼塘都热闹了起来。

  几条大狗也不停的吠叫,被团团和圆圆龇着牙给撵回去了,这两个家伙俨然是狗里面的头领了。

  “这是我自己配的鱼料,跟老渔民学的,他们在打鱼的时候,就用这种鱼料吸引鱼群,效果还不错,咱们塘里的鱼都爱吃,剩下些残渣啊,我们每天都用网子捞出来,省的水变臭了。”罗老三一边撒鱼料,一边跟李雁回解释。

  “罗三叔这就叫术业有专攻,这鱼塘交给你啊,还真是没错儿呢。”李雁回看着那一条条跃出水面的鱼,甚至有三斤多沉的大草鱼,看着就肥美,李雁回已经控制不住想要吃红烧鱼的冲动了。

  “啥有专供啊,咱们挣着家里的工钱呢,自然要好好干,干不好,也不配住这么好的屋子,也辜负了东家所托啊。”罗老三说的很实在,没有华丽的词语,但是李雁回知道,这是他的真心话。

  鱼都吃得差不多了,就纷纷沉入水底,在一些浅的地方,还能隐约看到鱼在水下游动,很有意思。

第七卷 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藕塘 药田

  另有两个池塘专门种的藕,现在好些莲叶已经铺在了水面上,虽然还不大,不过,远远看去很是喜人。

  “哎,罗三叔这里面还有小鱼苗儿呢。”李彦虎当时怕藕多了,伤害到鱼苗儿,特意空出来两孔池塘的。

  “这些都是小鲫鱼和小鲤鱼,估计是秋天的鱼卵剩下的,开春了就孵出来了,不过没事儿,都还小呢,不耽误藕。”罗老三看了一眼那些连三寸长都不到的鱼苗儿。

  “嗯,也对,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有些鱼在里面正有意趣呢。”

  李雁回看着水里一尾小小的寄语划过,荡起一片水波儿,小小的圆形莲叶也微微的荡漾,一对儿白色的粉蝶在池塘的水面翩翩起舞,真是一副美丽的画卷。

  莲藕已经发芽,涨势不错,菱角和鸡头米虽然不知道他们的生活习性,不过看着鸡头米的沉水叶儿发育的不错,看来今年怎么也能有些收获吧。

  要知道这鸡头米在李雁回还是李晓慧的时候,可是非常抢手的食品,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

  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能。生品性平,涩而不滞,补脾肾而兼能祛湿。

  这种好东西要是真的能种出来,不管是自己吃还是以后放在自家的铺子里售卖都是不错的。

  要知道李雁回离开京城的时候把王青志留在了京里,几间小铺子都已经打点的差不多了,到时候把这些原本在南边才会有的东西,就近就能运到的话,成本少不说,一定会大受欢迎的,要知道现在她这个一品夫人的名头还是挺管用的。

  看完了欣欣向荣的鱼塘,告别了热情的罗老三和马氏一家,李雁回顺着小路就去了王老爷子带人开辟的小药谷,正是春季万物萌发的季节,种植药草也是迫在眉睫啊。

  “爷爷,您这段时间舟车劳顿,怎么还亲自动手,家里的人手要是不够用,你说啊,再给你找几个人就是了。”李雁回快步上前夺下了王老爷子手里的药锄。

  “大妮儿丫头来了啊?我这不是就活动活动筋骨,怎么就累着了,这不是都是别人干着呢嘛!”王老爷子很享受这种关心,毕竟年纪大了,身体不像以前了。

  王老爷子想着,以后啊,再也不出门儿了,就在这儿养老了,他的那些个徒弟把药门打理的很好,也不用他操心,这儿就算是落叶归根了。

  李家最近有添了些干活儿的人,都是附近的村民,来李家当长工的,毕竟地多了,活儿也多了,作坊的事儿也是一堆,人少了还真是干不过来。

  李万峰就挑了些手脚麻利,干活儿本分又机灵一些的人在王老爷子的小药谷。

  “团团,圆圆,你们两个给我回来,蹲好,反了天了,还想去里面玩儿,对,蹲好。”李雁回说完王老爷子赶紧叫住正要往谷里面跑的两只大狗。

  两只大狗从小儿被训练的很好,被李雁回叫住,虽然很想去谷里面撒欢,还是恋恋不舍地蹲在了李雁回身边,大舌头伸的长长的,李雁回一人给他们一个脑瓜崩儿。

第七卷 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疯丫头

  李雁回像巡视自己的领地一样,不管是果园子,作坊还是葡萄园,家里附近的几块儿农田都看了个遍。

  又抽出了一天的时间去了趟镇上,看着人来人往的“多吃点儿”,客似云来的知久味。

  李雁回知道,自己真的可以放心了,真的可以放手了,家里的一切都运转的那么好,她的心里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高兴。

  毕竟,自己一个姑娘家,总要嫁人,奔向自己的新生活的,看着致远大哥能把家里的重担接过去,她真的应该高兴了,这不就是她最开始的计划和打算嘛!

  “疯丫头,疯够了没有?还有半个月不到就是你的生日了,这十五的生日是女孩子的大日子,是及笄呢,娘听你奶奶说,这大户人家的闺女及笄,都要有及笄礼的。”

  “我和你爹的意思,也要大办一场,你一辈子这么重要的事儿可不能马虎,等会儿镇上绣坊的绣娘就要给你来量尺寸,好好整治几件儿衣服出来,我看了,这次皇上赏赐给你爹的东西里面,有不少好料子,我都挑了出来,你看看喜欢那些,就做哪些。”

  戴氏是一门心思的要把好东西都捧到闺女面前,要是没有这个大闺女啊,自家哪有现在的好日子过,而且,闺女马上就要出嫁了,又能在家待几天呢,想到这个戴氏心里就止不住的难受。

  “娘,不用这么麻烦吧?还要大办?我看就不要了,之前咱们家的风头可是足足的了,别让人家说咱们家出头太过,名声也不好。”

  “再说了,我生日之后,晨哥儿和曦哥儿就要下场了,别分他们的心了,就一家人在一起吃个饭,您和奶奶给我挽个头发就行,大不了再把村里几家要好的请来观礼就行了,不用那么麻烦。”

  李雁回说什么也不想大办了,太麻烦了不说,也太铺张了,虽然现在李家使奴唤婢,也有了侯府的名头,到底是底子太薄了,过于张扬也不是好事儿。

  戴氏好话说尽了,李雁回也不同意,最后只好作罢了,“别人家的姑娘,恨不得自己的及笄礼风风光光的,倒是你,弄得这般素简。”戴氏有些不满。

  “娘,我的及笄礼,只要有你,有爹,有咱们一家人在就好了,其他的人,都不重要。”李雁回抱着戴氏的肩膀,把自己的连贴在戴氏的肩头,汲取戴氏身上暖暖的母爱。

  “你这个丫头啊,一转眼就长这么大了,也有本事,有出息了,就要嫁人,成为别人家的人了,娘啊,就希望你顺顺遂遂,平平安安的就好。”戴氏也舍不得的拍了拍李雁回的手。

  “娘,邛州离着咱们家也不远,京城里也有咱们家的侯府,不管是我回家,还是咱们在京城团聚都有的是地方。”

  “虽说皇上说了,不用爹进京谢恩,我觉得早晚还是要去的,晨哥儿和曦哥儿以后还是要回去念书,京城到底是比咱们这里强。”

  “以后咱们家的生意也要往京城方向发展的,到时候咱们想见面还是方便的多的。”李雁回描述着以后的生活,哄的戴氏总算是见了笑模样了。

第七卷 第一千两百五十六章 鬼灵精

  “我看看我娘都给我挑了什么好布料,正好做几身新衣服显摆显摆呢,给家里人都做吧,这料子这么多,我也穿不玩,况且我还在长身体呢,做太多了,也是浪费了。”李雁回看着堆在戴氏屋里小踏上的一大堆珍惜的布料说。

  “那我不管,反正都是给你的,你怎么处理是你自己的事儿,对了,还有首饰,你的那些首饰原来都是小姑娘家带的,这次也一并打些,我让银楼给加急,只要不是太复杂的十天下来就差不多了。”戴氏看着李雁回装着稀罕的模样就想笑。

  “娘,你知道我不喜欢那么多首饰,你是没去我的小库房看,不光是皇上赏的,还有郡主娘娘赏的,青夕县主送的,就是卫珣也是送了我不知道多少好东西呢。”

  “家里的东西都留给妹妹,我的那些也都让飞燕整理了,到时候我们姐妹三个都有的,您啊,就把那些好东西当自己的体己,到时候留给你的儿媳妇儿吧。”

  李雁回嘿嘿一笑,她现在可是个小富婆儿,银子不缺,好东西也不缺,要知道当初卫珣抄家的时候,可是拿给她好多东西,不少都已经派了人送到邛州府城了,没有带回来,要是全都带回来,那车队还不得拍到五里开外去啊。

  “你自己的东西,你自己留着,家里现在进项不少,作坊被你致远大哥再一次扩大了,跟万通商行的合作也重新开始,用不上一年的时间,家里就能大变样。”

  “你妹妹们还小,就说三妮儿吧,虽然越来越像你主意越来越大了,不过跟邢家的事儿,也得推到七八年之后呢,二妮儿现在还没个主儿,现在开始攒嫁妆也都来得及。”

  “不光是作坊的出息,这果园子,红酒,还有几口鱼塘,另外我今年还打算养柞蚕,哪项不是好进项,现在咱们家可以说是财大气粗了,又有珣哥儿这个大靠山,在邛州府还不横着走啊。”

  “你的那些东西都是你的嫁妆,家里一点儿都不要,这不光是我的意思,你爹,你的兄弟姐妹都是这个意思。”戴氏说的条理清楚,言辞肯定,不容李雁回驳回。

  “娘,你不能这么算啊,这些东西里面我的干股还不少呢,而且,马场的出息还都是我一个人的,本来我就占了大头儿,你要这么算啊,我都钻到地底下去了。”李雁回的手还握在戴氏手里呢。

  “娘,您先别着急拒绝,这家里的东西有什么没什么我心里有数,以后兄弟姐妹们都长大了,自己有了自己的小家,娘一碗水要端平,不能让大家心里有意见。”

  “我想过了,这葡萄园啊我就不要了,都算作公中的,以后我到了邛州府会自己建葡萄园,到时候娘可别怪我抢了家里的生意啊?”李雁回眨着眼睛看着戴氏。

  “你个鬼灵精,说的好像自己占了便宜似的,娘知道你的心思,这件事儿娘做不了主,等你爹回来问问你爹,还有你致远大哥,现在家里啊,还真是多亏了这孩子了。”戴氏现在深深的觉得,当年的决定做的是有多正确。

第七卷 第一千两百五十七章 有钱的主儿

  “那你就把致远大哥的聘礼做的足足的就是了,想来梁叔和婶子也不会把聘礼扣下,一定是都给了他们小两口儿的。”李雁回给戴氏出了主意。

  杏花村这边儿的规矩是成亲前半个月把聘礼送过去,成亲的前一天新娘的家人来新房铺床,成亲当天嫁妆过门儿,倒是和京城的风俗不太一样了。

  “这个还用你说,这聘礼啊我单子都写好了,正好你现在还不忙,帮我看看。”戴氏从梳妆台的底下抽出了一份礼单,拿给李雁回看。

  “嗯,我娘是个好婆婆呢,这份聘礼啊,不说是在咱们这儿,就是县里也是头一份儿了,这里面在加上两壶东珠,一株红珊瑚,红珊瑚镇宅祈福,保佑我的小草儿姐姐给娘生个大胖孙子。”李雁回看完觉得没什么问题,又加了两样,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这东珠可是老贵了,你自己留着吧,到时候打首饰也好,留着以后用也好,不用拿出来了,听话啊。”戴氏现在的见识也不像是以前了,自然知道东珠是好东西。

  “娘,你放心吧,卫珣给我的不止一箱子呢,只两壶我还觉得自己小气了呢,到时候给娘两壶,两个妹妹一人两壶,就是这样我还有大半箱子剩呢。”

  李雁回现在什么都缺,这珍珠玛瑙翡翠倒是不缺,而且都是没经过雕琢的原料,稍加打磨就是各种装饰品了,都是卫珣从各处搜刮来的。

  “你呀,都是珣哥儿宠着你,你也要对人家好一点儿知道不?”戴氏爱怜地摸着大闺女的头发,闺女能有个好归宿,是做母亲的最大的欣慰了。

  “娘,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呢,再说了,我对他还不好啊,他身上的衣服鞋袜,哪样不是我的手艺,连着琨哥儿我都是当亲弟弟待的,娘就偏心他。”李雁回装作不高兴地转过身去。

  “娘哪里就偏心他了,到底你是我闺女,从小小的一个小粉团儿,长成大姑娘了,娘是希望你们两个和和美美的,娘就知足喽。”戴氏看着越来越出挑的闺女,满是高兴。

  没多一会儿镇上银楼和绣楼的人就来了,李雁回选了花样子,又把两个妹妹的尺寸拿给绣坊的人,还出了不少原料给银楼,这才把人打发走了。

  看着绣坊来量尺寸的绣娘看着李家拿出来的各色绸缎绢纱,真的是看花眼了,一个劲儿的保证不费料子,有剩下的就算是布头儿都会给送回来的。

  “你瞧瞧你,还真给那两个皮猴儿做衣服,都惯的没边儿了。”戴氏看着李雁回让丫鬟把人送出去了才说。

  “娘,我就这么两个妹妹,不疼她们疼谁呢,娘可别给我说出去啊,我还想给两个妮儿惊喜呢。”谁有了新衣服不开心啊,李雁回可想玩儿点小神秘,小惊喜呢。

  “行,行,行,都听你的,你及笄礼过了,第二天咱们就要去你梁叔家下聘了,时间有点儿赶,不过,也算是双喜临门了。”

  戴氏是既要嫁闺女,又要娶媳妇儿,高兴自然高兴,心里更多的是对闺女的不舍,即使知道闺女嫁了个好人家儿。

第七卷 第一千两百五十八章 及笄礼(一)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李雁回十五岁的生日,也就是女子一生当中第一个重要的日子,及笄礼。

  及笄是汉族女子的成年礼,俗称“上头”、“上头礼”。改变了幼年的发饰,发髻也变成成年未婚女子的发髻,不再是单纯幼稚的双环髻或者是双丫髻了。

  及笄过后,女子就可以婚嫁,成为男子的妻子了,世家大族当中凡是嫡女的及笄礼,都是十分隆重的,要遍请宾客,请身份贵重的夫人为及笄的女子主持及笄礼,还要有交好的夫人为及笄的女加笄。

  三次加笄之后,整个及笄礼才算完成,在这期间及笄的女子需要换至少三次的衣服首饰,整个及笄礼要持续一个时辰。

  李雁回一大早上就被戴氏从温暖的云丝被里面挖了出来,沐浴净面梳洗,换上了素净的里衣,被戴氏按到了光洁的铜镜前。

  “你这个丫头,心还真大,快醒醒醒醒。”戴氏忍不住拍了自己大闺女的粉面两下。

  “娘,天还没亮呢,就把我挖起来,我还没睡醒呢。”李雁回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看着外面蒙蒙亮的天色,嘴里嘟囔着撒娇。

  “已经不早了,今天的事儿多着呢,县里的马夫人还有镇上的白夫人都快来了,你这个正主要是还没打扮好,是要被人笑话的,飞燕,飞鱼手脚快点儿,她这头发厚的很,要彻底绞干,以后才好梳发髻。”戴氏扯了布巾自己给闺女擦起了头发。

  “是,夫人。”飞燕和飞鱼自然也知道今天的重要性,这也就是在杏花村吧,要是在京城啊,凭着她家姑娘今时今日的地位,还有姑爷疼爱姑娘的模样,就这么点儿小场面,还真是不够看呢。

  不过,两个丫鬟也是知道自家姑娘的脾性的,最是不喜这些繁文缛节,能躲绝对会躲了的。

  飞燕和飞鱼的手脚麻利,还有白芷和几个小丫头帮忙,很快李雁回就被收拾的清爽干净了,李雁回也总算是清醒过来了。

  “好了,简单的吃两口面,不可多吃,也不能多喝水喝茶,要是及笄过程中要如厕,可是不行的,知道吗,你们两个要看着她。”戴氏不放心地跟飞燕和飞鱼说。

  “娘,我知道了,你看点儿出去看看,看看人都来了没有,我这边儿一定不会出错儿的。”李雁回现在就想赶紧把戴氏推出去,她还是困着呢。

  “嗯,也是,今儿宾客们都来得早,还得早早安排一下才好,那我就先走了,你不许再睡回去啊。”戴氏可是知道自己的闺女是什么性子,最是喜欢睡懒觉了。

  “知道啦,娘。”李雁回拉着长音儿冲着戴氏说,还给飞燕使了个眼色。

  “夫人,您放心,有奴婢看着呢,必误不了姑娘的及笄礼。”飞燕自然是福至心灵,赶紧走到戴氏面前说,还把李雁回挡住了。

  “嗯,你是个稳重的,那我就先走了。”有了飞燕的保证,戴氏放心多了,带着春婷出去了。

第七卷 第一千两百五十九章 及笄礼(二)

  “我的娘啊,这才什么时辰,我要再睡会,别吵了我啊。”李雁回拖着酸软的身子就要爬回自己的大床。

  “姑娘,这可不行,您刚沐浴完,要是这时候睡回去,脸上会留下印记的,被外人看见了可不好,姑娘坐着,奴婢给你按按头,松缓些精神。”

  飞燕赶紧阻止,这要是睡过去了,她们可没有本事像夫人一样把人从被子里挖出来。

  “嗯,也好,啊,好困啊。”李雁回大大的打了哈欠,到底是没爬回去,坐在椅子上任由飞燕给自己揉着头上的穴位。

  天光方亮,何氏和马淑媛,白夫人也都赶了过来,都是起了个大早,不过,能够被李家请来观礼,就是半夜爬起来也是值得的。

  “真是感谢两位夫人了,这么早就把你们折腾来,实在是过意不去,快请坐,请坐。”戴氏亲自迎出了大门,以示歉意。

  “夫人说的哪里话,能够参加巾帼夫人的及笄礼,是我们三生有幸,就算是星夜兼程也是使得的。”何氏说的很是亲近,毕竟以后这都是自家丈夫的顶头上司。

  一个是侯府,一个是国公府,还是此处封地的国公爷,怎么能不敬着捧着呢。

  戴氏早就安排了精致的早饭,也都是鲁大厨亲自操刀的,这可是大事儿,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李万峰夫妇,李大春夫妇,另外还有文阁老,王老爷子,李家的所有孩子,梁家一家,张勇一家,张春旺一家,老村长王礼也都在观礼的人当中。

  这还是李雁回要求的,她家已经风头太劲了,要是过于铺张也不会,而且,李雁回觉得自己的成年礼,亲近的人在一起就够了。

  这主人就是及笄者的双亲了,正宾就由李雁回的祖母文氏担任,文氏从小对这些孩子慈爱教导,足够当这个正宾了。

  有司就由县令夫人何氏担任了,在整个塔湾县,除了李家也就是何氏的身份最为贵重了。

  赞者有三位,一位是马淑媛,另外两位分别是春芳和李秭归了,本来戴氏想用白家的姐妹的,不过,李雁回没同意,春芳和自己从小一块儿长大,又都分别要各自嫁人,这赞者的位置,她要给春芳留一个。

  白夫人也不会介意,她自己是加笄者之一,两个女儿的年纪又比李雁回药效,她也不会挑剔这个,能作为观礼者站在这儿,已经很好了。

  要知道这可谓护国一品巾帼夫人的及笄礼啊,是大黎自建国以来,第一位没有成婚就封夫人的女子啊,夫君又是那样的身份和地位,能前来观礼已是荣幸。

  时辰已到,正宾文氏一身紫红色的衣裙,从正门走进行礼的大厅,李万峰和戴氏马上相迎,两个人也是穿戴一新,非常的正式。

  正宾被迎进大厅,这及笄礼就算是正式开始了,主宾文氏坐在主宾席上,其他的有司和赞者,加笄者观礼者也都就位了。

  及笄礼的程序每个人都是清楚的,李万峰作为及笄者的父亲,先要致辞的,致辞是文阁老拟的,大概的意思就是我家的女儿已经长大,德行容工皆有修习之类的话。

第七卷 第一千两百六十章 及笄礼(三)

  李万峰致辞结束之后,及笄礼正式开始,李雁回一身彩衣,色泽纯净靓丽,淡粉色和粉蓝色两种颜色完美的融合,这是象征着女孩子的天真烂漫的。

  头上的发饰也是女童特有的双环髻,几枚珍珠缀在发间,调皮可爱,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别看那几枚珍珠的发饰不大,不过都是东海的极品珠子,一颗就价值十几两银子,更别提打成发饰了。

  李雁回走到场地的中央,面向宾客行了揖礼,而后向西跪坐在及笄者专用的席上,原本应该用竹席的,戴氏心疼闺女,特意加了轻薄的鹅羽软垫,不至于受凉,也不会太难过。

  李雁回现在真是感谢母亲的关怀了,要是真的跪坐在坚硬冰凉的竹席上,这膝盖还不得跪的青青紫紫的啊,还是娘亲疼自己啊。

  赞者马淑玉和春芳,李秭归,分别净手熏香,把李雁回的发饰打开,重新梳头,飞燕在一旁端着应用的发饰钗环。

  马淑媛作为主赞,两个小一点儿姑娘在一旁帮忙,很快就给李雁回重新梳了少女常梳的垂挂髻,发髻上未着一物,是为了下面的初加做准备。

  主宾文氏用早就准备好的香汤洗手,李万峰和戴氏跟在文氏身后,这是必须的规矩。

  文氏洗手之后,有司何氏奉上罗帕和发笄,李雁回向东而坐,当然还是跪坐,文氏走到孙女儿面前,表情和婉慈爱,高声吟颂祝辞:“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文氏吟诵完祝辞之后,同样郑重跪坐在李雁回面前,身后的李万峰和戴氏也是一样,文氏重新为李雁回整理发髻,加上发笄。

  文氏和儿子儿媳起身,回到原座,李雁回起身面向宾客,观礼的人起身向及笄者祝贺,这初加才算结束。

  整个及笄礼的过程中都要有乐曲相和,每一步都有不同的乐曲,这些也都是早早的准备好的,鼓瑟吹笙宛转悠扬。

  初加结束之后,有司奉上衣裙,三位赞者随着李雁回到了东厢房,更换上与头上初加的发笄相配合的素衣罗襦,这是象征着豆蔻年华的纯真的。

  这次的程序跟初加差不多,同样的净手梳发,这次文氏从何氏手里接过的是一根赤金红宝石的凤头钗,这也就是李雁回现在的身份可以佩戴,那长长的流苏过耳,不是有诰命在身的女子是不得佩戴的。

  “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文氏一边念祝词,一边把凤头金钗插在了孙女儿的发髻智商,原来的发笄早就被春芳撤去了。

  一番行礼祝贺之后,李雁回再次回到了东厢房,被三位赞者好一通折腾,换上了凤头钗相配的曲裾深衣。

  宽大的袍袖,明丽端庄的款式,这套衣服象征的是雍容大气,典雅端丽。

  “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文氏祝词念得缓慢而荣润,在孙女儿的头上加上了钗冠。

第七卷